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研究目的:以成都市为例,分析企业对工业用地使用年期的选择偏好及其影响因素,并探析发生用地偏好背后的原因。研究方法:混合logit模型。研究结果:相比劳动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更倾向于选择50年工业用地使用权;相比大中企业,小微企业更偏向于租赁或20年短期工业用地使用权;地方政府工业用地供应制度、外部融资环境和税收政策对企业用地选择有约束作用。研究结论:政府放弃低价引资策略,增加工业用地供应量,提高土地供应占比均衡程度,降低土地抵押贷款等融资门槛和实行差别化税率均能引导企业理性选择工业用地,实现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制度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了工业用地的协议出让和市场化出让对土地价值和土地利用效益产生的不同影响后,结合国土资源部制定的最新法规,用经济学观点分析了工业用地市场化出让的特征,分析了法规的实施对优化资源配置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最后提出了实施该法规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5.
<正>核心提示工业用地弹性出让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领域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本文从年期设置、地价计算、效益考核、续期制度、退出机制等方面对地方的实践探索进行了分析,梳理了其中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8.
9.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9,(12)
净采矿权出让有利于采矿权资产价值实现,维护国家资源所有权益,有利于维护矿业开发良好秩序,有利于实现多规合一,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净采矿权出让实施步骤包括联合踏勘、设置条件审查、调查确权、政策处理、公示、告知政策处理实施。现实中净采矿权政策处理程度有待深化,政策处理范围应更加具体,政策处理费用标准应予明确。完善净采矿权出让制度的建议:(1)探索建立净采矿权储备制度;(2)进一步细化政策处理范围;(3)完善政策处理费用标准。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在工作中碰到了这样一个难题:一些原来受让土地的使用者,在使用土地一段时间后,前来我局申请改变原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土地用途,重新确定土地使用年限,办理变更登记。由于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就这种情况下应如何调整土地出让金及如何确定土地使用年限未作具体规定,我局在办理该类业务时,不知如何办理,故特向贵刊请教。根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一)居住用地七十年;(二)工业用地五十年;(三)教育、科技、文化、卫生、… 相似文献
11.
12.
我国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及需求收入弹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及消费需求收入弹性进行分析,揭示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特征及变动趋势,提出应考虑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3.
沪杭高速铁路线建设的客运量调查预测及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 上海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大都市的轮廓日益显现,为了充分发挥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的功能,建立快捷的交通运输网势在必行,除了建设长江三角洲城际高速公路网外,还应大力建设长江三角洲城际高速铁路网。本文针对沪杭高速铁路建设的前期可行性研究的部分市场调查资料进行了运量预测和运量价格弹性、运量时间弹性分析。 1、运量弹性预测的简要介绍: 以往运量预测和经济评价过程中,由于对运量和运价间的关系定量化分析有困难,因此经常采取运量固定或按一定的假设增长率确定运量的方法。这样,运量与运价基本无关(至… 相似文献
14.
在退耕还林工程和东桑西移工程的背景下,运用超越对数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量桑蚕茧的技术效率及生产弹性,研究结果表明:2003~2008年桑蚕茧的平均技术效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各桑蚕茧主产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技术效率水平缺失;自然灾害能显著降低蚕茧的技术效率,农村居民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能有效提高技术效率水平;中西部单位面积桑蚕的劳动力投入出现过剩局面,单位面积桑蚕茧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因此应在优化蚕桑业区域结构的同时,加快西部地区的技术推广和技术创新,加大固定资产的投入,提高桑蚕茧的技术效率;并调控单位面积桑蚕茧的劳动投入量,扩大退耕栽桑的面积,提高桑蚕茧生产的劳动效率。 相似文献
15.
食物浪费不仅导致食物生产和分销过程浪费大量资源,还增加垃圾处理压力和温室气体排放,挑战粮食安全。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解析了收入增长影响家庭食物浪费的数量效应和结构效应。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的实证结果显示,收入增长会显著提高居民家庭食物浪费量,食物浪费收入弹性为0.26,其中,数量效应表现为收入增长提高谷物类、蔬菜类和肉蛋奶类食物的浪费量,包括通过提高家庭食物浪费率对食物浪费量产生影响;结构效应表现为收入增长降低蔬菜类食物浪费量占比,提高肉蛋奶类食物浪费量占比,但对谷物类食物浪费量占比无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收入增长与家庭食物浪费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两种方案的模拟结果均显示,2030年前我国人均食物浪费量和食物浪费总量仍会继续上升,有必要制定和实施遏制居民家庭食物浪费的具体干预措施。城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收入增长对农村居民家庭食物浪费的作用更强,因此干预措施制定应着重关注农村地区家庭食物浪费问题。 相似文献
16.
棉花是新疆的主导农产品。后疫情时代,进口棉在价格上仍具有优势,新疆棉花要面对的压力和市场冲击力显而易见,科学谋划新疆棉花产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2016~2021年棉花价格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运用ARIMA模型对2022~2023年棉花价格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升棉花产品质量、推动棉花农产品就地转化、进一步推广先进的棉花种植技术、制定稳定的棉花政策等建议,旨在为新疆棉花产业发展提供价格参考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入世后我国大豆相关政策及供求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大豆市场供求形势分析1995年以后我国大豆生产再次进入徘徊不前的状态。 1995、1996年连续两年播种面积和产量都减少 ,1998年大豆播种面积虽然恢复到 85 0万公顷 ,但是受洪水灾害的影响产量只有 15 15万吨。 1999年大豆播种面积再次减少到 796万公顷 ,同时受自然灾害的影响 ,产量再次出现大幅度下降 ,减少到142 5万吨。 2 0 0 0年受宏观政策调控影响 ,播种面积有所扩大 ,达到 930 7万公顷 ,比 1999年增长16 9% ,但是受干旱影响 ,单产下降到 16 5 6公斤 公顷 ,总产量为 15 4 1万吨 ,仅比 1999年增长 8 1%。大豆一直是我国传统出口创汇… 相似文献
18.
随着精准扶贫方略在扶贫实践中的推行,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下降。面对社会多样化致贫风险,在实现全面脱贫目标以后,对2020年后的扶贫思路进行探讨与预测变得刻不容缓。文章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扶贫政策,总结了各阶段扶贫特点,分析了我国扶贫所面临的新形势,对新贫困内涵、新扶贫基础和挑战进行阐述,总结出新扶贫思路——精准扶贫与整体减贫的双重推进。最后,文章预测了扶贫政策转向,认为应将扶贫重点从农村减贫向城乡减贫一体化发展、加强扶贫政策与救助政策的衔接、提升贫困人口突发风险应对能力及关注贫困人口的教育和健康等方面入手,构建一个全面且可持续的扶贫框架,助力新时代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业企业在我国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越发重要,其发展状况不仅关系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而且关系到全国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分析农业企业的融资现状入手,深入探讨农企融资困难的深层原因,最后从农村金融市场和企业自身两个角度提出了为缓解农业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