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研究目的:探究土地储备融资政策“贷转债”和“债转禁”两次改革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的现实影响,探讨土地储备融资政策的可能改革方向。研究方法:针对2012—2021年70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开展时间断点回归、随机效应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研究结果:(1)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注意力分配理论,构建了土地储备融资政策变化影响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的理论框架;(2)短期层面,土地储备“贷转债”(-190.579)和“债转禁”(-280.515)变化对土地出让面积具有显著负向影响;(3)长期层面,土地储备“贷转债”负向影响土地出让面积(-0.352),“债转禁”正向影响土地出让均价(0.428)。研究结论:土地储备融资政策变化可能将在各个维度上影响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行为,造成未来土地出让面积的持续下降和土地出让均价的持续上升,因而应当审慎衡量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发展用地诉求,以“保障公益、适当弹性、引导分配、因地制宜”的思路推进土地储备融资政策改革,保障土地储备项目可持续运作和城市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土地储备证券化融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储备需要占用大量资金,而现行土地储备制度的融资能力不能满足其资金需求,需要探寻新的融资方式.土地储备证券化融资是指以土地储备收益作为担保发行证券,将不可移动、难以分割、不适合小规模投资的土地转化成可以流动的金融资产,是一种非负债型的全新融资方式.在我国实施土地储备证券化融资,要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制定并完善与土地证券化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信用评级和增级制度,调整现行会计制度,调整现行税收政策,加强监管,建立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考察地方政府土地租税收入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方法:以中国大陆1990—2013年的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和建设用地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根据协整理论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结果:耕地占用税和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收入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土地租税收入具有促进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作用,其中土地出让收入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影响因素,地方政府土地租税收益分成的提高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起到推动作用,建设用地变化仅与耕地占用税收入存在长期的双向因果关系。研究结论: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耕地占用税制度产生反向政策响应,合理调整土地财税体制和盘活存量土地才是地方政府经营城市土地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正>土地储备融资是指城市土地储备制度运作过程中土地储备机构的资金融通行为。资金融通能否安全顺畅不仅关系到土地储备自身的健康运转,也关系到金融市场的整体稳定。当前,随着中央《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受部分地区土地市场回落且呈蔓延趋势以及地方政府性债务整体增速偏快等因素影响,土地储备融资面临的条件、形势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对银行而言,新形势下探究如何有效识别、规避、化解土地储备融  相似文献   

5.
第一,地方政府财政风险。1997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逐年增长,抵押土地已成为政府偿债的最重要来源,一旦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就会急剧下降。第二,银行金融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从省、市到县,行业从城市建设、交通延展到新能源等各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出台的《关于规范土地储备和资金管理等相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对土地储备机构职能和筹融资方式进行调整,由此开启了土地储备制度的重大转型变革。2017年,《地方政府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了土地储备融资行为,彰显了以推行项目收益和融资自求平衡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新理念。当前土地储备工作面临的问题当前土地储备工作面临着一些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推进,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也愈发强烈,大批土地建设资金仅仅通过税收收入及财政拨款等方式,己经不能满足建设需求。为保障地方政府合理融资需求,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规范土地储备和资金管理等相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16]4号),明确各地不得再向银行业金融机构举借土地储备贷款,土地储备融资需求应当通过省级政府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方式解决。2017年7月14日,首批土储专项债由北京市政府成功发行,因此,本文认为有必要对政府土地专项债券内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土地储备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实施必须根据土地市场的供求关系、城市建设和改造的实施进度、房地产市场的需求量等市场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和运作。土地储备要有计划性,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相衔接,并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政府土地供应计划体系。当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格  相似文献   

9.
土地储备制度是近年来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成为我国经营性土地可持续化供应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土地储备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一定程度上,土地储备必然与银行信贷建立关联,储备土地抵押被金融机构认为是有政府保障、土地价值保障的业务类型,  相似文献   

10.
正土地储备作为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近20年的实践与发展,已成为调控和规范土地市场、落实城市规划、优化国土空间、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保障民生用地、服务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然而,随着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的持续增加,以及宏观经济发展、货币供应政策和社会投资体系的不断变化,以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为主要来源的土地储备资金模式已难以为继。2016年,《关于规范土地储备和资金管理等  相似文献   

