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正据调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面积为171.37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5.96%。大量集体建设用地分散在全区2304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名下,这种所有权主体模式与现代规模化产业方向和城市集聚发展的用地模式难以匹配。同时,南海区产权交易平台数据显示,2010年~2015年,南海区工矿仓储用地的73.95%和商服用地的72.28%来自集体建设用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对于南海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如何解决集体建设用地量大分散、利用低效以及农民集体各自为政的问题,降低土地的统筹  相似文献   

2.
<正>辽宁省大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局于2016年下发新增建设用地批、供、用情况试点调查方案,通过近一年的调查,掌握了试点地区2011年~2015年新增建设用地的批、供、用实际情况。摸底调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大连甘井子区的区域基本情况和建设用地批、供、用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二是开展新增建设用地批供用情况与区域经济社会运行之间的内在关系调查,对148个批复后的建设用地实际征收、供应  相似文献   

3.
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在存量用地上下功夫,使有限的资源高效利用是实现"双保工程"的关键所在.对于人地矛盾更加突出的开发区来说,高效用地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目前一些开发区用地存在的问题,浅析开发区如何实现节约集约用地,助推"双保工程"落实,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一些开发区用地存在的问题 土地利用率有待提高.一些开发区成立之后,由于政府急于追求规模和速度,尤其在设区初期招商引资门槛过低,"挖到筐里就是菜",往往忽视质量和效益,造成了部分土地低效利用,将一些不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招入区内,且这类企业进区较早多数占据好的地理位置.但良好的区位优势却得不到有效利用.土地按需而供、征多用少、土地闲置等现象在开发区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国土资源工作按照"保护资源、节约集约、维护权益、改革创新"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保障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资源保护水平进一步提升,土地市场运作进一步优化,基础业务建设进一步夯实,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控制工期的单体工程先行用地制度作为中央宏观调控的产物,对保障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也面临诸多新问题。研究这些问题,进一步规范控制工期单体工程先行用地制度,对于防范相关违法用地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节约集约用地已提升到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浙江省长兴县通过"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亩均论英雄"低效企业达标提质等举措,开展"五未"(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建而未投、投而未达标)土地处置专项行动,大力挖掘存量建设用地,优化结构布局,提升供给质量,实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高质量发展。摸清"五未"土地家底普查核定。开展技术普查,利用现状变更和遥感影像图的叠加比对分析,对2006年以来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城市建设用地消耗与城市经济社会水平协调发展是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以全国277个地级城市为例,研究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城市建设用地消耗强度间的协调规律。研究方法:主成分分析法(GPCA)、协调度模型。研究结果:(1)2006—2014年城市建设用地消耗强度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并且建设用地消耗强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间的协调度总体上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表现在严重失调、濒临失调型城市数量的显著减少和良好协调型城市数量的显著增加;(2)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在建设用地消耗强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建设用地消耗间的协调水平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和其他类型城市依次下降的趋势。研究结论:在土地利用政策改革方面,应该在充分认识城市发展阶段特征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实施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政策,以此促进城市建设用地消耗强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我国已经进入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关键时期,许多城市和地区出现了新增建设用地紧张、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的局面。如何在新型城镇化时期,探索出适合当地特色的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拓展路径,是国土管理部门现阶段亟须解决的问题。通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福建省总结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挖潜+上山+下海"的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拓展路径,以破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土地资源瓶颈。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发展与占地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小城镇发展的集约用地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指出:重视城镇的适度规模是集约用地的必然途径;重视旧城改造是集约用地的有效举措;重视小城镇土地的空间利用是集约用地的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10.
白如铂 《山西农经》2020,(1):147-147,162
随着厦门市城市建设速度加快,"新城+基地+众创"等重点项目用地需求急剧增加,于是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土地房屋征收工作成效,有效保障供地需求,成为推动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结合厦门市土地房屋征收工作,调查了全市土地房屋征收工作,总结了主要做法和工作机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经济社会形态转型时期,土地供需矛盾进一步增大,土地管理面临"规划缺空间、计划缺指标、耕地缺后备"的三重压力。面对现实,土地管理应创新发展理念,把管理目标从耕地占补平衡转向提高用地效益和保障用地公平。以提高用地效益和保障用地公平为目标是化解土地利用矛盾的要求土地管理需要解决许多问题,但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矛盾,是改革开放以来,土地管理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用地日益紧张,发展空间逐步缩小,土地开发和保护问题已成为浙江省丽水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事关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丽水市,地处浙江省  相似文献   

13.
以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作为一种保障性用地方式,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划拨与有偿两种方式(即俗称的“双轨制”)并存的供地制度,日益显现出弊端:一是划拨用地成本低,一定程  相似文献   

14.
土地信访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浙江省每年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始终处于高位,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土地征收、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和违法用地引发的土地信访问题十分突出,土地信访总量仍然高位运行,土地信访工作压力很大,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国土资源局维扬分局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为契机,以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国土资源新机制为主线,突出以"积极应对、主动作为,促进三提升"为载体,着力践行"守土有责、护土有方、动土有据、用土有益"的工作准则,稳妥处理好积极主动服务与严格规范管理之间的关系,在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基础上,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低效用地认定及处置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闲置低效用地的大量存在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压占了大量政府征地资金,也沉淀了大量社会资金,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严控建设用地规模甚至规模减量化的背景下,存量用地挖潜必将成为未来土地供应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因此,从各地低效用地的处置政策入手,对各类认定标准和处置措施进行了梳理,提出低效用地处置盘活的政策建议,很有意义。城镇低效用地认定标准实践国土资源部《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有土地供应逐渐不能满足城镇化建设用地需要,我国通过一系列产权制度改革,明确了集体建设用地权属,允许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集体建设用地以入股、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等方式入市,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对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但有利于缓解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市场供求紧张的现状,促进城镇建设用地结构优化,而且有利于保护农业发展赖以生存的耕地资源,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本文根据黑龙江省实际情况,总结适宜我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利用路径,并提出推进黑龙江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重点建设项目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这些项目的违法用地问题也相当突出.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数据显示,2009年度国家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违法用地分别占全部违法用地面积和违法占用耕地面积的45%和55%,2010年度分别为39%和28%,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亟待研究从源头解决重点建设项目违法用地的对策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废弃采矿用地盘活利用是在生态文明建设日益重要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用地指标不断趋紧背景下,实现生态环境改观与社会经济发展用地保障双赢局面的有效举措。然而,当前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废弃采矿用地盘活利用的现实作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以重庆市调研数据为例,2014年初,重庆市共有各类采矿用地151.37平  相似文献   

20.
赵婧 《中国土地》2024,(3):48-49
<正>核心提示本文在梳理可再生能源产业大规模发展对用地空间需求的基础上,分区域分析了保障用地供给面临的挑战,并从规划统筹、用地规范、激励政策等视角提出了建议。我国提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明确要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支撑保障。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如何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用地保障,在支撑可再生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妥善处理该产业用地与其他生产用地以及生态等用地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前亟待统筹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