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当代价值挖掘,是如东海洋文化旅游品牌构建的关键所在。充分利用“智女掘港”作为如东地理文化标志,从文旅要素挖掘、文旅要素整合、文旅要素链接等方面打造如东海洋文化旅游品牌,助力如东文化旅游发展提质增效。针对如东文化旅游发展障碍,提出培育文旅专业人才、实现文旅点轴开发、打造多元化文旅项目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旅游业以文化产业为引力,文化产业靠旅游业拉动,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黑龙江垦区的文化主要还停留在单纯地打造文化环境、开展文体活动、突出寓教于乐的社会效益层面上,文化还没有完全形成产业,旅游业刚刚起步,没有真正用产业化的理念和手段来运作,经济效益无从谈起。垦区今后在全力发展好文化产业的基础上,要通过依托挂靠地方旅游企业,开辟线路,打好基础,提高知名度,进而逐步发展起相对独立的有自己优势的文化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3.
深度挖掘吴文化人文底蕴与当代价值,推动吴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资源有机融合发展,是展现新吴文化旅游特色魅力的关键所在.文化底蕴深厚、文旅资源丰富让作为吴文化发源地的新吴具备一定的文化旅游发展优势.但是新吴文化旅游发展面临吴文化宣传力度不足、吴文化创意有待挖掘等挑战,在全域旅游理念下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为新吴全力打造华东...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在不断地发展,而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推动乡村一体化发展。但目前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旅游文化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与困难,应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旅游文化发展工作,有效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国家战略引领和地方规划助推的双重背景,近年来河南依托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在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但仍存在诸如省内8个沿黄城市发展差异化程度大、文化旅游资源挖掘开发不到位、旅游产品缺乏特色等问题。为此,应坚持贯彻国家战略,遵循地方“1+3”发展规划,缩小城市发展差异;跨界学习河南卫视“出圈”思路,跨省学习优秀发展案例,力求黄河文化旅游资源高质量开发;根植河南文化土壤,从中汲取精神力量,着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打造河南黄河文化旅游带新名片,助力黄河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建设。  相似文献   

6.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综合性的产业发展格局,近年来,农村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呈现出特色民俗文化优先的趋势。以民俗文化为核心打造的文化旅游产业,在旅游市场中更具有竞争力。为了促进农村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需注重打造差异化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文化,将民俗文化打造成为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7.
<正>2012年8月18日,以"畅游红兴隆农业公园、尽显北大荒神奇风采"为主题的首届红兴隆北大荒文化旅游节开幕。旅游节旨在推进现代化大农业核心经济区、综合开发区、生态保护区"三大主体功能区"建设进程,加快绿色农业体系、绿色产业体系和绿色城镇体系"三大绿色体系"构建步伐,在打造世界级绿色现代农业企业集团、推进垦区新型工业化、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带动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北大荒文化软实力和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考虑四川秦巴山区文化旅游产业在发展中的存在资源特色优势发挥不足、产业规模小、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产业发展目标,即依托并整合区域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打造达州协同巴中形成四川秦巴山区的旅游核心区,构建绿色循环跨越发展新格局。研究认为,在四川秦巴山区文化旅游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根据市场发展导向、统一规划与分段实施的原则,实施"一轴一区"的战略布局模式,"一环三带两片区"的总体布局思路,以加快推进其文化旅游产业绿色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皖南齐云山景区为例,从旅游发展的现存问题出发,比较其与核心热点区--黄山景区在旅游资源和游客资源上的差异,基于理论研究判定前者是后者的"阴影区"。运用SWOT分析法对齐云山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确定自身优势,分析可能的机会,确立总体战略,设计相应的旅游产品。提出差异化竞合战略,突出齐云山特有的道教文化和优质的生态资源,打造独特的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制定全方位的旅游体验服务,创新设计旅游产品。同时与黄山景区及黄山市内的周边景点优势互补,谋求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跨省旅游通道是新时期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举措,川陕金三角旅游协作区是我国跨省旅游通道建设的重要区域。针对该区域的旅游通道设计实践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契机。通过跨省旅游区空间修复理论框架的确立,解析了跨省旅游区核心地理要素的空间格局,并规划了"1310"旅游线路走向方案;突破了传统行政区划带来的地理空间阻隔,实现了区域旅游经济的地理扩张与旅游资本的空间重组。研究结论将丰富和深化"旅游线路统筹"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可为其他旅游通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勤得利农场地处同江市境内,拥有2.3万常住人口。坐落在郁郁葱葱的五星山脚下,背靠黑龙江,可谓是依山傍水,景色秀丽。近几年,在撤队建城进程中,充分利用自身特有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群众文化和旅游文化资源,立足"文化兴城"这一理念,塑造城镇灵魂,铸就城镇品格,从而把勤得利农场打造成一座有内涵、有活力、有竞争力的滨水新城。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旅游行业不断发展,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如何通过旅游扶贫来全面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些地区为了加强乡村旅游建设工作,增加了资金投入,以全面加强现代化建设。而由于思想观念不同,导致传统的乡村文化逐渐丧失,失去了原本的旅游价值,同时还加速了当地旅游经济的衰退。基于此,应着重探究如何在加强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同时,有效保护乡村传统文化,全面提升旅游景点的观赏价值,借助特色景观全面加强乡村旅游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在旅游业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凤阳要做大、做强旅游经济,就必须在与朱元璋有关的明文化资源上下功夫,并积极开发其他旅游资源,与周边邻近县市紧密合作,想方设法打造独具明初文化特色的旅游基地。  相似文献   

