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的人口红利将在未来2至4年消失,但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可以使中国的劳动力优势再持续10年。中国在2004年已经达到路易斯转折点,即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出现短缺,普通劳动者工资持续上涨;而以社会人口抚养比来衡量的人口红利转折点,将在2013年至2015年问出现。这说明,依靠廉价劳动力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了。  相似文献   

2.
努力实现“九五”农业增长目标王为农“九五”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实现全国小康发展战略目标,加速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关键五年。随着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客观上形成了对以粮食为主的主要农产品的巨大需求压力。据国家统计局预测,...  相似文献   

3.
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劳动力资源数量及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发展快慢。文章采用综合分析及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国内外劳动力资源以及人口红利相关理论,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与人口红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口红利与劳动力资源之间相关关系并不是恒定的,人口红利前期主要取决于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数量,而后人口红利阶段则主要取决于劳动力资源的职业教育水平,同时农村人口的年龄结构对人口红利有一定影响。该文还提出了优化调整农村劳动力人口结构、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机制、加强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及建立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经济转型等具体建议,旨在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后人口红利时代,新生代农民工存在就业稳定性差、技能低、期望值高、融入城市迫切等现实问题,应当从推进户籍改革入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法律援助体系为辅助,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行为、完善公共职业教育制度等方面解决农民工的问题,实现农民工职业向上流动和快速融入城市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二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这也正是我国享受人口红利的二十年,那么其中会有怎样的联系,随着人口红利期的消退,经济又会有怎样的走势呢?  相似文献   

6.
投入要素与生产率对中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刀切模型平均法,综合考虑5种生产率分析模型,并根据各模型解释能力赋予不同权重,旨在得到更全面而准确的估计;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增长核算表解析了1990—2015年中国农业增长的内部结构。结果显示,中国农业增长中投入要素的贡献率已经减弱,其中,劳动力和土地的贡献率低于化肥和农机;而生产率的贡献率却在增强,其中,技术贡献率日趋提高,特别是效率还有提升空间。本文研究表明,推进供给侧改革、实现农业持续增长,前提是需要保证投入要素的稳定供给,重点是要促进农业效率的不断提高,而长期动力应该是增加农业科研的持续投资。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人口增长问题的逐步缓和,"人口红利"将进入一个拐点时期。文章认为调整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具有一定的现实迫切性。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土地供需矛盾加大、用地成本上升和"土地财政"趋紧,土地管理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现行土地制度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正经受重大考验。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地方积极开展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积累了不少新鲜经验。这些实践表明,支撑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土地制度优势依然存在,在坚持土地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创新,完全可以释放更多土地红利。推进土地审批制度改革,保障稳增长  相似文献   

9.
2013年,上海"三农"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增活力"的工作目标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不断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确保市场有效供给,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努力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0.
人口转变带来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为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潜在的人口红利。但同时由于人口转变通过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我国居民储蓄与消费也产生了影响,进而使我国的流动性剩过问题更加严峻。  相似文献   

11.
着眼于民富优先的战略选择,就是要实现从物的发展到人的发展的导向转变,从经济总量向国民收入的导向转变。经验表明,所有的先行国家和地区,都曾经或多或少地得益于“人口红利”,然而这不是永久性的增长因素。随着人口结构转变的完成,这种特殊的增长因素最终要消失殆尽。实现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大国的转型,发展高素质劳动力支撑的、具有高附加值、高劳动生产率的产业,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2.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扩张等原因,导致江苏省20世纪80年代以来耕地资源不断减少,而且这种趋势还在持续进行.根据江苏省1984-2003年的统计资料,分析了耕地资源总量变化的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影响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这些驱动因子可以被概括为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人口增长及农业科技进步三个方面.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农业多双边规则及其影响下的农产品供需形势过去10年来,全球人口总数持续快速增长,人均消费能力大幅提升,导致全球农产品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目前尽管发展中国家人口总数仍持续增长,但增长动力明显减弱,未来10年人口年增长率预计会放缓至1%。展望未来10年全球经济发展,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有望适度增长,而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预计逐步放缓,全球经济周期陷入低速增长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农业持续发展需要千家万户采用新的科技   (一 )农业和农民呼唤着科技 改革 2 0年来 ,中国农业持续增长 ,成功地用事实证明中国有能力实现农产品 (尤其是粮食 )的基本自给。农业丰收的取得是在耕地进一步减少、干旱与洪涝频繁发生的不利条件下实现的 ,这除了与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农业战线全体人员的努力分不开外 ,与农业科技发展直接有关。然而 ,农业持续丰收并未缓解我国资源和环境变化及农业增长与不断增长的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的矛盾 ,农业科技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1 耕地递减。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口的增长与工…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面临劳动力供给不足、养老资源短缺等问题,人口红利的消失阻碍经济的发展,如何有效实现人口的二次红利,对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而老年资源的开发并非一蹴而就,老年人再就业过程中面临思想观念的束缚、就业岗位的稀缺、就业渠道的单一以及法律的缺失等问题。本文对当前老年人再就业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梳理,为打破老年人再就业的困境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青浦区稳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至2016年底,全区191个村(居)的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持续加强农村综合帮扶,农村综合帮扶工作主要针对经济薄弱村造血项目的建设扶持,不断优化农村造血机制。广辟项目渠道,通过参与建设公益项目、合作开发产业园区、优先投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购置留存楼宇物业等举措,认真选好项目、尽快建好项目,多途径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切实让农民收获更多红利。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城镇化率引入STIRPAT模型,应用岭回归方法计量分析人口、经济及技术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对黑龙江省1993至2012年这阶段的碳排放情况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增加、经济增长、城镇化率提高对黑龙江省1993-2012年碳排放具有增量效应,是导致黑龙江省碳排放持续增加的驱动因素。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具有减量效应,提高能源利用率是黑龙江省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袁芳 《山西农经》2023,(2):148-150
农业作为国民基础性产业,是推动国家整体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结合国情提出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这是对未来农业发展趋势的正确研判。中国共产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次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兵团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农业大提质,兵团上下坚定信心持续推进团场综合配套改革,为团场连队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释放改革红利、增强农业发展活力汇聚了磅薄力量。  相似文献   

19.
<正>城也嘉,乡也兴,嘉兴城乡无界限。既享受了城市的福利与便利,又留住了乡村田园的悠闲与乡愁,就近就地城镇化,让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所有这一切的变化皆缘于该市历时十年持续推进的统筹城乡发展与改革。从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化,嘉兴在浙江省乃至全国创出了诸多的"第一"与"率先":以创新实施"两分两换"推进"两新"工程战略为抓手,解决"人的城镇化"这一核心问题;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突破口,实现农民经济身份与社会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以来,浙江省德清县作为全国人大授权的33个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之一,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精心组织,统筹推进,特别是在新《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后,积极承接、加快推进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注重把握保障与利用、稳定与放活、基础与创新的关系,蹄疾步稳、审慎推进,在持续放大改革红利效应的同时,形成了一批可复制、能推广、利修法的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