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月娥 《广告大观》2014,(7):109-110
2014巴西世界杯持续沸腾,球迷的潋隋愈演愈烈,不过与巴西赛场同样火热的还有世界杯营销大战,各大相关品牌都在摩拳擦掌借势世界杯大做体育营销。可是体育营销并不是借势营销这么简单,不适当的搭车世界杯有可能会让品牌陷入烧了钱却被完全淹没的局面。对此,我们有幸采访到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品牌管理总部总经理王凯,他表示,品牌契合度和有效资源整合是做好体育营销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广告大观》2010,(8):69-71
本次世界杯,中国队依然缺席,但在世界杯赛场的广告栏上。首次出现了熟悉的汉字和中国品牌,如“中国英利”,这在以往都是英文占统治地位的世界杯赞助商市场上,让广大的中国球迷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3.
王伟明 《中国广告》2006,(11):170-173
世界杯营销“不一定很爽”世界杯营销是企业战略,不是战术世界杯是全球的体育盛事,能够吸引无数球迷的眼球,对于企业来说,如果能够利用好世界杯营销,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及推动品牌价值传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企业在利用世界杯营销的时候也同时需要面对如下几个事实:第一  相似文献   

4.
《广告大观》2006,(9S):136-138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是最负盛名的足球类专项体育赛事。虽然中国军团在冲向世界杯的一次次战役中屡屡折戟,但丝毫不影响中国球迷对世界杯的热爱和期待。正是这些关注世界杯的几亿中国球迷,令没有中国队的2006年世界杯再次成为各大一流品牌展示自我的营销盛宴,  相似文献   

5.
刚刚落幕的世界杯是全球的体育盛事,吸引了无数球迷的眼球,对于企业来说,能够利用好世界杯营销,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及推动品牌价值传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使用的策略得当的话,借助世界杯进行营销不但能快速建立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同时还能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与认知度,达到比平时广告或公关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2006德国世界杯点燃的不仅是球迷们心中的热火,更引爆了国内品牌体育营销的新一轮鏖战。与国外的跨国品牌相比,虽然在德国世界杯的赞助商名单里看不到中国企业的名字,但是包括联想、奥克斯、TCL等在内的中国品牌也纷纷采取与世界足球巨星签约代言的策略与国际品牌们同台共舞。这些事实与其说反映出国内品牌对“世界杯营销”的重视程度,不如说是国内品牌开始了借助体育营销挺进国际市场的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7.
7月流火,离百年重归故里的雅典奥运会开幕还有一个多月,中国市场上奥运概念营销战已经打响。像奥运会、世界杯这样的赛事,往往会形成两大竞技领域。赛场上运动员一比高下,赢得体育观众的热爱和喝彩;赛场外,各路厂家商家吆喝比拼,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和购买。百舸争流方显英雄本色。2004年,农夫山泉奥运概念的营销创意再次让业内人士跌破眼镜。  相似文献   

8.
文捷 《中国品牌》2014,(8):34-36
作为本土光伏企业代表,英利在坚守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通过营销创新手法,不断的发掘、占领国际市场,打响了一场场从产品向品牌转变的战役巴西世界杯已经落幕,在这场全世界球迷、伪球迷们都为之沸腾和关注的体育赛事中,虽然中国足球意料中无缘世界杯,但是让人欣慰的是,在世界杯的赛场上看到了中国企业的名字。  相似文献   

9.
世界杯的营销硝烟尚未尘埃落定,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营销号角已经吹响。大量企业已经开始实施亚运营销,抢占商机。英利集团曾凭借南非世界杯赛场首次的中文广告牌引起众多球迷的好奇,提升了品牌知名度;而对大多数不能到赛场的企业来说,一个有效的媒体平台,才是营销的最佳现场。  相似文献   

10.
2006德国世界杯点燃的不仅是球迷们心中的热火,更引爆了国内品牌体育营销的新一轮鏖战。与国外的跨国品牌相比,虽然在德国世界杯的赞助商名单里看不到中国企业的名字,但是包括联想、奥克斯、TCL等在内的中国品牌也纷纷采取与世界足球巨星签约代言的策略与国际品牌们同台共舞。这些事实与其说反映出国内品牌对“世界杯营销”的  相似文献   

11.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如期而至,与上届不同的是,这一次,全球性风潮的源头从欧洲被移至非洲大陆。虽然南非距离中国很远,不过,因现代传媒技术的进步,世界杯与中国其实很近。尽管中国队仍被习惯性地淘汰出局,但这无碍  相似文献   

