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历年审计中,我们都查出人民银行有私设“小金库”的现象。这些“小金库”的资金来源多,主要有截留收入、虚列支出、下属实体以各种名目返还的款项等,其涉及部门多、时间长,而且近两年随着审计监督的加强,私设“小金库”的形式、手段也更加隐蔽。我们在对某中心支行审计时发现,该行1000多万元的帐外资金,竟然全部以个人名字存入储蓄所。在此,我们根据审计实践总结出几种人民银行“小金库”的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鉴于一些企业,单位利用隐匿收入、虚列支出等手段设立“小金库”,审计机关应把往来账户列为审计重点,并应当:  相似文献   

3.
一、“小金库”的特殊表现形式1.“账外账”形式。这种形式的“小金库”一般设在财务部门,也有的设在“小金库”资金相关收入和使用的部门。其特点是在单位内有一定透明度,收入和支出均有账簿记载,有的还比较规范。其资金来源既有合法收入,也有非法收入,其支出中也多存在合理支出和不合理支出并存现象。不少审计人员在定性时往往被其看似规范的核算方式所迷惑,  相似文献   

4.
由于近几年经济监督部门执法力度的增强和我国监督机制的完善,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另一种现象往往被许多人所忽视而不被看作是“小金库”,即一些单位利用自身特定的业务关系搞收支暗抵或到有关单位报销费用、接受有关单位的财物等,这样,自身的一些收支和资产未反映在本单位的账项上,构成了隐形的“小金库”。为了使隐形“小金库”得以揭露和查处,在此列举和简析几种隐形“小金库”的表现形式供大家参考。 1、暗抵收入和支出。这种行为表现在收入和支出均不开出和取得原始凭证,也没有账项收支记录,经济业务的…  相似文献   

5.
2009年以来。西昌市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成立了重点检查组,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进行了重点检查。检查组接到群众举报称市级某单位存在“小金库”的嫌疑。接到举报后.检查组对该单位2008年至2009年8月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清理检查.通过对相关单位的调查核实,发现该单位存在收取会务费、培训费、管理费等收入未纳人单位财务账进行核算的情况。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从“小金库”的资金来源看 ,主要是单位收取的收入资金不入账和账内资金虚列支出转账外两种形式。在审计实施过程中 ,应对容易形成小金库的资金收入和支出的各个经营事项及环节进行分析判断 ,弄清形成小金库的资金来源的各种途径 ,做到定位准确 ,有的放矢。一、隐匿营业外收入。审计中我们发现 ,一些被审计单位往往采取将一些不经常发生的资金流入 ,如罚款、滞纳金、赔偿金等非生产经营业务收入不入账另设小账核算的手段 ,直接从小账列支应酬招待费等费用。这类资金往往伴随经营业务的发生而发生 ,所以在审计时应注意对经营业务产生非营业收…  相似文献   

7.
一、“小金库”的形成 “小金库”一是通过隐匿、截留各种收入形成;二是通过虚列支出、资金返还等方式,将资金转到账外形成。  相似文献   

8.
一、“小金库”的主要来源1.截留收入。主要是截留收费采取不开票或只开不合规票据的收入,或者是长期挂账的贷款回笼不入账等收入。2.店租收入。有二种情况:一是将全部的店租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二是将部分的店租收入不入账,转入“小金库”。后种情况较为普遍。一般是与租方签订两份价款不同的协议或者是在原来的协议上,再签订一份补充协议,将小头入账,大头则入“小金库”。采取掩人耳目的方法,逃避监督。3.利息收入。主要是指一些非金融机构之间的借贷行为而产生的利息收入。这些单位或部门将手中部分闲置资金借给外单位或本…  相似文献   