11.
土地储备制度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问题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新生事物,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于土地的收购方式、收购范围、收购主体权利、收购土地的处置权等的规定并不完善,这使一些企业和开发商对政府(或其委托的机构)执行土地储备制度在认识上有一些差距,部分原用地单位与开发商仍愿意“暗箱”操作,隐形交易,造成“有地难储备,供地难公开”。土地储备的利益分配机制需进一步规范土地储备制度的运作过程涉及原土地使用者、土地储备经营机构、新的土地使用者三个不同的经济主体。土地储备机构作为城市土地所有者即国家的代理人,也存在与国家、政府之间进行土地…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大规模建设性融资需求,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增长速度较快,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经显现。本文在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和成因进行分析基础上,提出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以及完善财政体制、均衡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等解决地方政府债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城市土地储备融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研究结论:(1)与土地储备研究现状相比,学术界对城市土地储备融资的关注程度还不够。(2)土地资产证券化、土地基金等融资方式缺少明确统一的定义,不利于土地储备融资方式的研究。(3)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类土地储备融资方式的定义、运作模式、优缺点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土地财政与城市经济发展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探讨过去10年城市高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发展模式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为完善土地财政政策和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通过数据挖掘的研究方法,讨论土地财政与城市发展问题的联系。研究结果:(1)现有土地出让制度使得房地产市场形成寡头垄断微观结构,加大价格调控难度;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增加导致地方产业结构“房地产业化”趋势,同时通过拉高工资成本,推高城市化成本。(2)不同地区的土地财政收入存在较大差异,体现的是各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融资水平的差异,融资水平差异将导致经济增长差异,进一步拉开区域发展距离。研究结论:土地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必须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土地融资与财政和金融风险--来自东部一个发达地区的个案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9  
研究目的:研究地方政府经营土地的风险和防范措施.研究方法:实地调查.研究结果:土地融资成为地方政府财政和城市化资金的重要来源.研究结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和城市外延扩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预算内靠城市扩张带来的产业税收效应,预算外靠土地出让收入,成为名副其实的"土地财政";追求土地收益最大化及以土地抵押融资是政府储备土地的真实宗旨;新一轮的城市扩张主要由银行资金投放支撑,而银行贷款又是通过土地撬动.  相似文献   

16.
地价与房价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996年,我国第一家土地收购储备机构———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建立,随后,杭州市土地储备中心等200多个城市土地储备机构在全国各地纷纷成立。2001年4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为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要对建设用地试行收购储备制度。”在土地收购储备的过程中,为了体现市场经济原则,确保土地使用权交易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很多城市都开始严格限制协议用地范围,推行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的一个直接的后果是:与协议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在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存在的情况下,考察土地市场对于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程度及动态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面板向量自回归。研究结果:土地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双向因果、相互促进关系;短期内,财政压力迫使地方政府干预土地出让市场以增加土地出让收入,但长期并不有效;地方政府的偏向性土地出让行为会提升土地出让市场化水平,但土地出让市场化水平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不太显著。研究结论:基于土地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短期效应,应改变对新增建设用地的依赖,加大存量土地的挖潜;对于面临的经济增长和财政压力,地方政府制定政策要进行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权衡,增强土地供给方式和土地供给指标使用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8.
一、目前土地储备运作模式 城市土地的储备、经营过程,实质上是大额资金的流转过程。西安市目前土地储备的运作流程是:首先由土地储备机构拟定可储备土地范围,报经有批准权的部门批准后,通过抵押贷款的方式获得储备资金,支付补偿、拆迁、安置、配套等项费用,完成土地前期开发后,将储备土地交由政府实施土地出让,出让收入全部上交财政,随后财政核拨储备成本归还银行贷款。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新增建设用地供应增长迅速,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获得大量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贷款,为地方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资金支持。但随着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城市快速扩张,许多已超过国际公认的国土开发极限,以及其土地利用规划的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与此同时,已供土地却并未得到有效开发,闲置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探究中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合法性.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因果分析法.研究结果: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的创新,它符合法所追求的"秩序"这一基本法律价值;中国城市土地的国家所有,为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实施提供了重要保证;公共利益性是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在土地征用上的法律基础,但是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实施过程中还必须处理好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研究结论:中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