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之间,在既定的职责、支出责任和税收划分框架下财政资金的无偿转移。包括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即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各种补助;地区之间的横向转移,即富裕地区对贫困地区的直接补助。中央补助地方支出是纵向转移支付,包括税收返还支出、按原财政体制结算应补助给下级财政的款项、专项补助或临时性补助等。  相似文献   

2.
根据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财政审计要以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制度为目标,实现两个转变:由收支审计并重向以支出审计为主转变;由主要审计中央本级支出向中央本级与补助地方支出审计并重转变。后一个转变中“补助地方支出”实际上指的是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结合2003年至2005年审计署财政审计工作的安排,我们会发现:当前,中央补助地方支出审计已成为财政审计的核心工作。为了继续推动该项审计深入开展,我们尝试以财政审计的根本目标,即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为起点,研究转移支付审计的方式、方法和重点,期望能够对审计实践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3.
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五个统筹”的要求,必须对现有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形式进行重新设计,总体思路为:以因素法为核心,以均等化财政服务为目标,加大用于地方均等化转移支付的资金,减少非均衡化如税收返还、定额补助、结算补助和专项补助等方面的资金,对转移支付形式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和调整。  相似文献   

4.
分税制实施以来,中央对地方实施了过渡期的转移支付制度,已具有相当规模,但与国外先进的转移支付制度相比,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使其成为一种科学、规范的财政制度。一、现行财政转移支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1.地方转移支付方式多样化,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因素,造成宏观调控作用难以有效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目前,我国转移支付方式有税收返还、原体制补助、专项补助、转移支付补助、各项结算补助和其他补助等形式,其类型过于复杂,其中有不少与转移支付目标相悖。转移支付的项目,从性质上讲是为了达到均等化,但原体制补助、税收返还、专项补助和其他补助等,基本上不具有均等化效果。从政府间转移支付形式看,目前是“双向流动”并存,既有自上而下的各项补助,又有自下而上的各项上解,加之上下级体制结算透明度不高,有些应该平时通过预算执行解决的项目资金,年底通过体制结算予以补助,随意性较大。从专项补助看,虽然能体现上级政府宏观调控意图,但对下分配资金程序不够透明和规范,一方面有的财政部门对下级申请的项目审核把关不严,分配的资金无具体项目,用途不够明确,容易造成有些地方把资金要到手后,项目迟迟不落实,资金长期滞留,有的甚至自行安...  相似文献   

5.
田红 《审计文汇》2006,(11):23-24
财政转移支付是政府间的一种补助。它是以备缎政府之间所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主旨,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一般所说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转移,是中央政府支出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地方政府重要的预算收入。目前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税收返还,因为有一定的计算公式可循,相对于其它转移支付方式来说较为规范和透明,二是一般性转移支付,  相似文献   

6.
一、现行财政转移支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 1、地方转移支付方式多样化,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因素,造成宏观调控作用难以有效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目前,我国转移支付方式有税收返还、原体制补助、专项补助、转移支付补助、各项结算补助和其他补助等形式,其类型过于复杂,其中有不少与转移支付目标相悖.转移支付的项目,从性质上讲是为了达到均等化,但原体制补助、税收返还、专项补助和其他补助等,基本上不具有均等化效果.  相似文献   

7.
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之间,在既定的职责、支出责任和税收划分框架下财政资金的无偿转移。财政转移支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用来与分税制体制相配套,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关系,执行收入分配政策,调控经济运行,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国家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不断增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央和省级财政逐步加大了对财政转移支付补助的力度.县级审计机关对转移支付资金进行审计时,应重点突出,方法得当.  相似文献   

9.
政府间转移支付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之间。在既定的职责、支出责任和税收划分框架下财政资金的无偿转移。实行转移支付的目的是解决中央与地方财政之间的纵向不平衡和各地区之间的横向不平衡,补偿超出地域的“利益外溢”和中央政府“加强国家凝聚力”。  相似文献   

