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微 《经济论坛》2006,(12):134-135
资产证券化通常就是指,将一组资产较差的资产经过一定的组合,使这组资产能产生可预计且稳定的现金流收益,再通过一定的中介机构的信用加强,把这些资产的收益权转变为可在金融市场上流动的,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型债券的过程。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特点是使资金的需求者能够不需要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就能直接从资金的供给者获得所需要的资金。资产证券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要采取复杂的交易结构。首先,金融资产的持有者将其一部分资产转让给一个中介机构,使拟证券化的资产与发起人的其他资产隔离;其次,中介机构以被转让的资产为基础发行证券;最后,由信用增级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对资产支撑证券进行信用增级和信用评级,从而使资产支撑证券能够在证券市场上出售流通。由这一过程可见,作为一项融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
资产证券化是指发起人将缺乏流动性但可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出售给一个特殊目的载体(special purpose vehicle,以下简称SPV),由其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和信用增级(crediten-hancement)分离与重组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并转化成以资产产生的现金流担保的证券(asset 口backed securities,资产担保证券,以下简称ABS)发售给投资者。  相似文献   

3.
资产证券化是近30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上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已成为金融市场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金融产品。本文对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三个基本原理:资产重组、风险隔离和信用增级;并介绍了资产证券化三种交易模式:过手证券、资产支持证券和转付证券。  相似文献   

4.
俞松 《发展研究》2008,29(3):21-23
本文以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风险为研究对象,从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启示的角度,对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资产证券参与者博弈中的信用风险评估作用,以及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资产证券信用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其研究结论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吸取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教训,加强住房抵押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监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基本运作机制是:商业银行(资产的原始权益人,即证券化的发起人)将住房抵押贷款以真实销售的方式出售给以证券化为目的而成立的特设机构(SPV);特设机构(发行人)运用各种信用担保方式将住房贷款重新组合成具有一定信用级别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经过信用评级机构正式的发行评级后在资本市场上发行,用发行证券的收入支付发起人;受托管理人运用从原始债务人不断收回的现  相似文献   

6.
曾志荣  张建文 《经济论坛》2006,(13):114-116
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概念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指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将自己所持有的流动性较差,但具有较稳定的未来现金流入的住房抵押贷款出售给证券化特设机构(SPV),经过政府担保或其他形式的信用增级后,以证券形式出售给投资者的融资过程。它本质上就是把抵押贷款转换为在市场上可转让的工具的过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把以前投资者不愿接受,流动性较差而具有稳定现金流的住房抵押贷款,转换成可以在市场上流通,投资者乐于接受的证券,使房地产业传统的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7.
资产证券化的实质是,融资者把被证券化的金融资产的未来现金流收益权转让给投资者。而金融资产的所有权可以转让,也可以不转让。与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设立专门的特殊目的载体隔离资产风险,以资产信用进行融资和利用证券金融工具实现资产的高流动性,是资产证券化显著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近30年来,根据国外的经验,在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理过程中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很好的金融工具.因此能否运用、如何运用资产证券化手段来化解我国银行以及企业的不良资产,也就成为了当前我国金融界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而信用增级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本文将就信用增级的常见方法及一些国外在这方面的创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指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把自己所持有的流动性较差但具有未来现金收入流的住房抵押贷款汇集重组为抵押贷款群组,由证券化机构以现金方式购入,经过担保或信用增级后以证券的形式出售给投资者的融资过程。这一过程将原先不易被出售给投资者的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性现金流入的资产,转换成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的证券。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资产证券化。在美国,资产证券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以住房贷款证券化为手段的抵押担保证券(MBS)的发行。80年代中期,随着汽车贷款、信用卡等金融资产证券化的进行,商业不动产担保贷款的证券化(CMBS)也积极进行。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美国金融资产证券化和不动产证券化在实绩和发行余额上都居世界第一位。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障碍及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优势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ortgage backed securitization,MBS),是将金融机构的住房信贷资产经过一系列组合,再配以相应的信用担保和信用增级,使其产生的未来现金流(主要是利息收益)的收益权转变为可在金融市场流动、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型证券的技术和过程。  相似文献   