9.
审计中,我们常见的是“账外账”,也叫“小金库”,一般是指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并小范围违纪违法支出的行为。由于“小金库”负面影响很大,危害严重,财政法规处罚设定一般较重。近几年的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发现,为逃避监督和处罚,许多单位“账外账”的花样不断翻新,其违纪的隐蔽性更强,“账内账”即是其变柜形式的典型手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杨萍 《甘肃审计》2003,(12):21-21
所谓“小金库”是指那些化大公为小公,化公为私,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并且不在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列收列支,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根据国家规定,凡违反国家财政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都在清理检查的范围之内。几年来,通过审计检查,发现“小金库”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种状况的存在无论是对单位、部门还是对领导干部本身都具有很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小金库”是违反国家财经法规,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私存私放的资金。由于“小金库”未列入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极易导致少数人私分、贪污等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它是腐败的温床,因此必须加大对“小金库”的查处力度,研究查处“小金库”的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小金库”形成的基本手段是截留、转移以及隐匿国家和单位的各项收入,或虚列各种形式的支出。套取现金后存入账外。因此,在查处“小金库”过程中,应注意从银行账户入手发现线索。第一步,调查银行的开户情况。调查被检查单位的开户银行,调阅银行存款明细账。掌握被查单位在银行开设的全部账户。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长春市审计局对辖区内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系统审计和专项资金审计,使各单位财务管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总结近几年审计经验,结合审计实践,我认为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主要存在以下违纪违规问题:一、截留收入私设“小金库”在我们审计过的单位中,遇到比较多的是私设小金库的问题。如2000年我们在对某单位进行财务收支审计时,看到该单位一楼出租给银行办公用,但在帐上却没有出租收入,经过我们询问,该单位领导承认了房屋租金不入帐,主要用于职工伙食补贴、请客送礼,形成帐外“小金库”20多万元的违纪问题。又如我们…  相似文献   

14.
2000年,审计署济南特派办经贸审计处审计调查了五个国有大中型企业,共查出违纪违规金额22.79亿元。审计发现,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违规违纪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一、截留收入,私设“小金库”。在这五个企业中,共查出“小金库”22个,累计金额达1.25亿元。如山东某单位截留所属企业上缴的延伸服务收入、承包利润等2700多万元,全部存放帐外,用于向职工发放奖金、补贴。再如某企业所属7个单位截留收入私设“小金库”达9700多万元,其中的一个单位自1996年以来截留收入私设“小金库”达5300多万元,严重扰…  相似文献   

15.
张澜 《广东审计》2003,(4):39-41
“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或虚列支出、转移资金,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法定账内而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电力施工企业由于依附于目前仍具有垄断性的电力集团,其所从事的电力建设施工项目又具有投资大、周期短、流动性强、隐蔽工程多等特点,在客观上为各单位设置“小金库”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为查处“小金库”增加了难度,致使各电力施工单位私设“小金库”的情况屡禁不绝。  相似文献   

16.
邹伟平  张晔 《活力》2014,(20):7-8
经济责任审计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审计类型。近几年的实践证明,经济责任审计在严肃财经法纪、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效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规范权力运行、健全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经济责任审计中的比较重要的“小金库”问题,所谓“小金库”:《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具体规定》(财监字[1995]29号)中指出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单位收入和应上缴收入,且未列入本单位财务部门帐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  相似文献   

17.
“小金库”是指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此类资金的形成是一种典型的损公肥私现象,也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对“小金库”的查处,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审计发现,被审计单位私设“小金库”问题日益突出,这已成为助长单位违纪和导致个别人违法犯罪的重要条件。加大对“小金库”的查处力度,已成为当前审计部门惩治违纪和违法犯罪的一项重要工作,但由于“小金库”的存在形式各异,加之人们对有关定笥法规在理解和掌握上的不同,造成对这一问题的认定标准不一。结合工作实践,笔认为,“小金库”的认定,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判断。  相似文献   

19.
小金库的形成,一般分两种情况,一是通过隐匿、截留各种收入形成小金库;二是通过虚列支出、资金返还等方式,将资金转到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外形成小金库。由于小金库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一般情况下很难在会计资料中发现问题。因此,在审计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审计方法。在审计方法的运用上,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审计监督的逐年深入,一些被审计单位的违纪违规行为呈现出智能化、隐蔽化、复杂化和多变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藏污纳垢的“小金库”,以其行为隐秘、线索少、账务记载难觅踪迹,而成为审计执法中亟待研讨的一大课题。近年来,惠民县审计局在认真总结分析“小金库”违纪行为方式的基础上,针对“小金库”的种种苗头,抓住“账外线索”这条小金库的“狐狸尾巴”不放,采取多种审计手段,先后查出了6起违纪总额高达280余万元的“小金库”。一、“工作总结”有线索。工作总结,反映了一个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主要业务活动概况。该县审计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