10.
游垂元 《审计月刊》2004,(10):16-17
据现行“财政总决算报表”中的“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算变动及结余、结转情况表”反映,报表中的调整预算数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年初预算数(经人大批准的预算数,下同),加上上级专项补助、增发国债补助、转移支付补助、增加工资补助、上年结转使用数、动用上年结余、动支预备费、科目调剂、本年超短收安排、调入资金及其他等项目增减变动  相似文献   

11.
一、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不具备均等化效果 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的现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转移支付类型过于复杂,达8种之多,即税收返还、原体制补助、专项补助、转移支付补助、各项结算补助、社会保障补助、增发国债补助和其他补助。这种情况在世界上十分罕见;二是主要的转移支付项目,从性质上计属于均等化转移支付范畴,但由于建立在基数法的基础上,客观上仍然延续并扩大了既得利益格局,在一 定程度上扩大了地区间的差距;三是大部分项目分配过程不够规范;四是通过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这一规范形式分配的资金数量太少,难以起到促进地区间财政均等化的效果,而且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五是大部分转移支付的公式化和透明度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2.
财政部门通过宏观财政政策工具,统一执行国家财政政策来实现财政目标。地方财政资金运行区域是货币政策运作的微观环境,地方财政资金分配状况对货币政策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的影响,当前要警惕地方财政负债较高的负面影响。一、地方财政负债较高,影响经济增长的潜力,制约着促进投资的货币政策(一)削弱经济发展的趋势。地方财政负债较高,地方政府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增加税收和借款的方式,努力减少负债总量。而增加税收和增加借款,都将增加财政负担,加大财政赤字,降低了财政资金的能力。无力发展新的经济增…  相似文献   

13.
财政部2011年6月10日下发《关于印发〈2011年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办法〉的通知》(财预[20111392号)。明确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构成、资金的分配原则及分配办法等。办法明确,均衡性转移支付不规定具体用途,由接受补助的省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统筹安排。按照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省以下均衡性转移支付办法由各省制定。  相似文献   

14.
一、审计监督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应发挥的作用 1.开展转移支付资金的专项审计调查,揭露体制和制度方面的问题。应制订一个总体规划方案,调动整个审计机关的力量,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分层次、分步骤地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整体状况进行审计调查,全面了解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问题、效益和效果,进而从宏观层面发现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中央与地方就转移支付所涉及的事权与财权划分、转移支付规模的确定、项目设计的依据、涉及转移支付各种数据和信息的真实与准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财政转移支付指一个国家的财政资金在各级政府之间的无偿转移。目前,我国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主要包括三大块:税收返还、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本文主要分析中央对地方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和  相似文献   

16.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审计大多采取审计和审计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即对财政部具体组织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和管理情况开展审计,对各省(区、市)管理使用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情况开展审计调查。按照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  相似文献   

17.
薛亮 《中外企业家》2015,(4):135-136
随着国家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不断增加,由于这部分资金具有种类多、数额大、范围广、环节多等特点,其分配、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审计监督管理以进一步提高资金配置效益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基础审计 审计内容主要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正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设计的健全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执行有效性。审计的主要方法是:根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审计情况进行整理和综合分析,对现有转移支付制度作出客观评估。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些经济不发达县的财政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财政收入总体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层面上,各种税收、非税收入、专项收入等数额较低,财政支出压力较大,影响了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较低,部分县甚至达不到50%,造成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上级财政补助以及转移支付较多,形成较大依赖性;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高,普遍超过50%。对此,审计部门应重视:  相似文献   

20.
骗在中国     
张承耀 《英才》2005,(8):22-22
一些部门是“吃了国家吃百姓”。 2005年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种类繁多, 在这里我们可以归纳为一个字:“骗”。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骗“报”——主要指骗取预算。有的虚报多领预算资金,有的转移挪用或挤占财政资金,还有的私设账外账和“小金库”。26个部门违规转移挪用财政性资金10.75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