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告人侯某系上海某实业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1999年4月19日,该公司会计李某将公司1998、1999年度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移交给侯某保管。侯某为逃避法律制裁,故意将上述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转移、隐匿,在有关机关责令其交出时仍拒不交出,致使该公司150万元的库存商品去向无法核查。  相似文献   

2.
某市交通局在1999年隐匿大量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并篡改、毁弃大量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后果严重;1999年私设“小金库”,私存私放大量公款;2000 年出台收费规定,对全市机动车征收某附加费,2004年停止征收。2005年,上述行为被审计机关查处,该局交出隐匿的  相似文献   

3.
释疑解惑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能否构成隐匿或故意销毁会计资料罪的犯罪主体?审计署济南特派办A1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1999年12月25日刑法修正案第一条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办理会计事务时对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进行隐匿、销毁,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4.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1.会计核算资料的失真主要是作为会计信息资料载体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失真。会计凭证出现在原始凭证上,常见的是通过以夸大或缩小的方式来达到隐匿事实真相的目的,或者是借梁换柱,无中生有地引入合法项目之中,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失真受到会计凭证失真影响之外,还大量存在伪造账簿,虚设会计科目,故意违反制度要求,采取不适当的计量方法及直接捏造,篡改会计报表数据等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分析了认定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时的一些观点问题。笔者认为,该罪的犯罪对象包括小金库中的会计资料。拒不交出会计资料的行为构成犯罪须具备逃避依法查处的目的。在本罪罪数的认定上,行为人采取隐匿、销毁会计资料的手段进行其他犯罪的,应认定为牵连犯,从一重罪论处;行为人在实施其他犯罪后,为了掩盖罪行、逃避处罚而隐匿、销毁会计资料的,应实行数罪并罚。  相似文献   

6.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冬  文学 《广东审计》2005,(3):31-34
在我国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会计信息的服务范围也越来越大,其作用与影响是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不能比拟的。社会经济法律环境规范化和透明化,决定了该问题的紧迫性与严峻性。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及成因(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1.会计核算资料的失真。主要是指作为会计信息资料载体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失真。会计凭证失真出现在原始凭证上。常见的是通过以夸大或缩小的方式来达到隐匿事实真相的目的,或者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将不合法收支列入合法项目之中。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失真除受到会计凭证失真影响之外,还大量存在伪造账簿,虚设会计科目,故意违反制度要求,采取不适当的计量方法,以及直接捏造、篡改会计报表数据等等。  相似文献   

7.
一、被告人丁福根、董沛霖、庞博、何宁一、李芸、边军勇、被告人上海华亚实业发展公司的行为构成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我国刑法182条明确规定,操纵证券交易价格,获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转嫁风险,情节严重的,构成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就本案而言,1998年12月到2001年间吕梁与朱焕良经合谋意图操纵股票代码为0048、股票名称为康达尔(后更名为中科创业,以下简称0048股票)的流通股。吕梁先后指使被告人丁福根、庞博、边军勇等人,并联合被告人上海华亚实业发展公司、董沛霖等,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以中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克沃科技…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 1月 14日 法工委复字 [2 0 0 2 ]3号审计署 :你署 2 0 0 1年 11月 2 2日来函 (审函 [2 0 0 1]12 6号 )收悉 ,经研究 ,现答复如下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 1999年 12月 2 5日刑法修正案第一条的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办理会计事务时对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 ,进行隐匿、销毁 ,情节严重的 ,构成犯罪 ,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关于刑事案件侦查管辖的规定 ,除法律规定的特定案件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以外 ,其他刑事案件的侦查应由公安机关进行。隐匿、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  相似文献   

9.
20 0 1年 9月 6日全区各工商企业、各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 :自广西财政厅桂财会 [2 0 0 0 ]2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会计账簿注册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实施以来 ,广西会计学会会计用品服务部组织供应的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深受市场的欢迎 ,得到了会计同仁的认可和支持 ,在此致以诚挚的感谢。为了做好 2 0 0 2年会计账簿的供应工作 ,我部将更加注意会计用品的质量 ,以公道的价格和优质的售后服务组织供应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请各地工商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与当地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联…  相似文献   

10.
全区各工商企业、各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 :自广西财政厅桂财会 [2 0 0 0 ]2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会计账簿注册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实施以来 ,广西会计学会会计用品服务部组织供应的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深受市场的欢迎 ,得到了会计同仁的认可和支持 ,在此致以诚挚的感谢。为了做好 2 0 0 2年会计账簿的供应工作 ,我部将更加注意会计用品的质量 ,以公道的价格和优质的售后服务组织供应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请各地工商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与当地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联系 ,也可直接到我…  相似文献   

11.
文摘集粹     
根据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的刑法修正案第一条规定,“第一百六十二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一:‘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是刑法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三节“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的内容之一,这类罪的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中的工作人员。根据刑法的一般解释,隐匿或故意销毁会计资料罪的犯罪主体,不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因此,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能否作力隐匿或故意销毁合计资料罪的犯罪主体问题上,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产生了分歧。公安机关认为其受理的隐匿或故意销毁合计资料罪的犯罪主体只限于公司、企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能否接收此类案件,还要请示上级部门;检察机关则认为涉嫌隐匿或故意销毁会计资料的案件不属于检察机关的管辖范围,应由公安机关受理。因为该类案件的管辖权不明,公安、检察机关均认为  相似文献   

12.
新《会计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明确地规定了单位和个人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即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违法行为是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法律制裁是承担法律责任的具体内容。下面,仅就会计的法律责任的特点和内容做点粗浅的分析。   一、《会计法》中规定的法律责任的新特点   (一 )违法行为的种类增加而具体,容易操作。原《会计法》在法律责任中规定的违法行为主要集中在违反会计核算、单位领导人和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故意毁灭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等方面,而新《会…  相似文献   

13.
为了惩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 ,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对刑法作如下补充修改 :一、第一百六十二条后增加一条 ,作为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一 :“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 ,情节严重的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相似文献   

14.
《刑法修正案》规定,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该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刑法修  相似文献   

15.
释疑解惑     
1、问:有证据显示被审计单位在审计组进点前隐匿或故意销毁本单位会计资料的,应当如何适用法规定性和处理处罚?答:根据《会计法》第23条“各单位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定性。处理处罚法规依据:《会计法》第44条“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  相似文献   

17.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故意伪造和变造虚假的会计凭证,导致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失真。会计核算因会计人员素质不高,造成了记账随意、财务手续不清、差错频繁,会计信息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因此,切实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18.
顾飞 《四川会计》2002,(12):39-40
近年来,会计隐匿或故意销毁会计资料等违法犯罪案件频发,不但严重损害了国家、公众利益,威胁到社会经济秩序,而且成为犯罪分子湮灭证据,掩盖违法犯罪事实,逃避法律制裁的重要手段。随即颁布的《刑法修正案(一)》第1条将隐匿、销毁会计资料的严重违法行为增设为单独的犯罪,为《会计法》的实施提供了参照的刑罚条款。由于隐匿、销毁会计资料犯罪是刑法新增的罪名,目前尚无相关的司法解释。因此,很有必要对其法律依据及其犯罪认定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有效杜绝和依法惩治会计违法犯罪,切实维护会计工作的秩序。一、隐匿、销毁会计资…  相似文献   

19.
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其实质是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独立的监督。目前,世界上已有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国家审计机关。由于各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民族文化传统不同,其国家审计的体制亦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又规定“因有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单独看这两个法条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将其与其他相关法律条款结合分析就会发现这里面有漏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