14.
<正>一日游线路线路一:感受天然氧吧,享受"骑乐无穷",观赏世界葡萄博览园。8:30美丽的夏都——延庆旅游集散中心集合,乘车赴古崖居(车程约40分钟)。9:30抵达古崖居(游览约1.5小时)。11:30景区内用特色午餐(约1小时)。13:00领取骑游用具(约30分钟)。  相似文献   

15.
皂河:全新打造文化名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的快速推进,人们的旅游需求也随之大幅增长,对旅游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皂河镇作为宿迁旅游板块的龙头,如何顺时应势,把握机遇,抢占先机,扩大影响,真正把皂河打造成为全国历史旅游文化名镇,为全市创建省级优秀旅游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影响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简单或单纯地讨论"保护第一"还是"开发第一"并不能真正解决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无论是保护还是开发,实际上都可归之于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建设问题;而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建设,其关键则在于乡村旅游利益的分配.本文以乡村旅游利益的分配为核心,针对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可行性的原则和具体措施方法.  相似文献   

17.
宿迁作为项羽的故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进一步突显文化背景,持续打造具有项羽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及项目,通过文化营销有效推动宿迁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本文分析项羽故里文化旅游现状,并提出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一、丽江的发展得益于旅游业的开发 1994年和2006年,省政府2次召开滇西北旅游现场会,分别提出开发丽江和做大丽江;市委、市政府则提出旅游先导、文化立市和打造文化旅游名市。这些举措,促进了丽江旅游业的迅猛发展。1994年至2008年,游客量从21.7万增到625.5万,翻了28.8倍;旅游收入从8141万元增到69.5亿元,翻了85.4倍;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3产业,已占生产总值的49.3%。“十五”期间,  相似文献   

19.
文化创意视角下山东乡村旅游优化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乡村旅游的发展已被纳入国家促进"三农"发展的大战略,正在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且发展迅速。山东历史悠久,乡村旅游资源数量多且分布广泛,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近几年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旺盛。文章以文化创意视角思考乡村旅游的开发,主要研究目的是为山东省乡村旅游优化升级提供新的思路。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有助于乡村文化资源挖掘与保护,而且为乡村旅游优化升级开辟一条新路径。[方法]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山东各地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资源以及特色文化进行分析。[结果]山东省乡村旅游开发存在重建设而对传统文化挖掘不够深入、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单一、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低以及乡村旅游产品缺乏创意等问题。[结论]山东乡村旅游应采用创意农业、创意民俗文化、乡村度假、民宿等开发模式,其创意开发的路径主要有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乡村旅游产品的形象塑造及宣传、区域资源的整合与合作、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链等。  相似文献   

20.
山西是戏曲文化之乡,大小戏种共有50多种,约占全国六分之一。晋北地区的戏曲有10多种。晋北戏曲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下形成和发展,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研究可知,晋北地区的戏曲分为六大文化区。晋北戏曲文化经过迁移扩散、扩展扩散和文化整合形成了晋北戏曲文化景观,该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晋北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晋北应加大对戏曲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树立"戏曲之乡"的旅游形象,将戏曲旅游资源与晋北其他旅游资源,着力建设戏曲文化主题公园,为晋北戏曲文化开发和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