12.
纪辛 《国际广告》2010,(3):85-87
不断扩大的球迷群体,社会性公共话题,细致周到的直播服务,这一切成就了世界杯作为一种全球营销语言的可能性,而且不用翻译,完全没有理解障碍。2010年世界杯的到来,对于渐渐走出金融危机阴霾的经济体来说,是个好机会。  相似文献   

13.
李芳玲 《中国广告》2014,(9):147-149
世界杯以其独一无二的经济机会在无数行业制造出绿茵场以外的“第二赛场”。在所有“第二赛场”中,媒体同台竞技的硝烟绝对最浓烈和炽热.电视.报纸.网络视频、微博、微信竞逐角力。如何在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如何准确把握足球运动的真谛与球迷沟通,如何在目标群体.广告主之间找到契合点,这些并不容易.然而这也正是2104新安晚报鸯街世界杯广场的营销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4.
世界杯是球星的舞台,球迷的节日,同时也是一场企业营销的盛宴。利用世界杯的巨大影响力,中国企业进行了全方位的营销演出。早在去年11月中旬,中国移动通信就率先竞标获得了中央电视台《2006年世界杯赛事直播》独家特约播映权。同时,中国移动又与新浪网联手推出了“中国移动——我心中的世界杯冠军大签名”活动和“中国移动——博客世界杯大赛”,使更多的人互动起来,参与到世界杯中去。  相似文献   

15.
《广告大观》2010,(9):78-80
2010年是体育大年,年初的冬奥会、年中的世界杯和年底的亚运会浑然一体,编织成一张贯穿全年的体育营销大网,网罗起全国观众的注意力,成为企业品牌传播的绝佳资源。“对于已经参与冬奥会、世界杯营销的企业来说,亚运会宛如三级跳远的最后一跳,前两跳是基础,是驱动,第三跳是收官之战,这一跳完成,将可以确保在2010年的营销赛场拿个高分。”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副主任何海明说。  相似文献   

16.
《广告大观》2014,(8):93-94
2014年的世界杯一如以往的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体育赛事。球迷看球赛、商家看商机、消费者看热闹。今年的这场混战尤为如此,品牌战、营销战、传播战,商家、媒体甚至个人基于“巴西世界杯”推出的营销活动纷至沓来,生怕今年的夏天不够热辣,谁都想借由激烈赛事,分得一杯羹。到底是世界杯消费了我们,还是我们消费了世界杯?在这场混战中,早巳傻傻的分不清楚。  相似文献   

17.
王红侠 《中国广告》2010,(11):156-157
无论体育营销的效果被吹得如何神乎其神,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多数企业的奥运和世界杯营销是失败的而比亚迪则通过在我乐网进行世界杯视频营销活动,颠覆了这一逻辑。  相似文献   

18.
韩咏慧 《现代广告》2022,(Z2):56-57
<正>世界杯作为全球顶级赛事,不仅是一场足球运动爱好者的盛宴,还是一次企业品牌营销的绝佳时机。足球和啤酒这对搭档就像是电影和爆米花一样,为热爱的球队助威呐喊的同时,广大球迷的激情被点燃,如同啤酒中不断涌起的泡沫。啤酒与世界杯的高度契合,也造就了赛事中经久不衰的完美搭配。青岛啤酒世界杯精彩营销百年老品牌焕发新生作为百年国货品牌,2018年青岛啤酒牵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为总台俄罗斯世界杯转播赞助商,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6月,让真球迷和伪球迷欢心鼓舞、翘首以待的世界杯足球赛,终于如期而至。但人们很陕发现,除了赛场广告牌上的中文“中国英利”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之外,这比赛其实没那么精彩,甚至有点闷。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相似文献   

20.
正四年一届的世界杯落下帷幕,透过来自世界杯独家直播平台中央电视台的收视数据,总结经验,在收视率的细枝末节处,我们看到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营销关键点。四年一届世界杯,不仅是球迷们的狂欢,更是品牌营销的盛宴。伴随着德国捧得大力神杯、梅西离"一代球王"依旧只差一步的结局,2014年夏天的这场全球狂欢隆重落幕。球场是属于足球运动员的较量阵地,但场外绝对是品牌营销的竞技场,作为本届世界杯国内独家直播平台——中央电视台在这场营销大战中,对于品牌方的意义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