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不仅是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而且是当前村集体可支配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村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近年来,山东省平度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了资金的安全和专款专用,保证了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2.
农村税费改革,特别是免征农业税后,村集体经济组织所需的村干部工资、五保户供养和村办公经费,由国家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加以解决,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保证了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但从笔者调查情况看,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在管理和使用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税费改革后,为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江苏省丰县建立了村级三项资金制度,即农业两税附加、农业两税正税收入的10%、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的15%用于村级。随着农业税的取消,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成为维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为管好用好这部分资金,丰县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对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门支持还债。事实证明,仅靠村级内生力量偿还巨额的债务,在多数村是不可行的。只有财政部门加大这方面的转移支付力度,才有可能尽快化解村级债务。镇村要及时与各级财政部门沟通,以赢得支持,争取各级财政对村级债务专项偿还基金等转移支付政策,从而奠定化解村级债务的工作基础。债务债权抵消化债。对村欠农户、农户欠村的债务债权,引导当事双方进行协商,实行以债权冲消债务,组织办理好债务债权结转手续。分类停息降息减债。对于农户拖欠税费由村里代缴形成的负债,分三种情况处理:无能力补缴税费的农户,由财政部门依法界定,经农民认可,…  相似文献   

5.
<正>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是农村工作正常开展的保证,纳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以转移支付的形式下拨到各村,主要用于村级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的日常支出。一、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分类及支出范围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包括村级组织办公经费、村党组织活动经费和服务群众活动专项经费等内容。其中村级组织办公经费主要用于村级组织购买必需的办公用品、  相似文献   

6.
<正>农村税费改革后,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针对农村取消"三提五统"后出现的资金缺口,普遍采用财政转移支付方式进行补助,以保障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规定,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到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应当全部纳入"补助收入"账户核算。当时的改革方案中明确规定,村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只能用于村干部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税费改革中的路径依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税费改革的过程实质上是利益调整和权力再分配的过程,改革改变了原有的收入分配格局,触动了乡镇政府及村级组织的既得利益,受到较大的阻碍,要打破这种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应该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推进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8.
村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是在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后,各级财政安排的专门用于村级干部报酬、农村五保户供养、办公费等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所需要的经费资金,对村级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一)村级财务管理概念.所谓村级财务管理,是指为了有效实现村级(含居委会、社区)财务管理规范化目标,对政府财政性资金投入、转移支付、代管资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拥有的资金、资产、资源所发生的一切收入支出,进行支配、使用和管理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村级“零接待”资金,是指省级政府为解决村集体经济组织接待经费,由省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拨付到乡镇政府专用于村级接待的资金。实行村级“零接待”制度,既兼顾到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工作进行必要公务接待的实际需要,也考虑到了乡镇经费紧张的现实困难,可切实减轻农村和农民的负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后,全部取消了农业税及附加,基层经费不足部分由中央以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弥补。但现实的问题是,在村级收入锐减的情况下,国家给予的转移支付存在很大缺口,大部分村级组织正常运转难以维持。从河北省沧州市的情况看,在5723村中,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的村有269个,占4.7%,没有集体收入的村有1969个,占34.4%。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村级财务审计中发现,许多村在财务业务处理过程中常不使用“银行存款”科目,问其原因有四:一是农村税费改革后,村集体收入明显减少,资金流量不大;二是村级经费大多由乡镇财政转移支付,村级会计人员认为没有必要使用“银行存款”科目;三是财务人员图省事,不愿意到银行排队办理业务;四是村干部用款方便自由,随意性大。  相似文献   

13.
本刊2005年第6期“账务实例”刊登王焱的《浅谈“转移支付”资金的核算》一文中提及:对于不能一次性从转移支付中出资的工程建设项目要通过一段时间累计集中的核算,可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有关费用,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工程完工后,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同时将“转移支付”转入积累,借记“转移支付”科目,贷记“公积公益金”科目。笔者认为将“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村本级工程建设项目不妥,愿与王焱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4.
集体经济薄弱村补贴资金是国家针对当前个别村集体经济相对困难,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不足,为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以及依法有效履行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在原来农村税费改革后,已纳入财政预算设立村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再次为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离城镇偏远小村实行的专项补贴。这是政府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最低保障机制,逐步形成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合理增长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管理现状 自2001年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以来,村级运转经费全部由省、县二级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来解决,这一做法从根本上保证了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充分调动了村组干部工作积极性,但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存在资金管理不规范,账务核算不完整,拨付手续不健全,使用方面超标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是福建省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年,村干部任期责任审计、离任审计正在各地相继开展。现金是货币资金之一,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担负着支付手段功能,所以具有流动性强、审计风险大、要求高、任务重的特点。因此现金审计的好坏既关系到村级集体经济审计的质量,也关系到村级集体经济审计的成败。为更好地做好村级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笔者认为现金审计应作为整个审计过程的中心环节,切实做到“六查六看”。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营管理》2007,(5):10-10
本刊讯 据农业部对100个县、599个村的监测统计:2006年村级财政转移支付明显增加,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道路、水利等公益性支出增幅较大,新增债务有明显增长态势,村级组织的负担加重.  相似文献   

18.
村级"三项资金"收入原来是指农业税附加收入、农业税正税安排和财政转移支付,取消农业税后完全成了上级财政为弥补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收支缺口、确保村级机构正常运转的补助资金.  相似文献   

19.
王丽敏 《农业经济》2005,(12):11-13
取消农业税及附加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然而受相关配套政策滞后的影响,村级收支状况会进一步恶化,农村基本建设、公益事业发展及偿付债务所需资金将更加困难。为保住取消农业税的成果,上级财政应通过转移支付制度保证农村水利建设及各项公益事业投入。村干部应以取消农业税及附加为契机,大力发展村级经费基地,积极稳妥开源节流,以减轻负担、增加偿债能力,保证农村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山河村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养贤乡东北部,水阳江畔,属专业渔民村。下辖4个村民组,全村124户,324人,是典型的"三无"(无山林、无水面、无土地)空壳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天然捕捞和水产养殖,村级组织运作单一依靠财政转移支付,公益事业建设完全依赖财政奖补资金。2014年,被列为全区13个贫困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