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314名企业临退休员工,检验了年龄歧视、工作疏离感和临退休焦虑对临退休员工工作退缩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歧视对临退休员工的工作退缩行为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工作疏离感和临退休焦虑在此影响过程中起着中介和调节作用,即年龄歧视会诱发临退休员工的工作疏离感,进而产生工作退缩行为,高临退休焦虑的个体,年龄歧视对其工作疏离感的影响更强。  相似文献   

2.
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制定退休返聘政策成为缓解中国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负担和利用老年人才资源的重要选择。研究考察老年雇员的工作态度对于其退休后返聘行为的影响。103名临近退休的北京事业单位老年员工参与了本次纵向跟踪的研究。个体退休前的情感承诺可以有效地预测个体在退休后返聘行为的发生,并且这一关系可以被个体的返聘意愿所中介。为企事业单位进行退休返聘管理,以及在老龄化进程中全社会层面上的人力资源潜能开发提供了借鉴性启示。  相似文献   

3.
对老年人力资源再开发和再利用的研究通常是理论研究中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本文参考上海市高校退管会等在 2 0 0 0年底作的《上海市高校退休人员“老有所为”情况的调查报告》①(以下简称《调查报告》)所提供的有关数据 ,认为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上进一步积极组织高校退休人员“老有所为” ,改善老年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4.
白湾北距广州百余公里,为典型石灰岩地区,人均耕地不足二分,属“重点扶贫镇”,有“寒极”之称。基督教白湾堂位于粤北山区清远白湾镇的南安村,1940年由一位加拿大传教士募资兴建,1996年再由香港教会团体出资重修。1999年10月3日我在南安村拜会了一位被村人尊称为“八叔”的已经退休的神甫,他叫黎元素。“八叔”向我细谈了这个山村教堂的故事。1932年,来自加拿大神召会的传教士开始在南安村传教。此后,每年都有两三批村民“受洗”入教。1936年,一次性“受洗”入教的村民高达99人。到1951年止,入教的…  相似文献   

5.
弹性退休制度已经在我国大小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仍有不少人对此种退休模式存在认知上的误区,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掌握一定的管理方法。以确保企业的正常发展。本文简要阐明了弹性退休政策与延长特殊工种退休年龄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员工管理的几项原则。  相似文献   

6.
以研究型大学的知识型老年员工为对象,运用多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知识型老年员工人力资本异质性对其退休后再职业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老年员工更容易获得外单位的青睐,因而他们倾向于选择就职新单位而非继续供职原单位;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他们从事稳定的工作而非选择创业。在学科背景上,拥有理工科背景的知识型老年员工倾向于选择创业,而拥有社会科学背景的知识型老年员工更愿意供职原单位。此外,知识型老年男性倾向于选择创业,而女性更倾向于选择供职原单位。年龄的增长为知识型老年员工带来了经验、技术的积累,有助于其选择创业和就职新单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研究型大学的知识型老年员工为对象,运用多元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知识型老年员工人力资本异质性对其退休后再职业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老年员工更容易获得外单位的青睐,因而他们倾向于选择就职新单位而非继续供职原单位;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他们从事稳定的工作而非选择创业。在学科背景上,拥有理工科背景的知识型老年员工倾向于选择创业,而拥有社会科学背景的知识型老年员工更愿意供职原单位。此外,知识型老年男性倾向于选择创业,而女性更倾向于选择供职原单位。年龄的增长为知识型老年员工带来了经验、技术的积累,有助于其选择创业和就职新单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楚梅 《经济纵横》2005,(11):82-83
公司中的边缘人是指那些在组织中的非核心员工,诸如即将退休、不求上进、升迁无望、辅助岗位、能力无法胜任的员工,对这部分员工的管理不能与其他员工等同视之,需要有独特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组织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结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可采取三种组织形式。 1.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由社会保险机构受理代管,社会保险机构向退休员工按月发放补充退休  相似文献   

10.
企业年金计划与企业员工流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年金作为一种延迟的、与服务年限相关的补偿收入是收入分配的一种形式,在资本市场完全有效时,员工可以通过资本市场为自己提供平坦的消费曲线,企业年金和工资可以互相替代,企业年金在调节员工流动率上将成为一个多余的工具。在资本市场不完全有效时,企业年金对员工流动性的影响不同于其他收入工具,而且它与工资收入不能互相完全替代,工资的效用无法延续到退休期而企业年金的效用可以在退休期发挥作用,因此企业必须同时使用工资和企业年金这两种工具用于调节员工流动性。  相似文献   

