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土地利用规划是国土资源管理各项工作开展的引领者,也是体现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的最直接载体,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思路和实施管理方式,影响着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总体思路和施策理念。上海市现行土地利用规划获批以来,土地管理面临的资源环境紧约束、国土生态空间保护压力大、土地利用方式转型等多重挑战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为此,上海市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为契机,将推进国土资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优化土地要素配置、优化用地结  相似文献   

2.
规划的本质与土地利用规划多维思考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9  
本文从规划的本质论及规划是给出行动的过程及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观念,认为编制和实施规划应多维思考,提出多维灰色规划方法是土地利用规划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村土地利用规划作为当前国家、省、市、县、乡五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的补充,其编制实施是填补"总体规划"管控效力在农村的"失位"。浙江省嘉兴市作为全国较早开展村土地利用规划试点的地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总体呈现4∶6的比例结构,农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较大,存在盘活潜力和优化配置需求。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我们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方面是我市城市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猛增,一方面是党中央提出了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如何解决这种土地供求矛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思路我市现有各类存量建设用地33万亩,地价值2495...  相似文献   

5.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规划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边缘区的经济也发展很快,致使该地域内土地利用问题层出不穷.通过详细分析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规划有助于缓解该地域内土地利用中的矛盾.并在考虑了这一区域内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规划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利用市场机制 发展存量土地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市场机制发展存量土地市场朱道林保护耕地是事关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大事,而发展土地市场则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严格保护耕地,势必造成对土地开发和土地市场交易的限制,尤其是对城市增量土地市场的限制;全面发展土...  相似文献   

7.
正从"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或提法创新,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丰富内涵可以看出:其核心的转变,在于对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强调和提升。这一质量要求具体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与合理布局,也包括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财税制度改革、综合管理改革等多个方面,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土地制度改革。而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内容之一,就是如何建立有效机制,在把控好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8.
不确定性与土地利用规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从不确定性的视角,审视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思路,讨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客观上业已存在的不确定性及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和应对之策,以提高确定性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文献综合法、逻辑推理法和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确定性规划与不确定性未来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模糊关系。人类无法控制不确定性未来,但是可以借助规划人为干预和引导不确定性未来的走向。研究结论:不确定性孕育着规划的产生,规划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缓解和抵消;土地利用规划中最基本的不确定性是预测未来和为了适应未来而在现在对失误进行的调整;应对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不确定性,目的在于增强对未来的预测能力和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肖笃宁(中国科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1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两个规划系统之间的交叉规划,具体来说是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整个地域的范围、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统筹的角度对城市土地利用进行宏观...  相似文献   

10.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时期,土地需求急剧增加。为了进一步控制土地利用,国家采取一系列的有力措施,但在土地管理中存在土地配置效率低下、大量农用地非法转为建设用地等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的经济价值日益显化,农民围绕土地权益而发生大量纷争,为了解决其中的一些尖锐矛盾,我国应积极地创设土地发展权制度,显化土地发展极,建立基于国有土地发展权的土地利用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1.
又称"土地规划".指对土地利用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现代的土地利用规划可分为两类:(1)区域性规划.指在较大范围内(如经济区、行政区或江河流域)划分各类用地并配置水利、电力、交通、文化教育等各种设施,以保证该区各项事业的发展.(2)企业内部规划.指农业企业内的排灌渠系、道路、居民点、各种农用地的配置.在规划过程中,要对许多设计方案加以比较,并给予经济评价,择优选定后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时期,土地需求急剧增加.为进一步控制土地利用,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但在土地管理中存在土地配置效率低下、大量农用地非法转为建设用地等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的经济价值日益显化,农民围绕土地权益而发生大量纷争,为解决其中的一些尖锐矛盾,我国应积极地创设土地发展权制度,显化土地发展权,建立基于国有士地发展权的土地利用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3.
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探索县级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方法与规程.研究方法:特尔菲法、访谈法、问卷法、统计学方法、会议方法、社会调查方法和"3S"技术.研究结果:形成了公众参与规划流程、公众代表选择评价体系、公众参与联络与信息反馈模式.研究结论: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是通过政府、专家和公众共同研究、磋商、讨论和决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农村城镇化中城镇土地利用规划思考赵哲远一、城镇土地利用效率认识城镇土地利用效率,探讨集约利用城镇存量土地的方法,能缓减城镇增量土地扩张压力。城镇土地利用效率是城镇土地利用水平的度量指标,土地利用效率越高,说明城镇土地配置越合理、使用越充分,土地价值得...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实践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研究目的:分析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公众参与案例,总结国内公众参与的实践,为新一轮规划修编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公众参与对于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和实施的可行性有积极的作用.研究结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与实施应体现以人为本、统筹兼顾、集思广益、科学论证、民主决策的规划理念,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已有了良好的开端,但需从符合国情和土地利用规划发展的角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结合地方实践,在统筹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努力创新,探索以土地整治助推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泰州市土地整治的创新实践"规划引领+特色定位",强化推进土地整治的系统性。立足土地整治多功能定位,注重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和生态旅游等规划相衔接。一是根据全市耕地后备资源状况,全面分析未利用地、工矿废弃地、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需求的增长性和土地面积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从土地利用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入手,分别阐述了两者的关系以及我国实施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当前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实施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应积极大力开展可持续的土地利用规划,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等多种污染问题涌现,这与土地利用规划及后期管理中环境公义设计和管制模式的缺失不无关系.可以说,这种缺失严重影响了我国城乡、区域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态均衡发展.如何维护和提升自然环境的生态功能、构建宜居的生活环境、实现精明增长,将是一种极大考验. 何为环境公义缺失? 环境公义就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维持经济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和社会公平性三者之间的均衡性,经济建设必须与生态保护和社会公平紧密结合,不能以牺牲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社会公平、经济增长为代价,不能因侧重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而忽略生态环境恶化对人们及其后代身心健康的影响,不能因重视粮食安全、生态保护而忽略落后区域人们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经济增长等需求的满足.目前,环境公义的缺失主要体现在政策和地理两个层面,体现为通过不均衡的发展政策导致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地理分布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做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等重大决策,明确要求"加快编制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是实现乡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乡村振兴的基本手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新要求,上海进一步改革国土资源管理思路,转变土地利用方式,通过推行新的土地综合整治的方式助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探索了一条符合上海实际、具有上海特色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快速城镇化的同时,坚持城乡平衡发展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伴随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相对于中心城、新城的资源集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