12.
美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及交易模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一组流动性较差的银行信贷资产经过一定的组合,使这组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收益比较稳定并且预计今后仍将保持稳定,再配以相应的信用担保,把这组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的收益权转变为可在金融市场上流动、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型证券的技术和过程。其实质是资产证券的发行者将被证券化的金融资产的未来现金流收益权转让给投资者。其核心是设计和构建一个严谨有效的交易结构来保证融资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无论从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流程,还是从资产证券化资产发行结构的本质特征来说,信用评级机构都对资产证券化的顺利实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但与之相反的是,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功能的发挥,这势必影响到我国资产证券化的顺利实施。所以在短时期内,要使得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发挥其功能,一个可行的方案就是走与国际合作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资产证券化最早出现在美国,主要是满足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管理特别是抵押贷款出借者的财务需要。资产证券化就是创立由资产担保的证券的过程。本文主要探讨我国体育产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资产证券化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齐安甜  肖恒 《经济经纬》2003,(4):127-129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在我国有其特殊的现实意义。这里首先对资产证券化的概念进行了阐述,随后回顾了资产证券化在国内外的实践与发展。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了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创造良好的信用基础、建立配套的信用担保与评级机构、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监管、加强资本市场建设、在资产证券化市场中引入机构投资者六个方面提出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政府信任、企业信用结构及其相关性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道维 《财经科学》2006,(10):24-31
本文提出"流动性"和"履约评价"相互转换的企业信用结构的转换规律,并研究"政府信任"的隐性担保功能对上市公司的"履约评价",以及对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和证券信用的影响.经验研究的结果说明,在上市公司信用结构中,商业信用主要受长期商业关系而不受政府信用的影响;政府信用增强了企业的长期银行借款能力,但短期银行借款更依赖于经营性因素;政府信用对增强企业的证券融资能力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7.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融资方式发展时间不长,但因其具有风险转移创新、提高流动性创新和信用创造创新的功能,在西方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并日益为各国借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比较突出,较严重地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因而鼓励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并将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实是不错的选择。本文较系统的分析了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的流程,对基础资产的确定,SPV的组建、资产的转移、信用增级和证券评级、证券发行和交易等几个方面都予以了制度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相关法律疑难并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国清 《经济师》2005,(9):124-125
特殊目的载体(SpecialPurposeVehicle,SPV)是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Securitization,ABS)交易结构中的重要中介机构。SPV是资产信用的承载实体。SPV法律制度设计的价值在于构建和维续资产信用。在构成资产证券化交易的主体法律框架中,SPV与发起人之间的信托或买卖法律关系,SPV与投资者之间的“公司债”法律关系是两个重要环节,而SPV正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媒介作用。SPV破产隔离制度设计关键就在于厘定SPV同发起人、投资者之间的两种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9.
资产证券化实施的基础条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根龙 《生产力研究》2003,(5):71-72,75
本文的贡献在于明确提出了资产证券化技术的实施需要一些相应基础条件的满足 ,并着力论述了资产证券化所需的法律、会计、税收、监管、市场、信用六个基础条件的具体内容。文章最后明确指出市场基础和信用基础可能是制约我国资产证券化技术全面推广的两大约束条件 ,但选择适合的资产品种 ,首先在一些金融业发达、信用基础和市场基础较好的地区 (如上海、深圳、北京等地 )进行资产证券化的试点 ,不仅必要 ,而且可行。无论如何 ,完善资产证券化的基础条件将是全面推广资产证券化技术之前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从次贷危机看资产证券化制度构建与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次级抵押贷款(Sub-premium mortgage)指银行或贷款机构,提供给那些信用等级或收入较低而无法达到普通信贷标准客户的一种贷款.这种贷款通常不需要首付,只是利息会不断提高.次级债抵押贷款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由资产证券化产生的风险放大效应导致的.资产证券化在我国是新兴的金融业务,涉及到金融、证券、担保、基金、会计和评估等多领域、多方面的业务范畴,同时又具有参与主体众多、运作过程极其复杂的特点.因此,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来调整相关当事人之间复杂的法律关系,保障各个环节的良性运转.本文首先阐释了研究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基础,采用比较法考察并总结了国外资产证券化法律保障的经验及启示,最后提出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