11.
徐丹尹 《经贸实践》2016,(16):269-270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凸显,作为老年人尤其是企业退休、教育事业单位等技术人才在步入老年时仍然有发挥余热的愿望,如何开发这部分可以再利用的老年人力资源成为当下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以此为出发点,将国内外关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实践进行对比总结,以期为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自19世纪末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以来,美国在发挥原有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活力的基础上,吸收了大量社会主义的思想,建立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医疗、养老、失业和私营养老保障等。有关法律、管理部门和基本分类1.美国法律从来没有要求企业必须给员工提供养老保障。从19世纪晚期开发,私有企业为了吸引和留住雇员,自觉地提出了企业自有自营的退休计划。第一个这样的计划是1875年由美国特快推出的。比国家运营的社会保障计划整整早了60年。从那之后,越来越多的私有企业推出自己的退休计划。今天,全美私有企业的员工中,4…  相似文献   

13.
退休年龄政策调整是老龄化成本再分担的过程,延迟退休意味着激励预期寿命延长的劳动者工作更久。发达国家以充足、持续、公平和效率为目标,以制度改革、参数调整和环境改善为工具,以提高正常退休年龄、消除强制退休、控制提前退休、激励延迟退休、倡导弹性退休和开发高龄劳动市场等为主要内容,构建了宏观政策、中观运行和微观决策相衔接的退休年龄政策体系。文章认为,中国要以激励性灵活退休年龄体系为方向,以增量改革为宗旨,以高龄劳动市场为重点,秉承纵向匀速、横向异速的渐进延迟路径,构建工具多样的退休年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养老保险,顾名思义,就是单位员工在工作的时候参保,等到未来退休的时候再领取养老金。在我国,养老保险是五大社会保险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国家法律规定,所有的企业职工都能享受养老保险,可是,如果一旦中途退保,职工之前缴纳保险的年限就不再计算。然而,年前发端于“珠三角”的农民工退保“风潮”,在“长三角”地域,农民工退保状况亦初露端倪,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经济纵横》2008,(1):15-15
公司不仅支付给员工基本工资,奖金和股份,还包括为其提供退休计划,医疗保健等一系列的福利项目。但什么样的薪酬组合对于公司来说是成本收益最大化呢?更多的福利还是高额的奖金能够更有效地激励员工?  相似文献   

16.
商业秘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中国企业商业秘密由于内外原因流失严重。为创造良好的商业秘密保护环境,企业领导与员工对商业秘密要有深刻的认识,建立健全适合本企业实际的商业秘密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加强对涉密员工和离、退休员工的管理,以预防和减少商业秘密的流失。  相似文献   

17.
陈晓萍 《经济纵横》2005,(11):84-84
虽然上文中将即将退休、不求上进、升迁无望和能力无法胜任的员工统称为“边缘人”,从案例的具体内容来看,我觉得将员工“边缘化”的原因并不是这些员工本身,相反,恰恰是公司的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管理人员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8.
延迟退休问题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我国2017年正式推出延迟退休方案,2020年将正式实施,使延迟退休问题越来越成为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江西省南昌市五区一县的810份实地调研问卷,分析南昌市居民对“新延迟退休”的认知与看法,再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南昌市居民关于“新延迟退休”实行的原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对“延迟退休新政”的有效实施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试析我国企业年金投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铮 《发展研究》2006,(6):58-59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员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方案适用于企业试用期满的员工。企业年金所需费用,由企业和员工共同缴纳。企业年金不能代替员工的基本养老保险,更不是企业年底给员工发的奖金;它是国家为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更好地保障员工退休后的生活而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20.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退休的老年人大部分仍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目前可以退休返聘的老年人再就业还存在国家立法不明确、退休返聘人员存在再就业歧视、“隔代照料”存在压力等问题。老年人口红利的存在、退休老年人仍具有生产性使这一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可行性。基于此,探讨退休返聘中“银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即完善法律法规,倡导就业平等观念,建立平等就业保障机制,逐步推行延迟退休与弹性退休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