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创业板是成长型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重要融资平台。自2009年3月证监会颁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以来,许多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都把在创业板上市作为近期发展的主要目标。然而,从发审委的审核结果看,2009年申请创业板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中有超过五分之一的企业被否。分析这些被否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拟上市创业板的其他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可资借鉴的建议,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侯坚 《中外企业家》2014,(8):109-109
当前,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企业发展的瓶颈,完善我国文化企业上市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将有利于破解我国文化企业上市融资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石琳 《中外企业家》2013,(9):270-271
通过我国与国外企业上市时机、上市地点、上市方式及上市定价四个方面的研究比较,总结出国外企业尤其是发达国家企业的上市融资经验,以及我国企业在上市融资策略选择方面存在的不足,以期为我国企业成功上市提供经验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数量和融资金额逐年递增。快速发展的内在冲动和巨额融资能力使更多的企业想走出去。但同时却有很多已在海外上市的企业选择了退市。2006年8月,大众食品因无法融得预期资金,从香港联交所退市;2007年7月,首创中国企业海外借壳上市模式的华晨汽车从纽交所退市;2007年9月,TOM在线正式从香港创业扳退市,后又撤离纳斯达克市场;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40家公司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研究,对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民营企业基本情况、上市意愿、融资情况和上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剖析了钦州企业发展不快的原因,研究了钦州民营企业上市思路并提出推进企业上市的建议和措施,对加快企业上市融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多为中小企业,融资难是摆在这些企业面前的现实障碍。2004年中小企业板的设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但资金短缺仍然是民营企业发展与扩张的瓶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资本市场格局使得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在境内通过上市融资变得非常困难。于是,很多企业走上了境外上市的道路,上市目的地涵盖  相似文献   

7.
数据·调查     
去年我国企业股权融资逾千亿美元清科集团日前发布的《2007年中国企业上市年度研究报告》显示,2007年全年共有242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额高达1048.34亿美元。报告提出,2007年,中国企业境内上市出现爆发性增长:2007年,共有124家企业在中国境内两个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额高达650.89亿美元,平均每家上市企业融资5.25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香港作为我国本土的国际化金融中心,已经成为我国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目前我国国内股票市场正在进行全流通改革,IPO暂停也已有一年多,此时分析我国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融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融资的案例剖析,说明我国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的优势、途径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企业上市利弊共存,该如何权衡这一问题?我认为,上市是必然之路、大势所趋,上市融资便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发展有两条途径:一条是走产品路线,就是我们现在的一般经营;另一条是走资本路线,就是像我们现在的上市融资。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中小企业正进入融资与上市的高峰期,而在此之前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已纷纷开始抢摊上市。本文从黑龙江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出发,着重分析其在融资与上市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其成因,以探求融资战略与制度变革的有效结合点,从而引导黑龙江中小企业顺利解决其“融资瓶颈”而上市。  相似文献   

11.
江苏作为全国经济强省,一直以来,上市企业成为推动江苏经济转型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苏北企业上市融资的比例严重失调于苏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分析了苏北地区公司上市融资的现状及存在的诸多问题及成因,并从宏观政策和产业层面以及微观层面企业自身方面提出改善苏北地区企业上市融资难题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融资约束是我国经济中的常态,而融资约束的存在制约了企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股票发行上市能否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本文选取企业上市前后的数据进行了初步的检验,结果发现,股票发行上市显著地降低了企业的投资-现金敏感度,而且这种变化并不能完全由企业上市前后财务状况的变化得到解释,由此,我们得到了上市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初步证据。  相似文献   

13.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已形成了银行、上市融资、发行债券、房地产信托、海外基金、引进海外资本、典当融资等众多渠道。  相似文献   

14.
在宏观调控政策趋紧、融资门槛渐高的行业大背景下,不少房地产企业纷纷谋求上市融资,构建更大范围的融资平台。本文通过剖析中国房地产业融资现状,指出上市融资的优势,并着重就当前房地产开发公司上市融资面临的挑战进行探讨。指出上市对房地产企业是把双刃剑,房地产企业在抓住机遇的同时,切不可盲目跟风,应权衡利弊,妥善作出是否上市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公司海外上市优劣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外上市,是指国内企业利用自己的名义向境外投资人发行证券进行融资,并且该证券在境外公开的证券交易场所流通转让。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交流与创新推动了经济金融开放程度的迅速提高,为国内企业海外上市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我国的一些大型企业在国际证券市场的上市不仅为企业的发展筹集了大量资金,而且促进了企业按照国际市场规则迅速发展。目前,已经有200多家企业走出去,在香港、纽约、伦敦等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融资总额达上千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6.
周瑶 《价值工程》2010,29(23):127-128
2009年,香港成为世界最大的首次公开上市(IPO)证券融资市场,被誉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和最廉洁的地区之一。随着内地企业在港上市数量日益增多,廉政公署加强打击金融业界贪污罪行,基于属地管辖原则,近年来"国美电器"黄光裕、"创维数码"黄宏生等内地企业案中发挥显著作用。面对金融海啸,廉政公署将上市企业规范的问题摆在首位,开展廉署及企业的专业培训,全方位治理贪腐问题,值得研究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际资本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SPAC上市势头空前高涨,全球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与SPAC公司合并以实现“曲线”上市。SPAC并购上市为中小企业带来了不同于传统IPO的融资路径,然而我国境内企业借助SPAC并购上市的并不多。本文以思享无限为案例研究对象,从企业融资需求及融资约束入手,对比纳斯达克资本市场SPAC与传统IPO的上市准入条件、上市流程、成本及估值定价差异,探讨估值差异背后的原因及后果等,并剖析拟上市企业在综合考量基础上最终选择SPAC并购上市路径的深层次原因,以期为拟上市中小企业、投资者及政策监管机构提供相关启示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潘锦仁 《经济界》2013,(6):26-2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经济转型,民营企业应运而生,政策扶持下快速发展和扩张;但其资金积累相对薄弱,资产负债率偏高的情况下,受国际金融危际的持续影响,金融政策宏观调控,使得民营企业措贷融资成本上升,利用证券市场募股融资成为企业经营决策者思考的课题特别是琛圳中小板市场定位于民营科技型企业的上市,民营企业争取上市融资跃跃欲试。企业上市利与弊如何,本文分析供企业经营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如何实现直接融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要发展.面临的最直接问 题就是资金从哪里来?贷款还是上市融资?受企业规模和指标的限制。贷款或融资于中小企业而言都不是件很容易的事。而下面的分析与建议也许能实现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之路。境内直接融资分析 中国证监会1999年出台新政策:凡属高新技术企业,在推荐上市时将会摆在优先地位、优先审核,而且不受原有规模和指标的限制.原来因受企业规模、发行额度的限制.高新技术企业本身无法满足发行上市的资格要求.特别是我国证券市场是以支持国有企业发展为主线建立起来的,证券融资机会明显倾向于国有企业,中小企业争取…  相似文献   

20.
交叉上市是世界上很多公司融资的重要渠道.自1993年青岛啤酒成为我国第一家交叉上市公司起,交叉上市成为我国很多大.型优质企业的共同选择.文章以A+H交叉上市公司为研究重点,总结出中国公司交叉上市的特征:一是"先外后内"是中国公司交叉上市的最大特征;二是A+H交叉上市是中国公司交叉上市的主要形式;三是境内外交叉上市的时间间隔正在缩短;四是外资股折价率正在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