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哪些田地不宜盖地膜一、纯旱田不宜盖地膜虽然地膜覆盖可减少土地水分蒸发,使"地"与"膜"之间出现有水分循环运动的"反潮现象",比较保墒防旱,但长期干旱时,盖地膜反而不抗旱。二、沙土地不宜盖地膜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地温,但沙土地由于热容量小,地温变化大,盖地...  相似文献   

2.
王成 《农家之友》2010,(4):54-54
一是纯旱田除雨季外,长期干旱的耕地盖地膜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且加重旱情。二是沙土田沙土地盖地膜,中午地面温度过高,尤其是在干旱的情况下,对作物反而有害。三是黏土田黏土地上,地膜与地面贴接不紧易被风刮起,损伤膜料,失  相似文献   

3.
《江苏农村经济》2010,(7):55-55
地膜覆盖技术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要因地制宜。如果使用不当。反而会带来相反的效果。 一是纯卑田:除雨季外,长期干旱的耕地盖地膜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且加重旱情。  相似文献   

4.
一、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的技术效果; 花生地膜覆盖增产增收显著,1982年我市覆盖花生平均亩产411.6斤,比不覆膜增产149%,这主要是以下几点技术效果的作用:1.保墒抗旱。地膜使土壤水分蒸发受抑制,覆膜比不覆膜土壤含水量绝对值高3—5%。2.提高地温。我市花生覆膜后生育期间平均地温一般提高1.3℃以上,总积温增加201.9℃以上,可比不覆膜花生缩短生育期10天以上。3.增强  相似文献   

5.
一、覆盖法寒冬到来之前 ,在果园树行间用作物秸秆、树叶等物覆盖 ,或用地膜覆盖树盘 ,这样不仅能防止果树遭受冻害 ,而且还能起到保墒作用。用地膜覆盖时要将地膜埋实 ,以防风把地膜吹起。二、灌水法在大地“夜冻日消”之时 ,给果树灌足水 ,是提高果树抗寒能力的有效措施。实践证明 ,在相同低温条件下 ,土壤干旱的比土壤湿润的冻害严重。果树进行冬灌 ,使冬寒期间地温保持稳定 ,果树的冻害程度就会大大减轻 ,同时还能起到冬水春用 ,防止春旱。灌水时 ,可采用环状沟灌或放射状沟灌 ,一般要在上午进行 ,以入夜前水分全部渗入地下为准。如果在…  相似文献   

6.
保护地栽培技术是指应用覆盖材料对农作物生长环境进行覆盖保护的栽培技术,它主要包括农用塑料覆盖栽培和玻璃温室栽培。在生产实践中,以农用塑料覆盖栽培为主。农用塑料覆盖主要包括农、地膜覆盖、遮阳网和防虫网应用。农、地膜覆盖主要包括地膜,小、中、大棚,日光温室覆盖栽培,暖棚养殖等。农作物采用保护地栽培,重点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简称地膜玉米)是一项增产效果显著的技术,是利用地膜覆盖的增温保墒作用,在南方高寒山区和北方的高纬度地区应用,提高地温和增加积温,选用生育期偏长的品种,提早播种,增强抵抗干旱的能力,从而达到显著提高产量的效果。这项技术在我国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目前应用面积达到2000万亩,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为充分发挥这项技术的增产作用,农业部将其列为"九五"十大重点技术之一组织推广。为配合该技术的推广,本栏目特对其作以介绍。塑料薄膜覆盖栽培技术(简称地膜覆盖栽培)是指用极薄的聚乙烯地膜覆盖地面,达到增温保水,促进种子提早萌发、出土,加快根系生长和地上部植株的生长发育,获得早熟、高产、优质的效果。这项技术对克服我国低温干旱、无霜期短、南方雨涝高湿等限制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西瓜从播种到成熟一般需要90~110天、总积温达到2500~300℃才能收获。在生产上为了达到总积温,使西瓜早熟高产,可采用以下栽培技术: 一、地膜覆盖。选好西瓜地施是底肥后,平整好厢面,在土壤水分适宜时覆盖地膜(除厢沟和人行道外,全厢都必须覆盖),这样,可提高地温和地面含水量。能保持土壤的良好结构和墒情。而且膜内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提高西瓜的品质和产量。 二、拱棚栽培。在西瓜生产前期搭一个高0.5米、宽1米的拱棚盖膜,一般覆盖25~30天,在西瓜生长盛期拆除。这样,晴天可提高气温10℃左右,阴天也能提高2~3℃,但要注意棚内温  相似文献   

9.
地膜覆盖栽培这一增产技术,在我国已大面积推广多年了,其增产效果明显,已被实践证明。但人们往往只注意地膜的增产作用,却忽视了它的危害性。残留地膜的危害性就是所说的“白色污染”。残留地膜不仅给土壤带来污染,影响土地生产力,而且对牛、羊等牲畜危害也很大。残留地膜是土壤的大敌。目前生产上用的地膜是以聚乙烯为原料制成的,它是一种长碳链化合物,不易风化,在自然条件下也难以分解,每年农作物收获后,废地膜自然就残留在田间。有试验表明,如果残留地膜不及时清除,连续使用五年地膜,每亩地碎膜的残留量可能达到32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10.
呆罡 《致富之友》2004,(9):33-33
近几年,为了提高作物产量,农民种田普遍使用地膜,但也有些耕地不适宜盖地膜,概括起来有以下五种田:一、纯旱田。除雨季外,长期干旱的耕地盖地膜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且加重旱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总结地膜覆盖农田相关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以期为地膜制造、生产、使用、回收全过程的科学规划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文章为了客观全面掌握国内外地膜覆盖技术研究现状,明确研究重点、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利用文献计量法,借助CNKI和Web of Science文献库,分析近20年国内外地膜覆盖技术研究进展.主要对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积极作用、负面影响、综合评价研究以及地膜覆盖农田遥感监测等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目前国内外地膜覆盖农田研究主要有两方面,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对农作物增产积极效益研究和地膜覆盖对大气环境(如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等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环境的影响以及残留地膜的影响等负面效应研究.然而,对地膜覆盖技术综合影响研究、地膜农田时空格局及变化研究相对较少.[结论]地膜覆盖技术综合效益评估研究、地膜农田时空格局及变化研究,以及地膜覆盖农田定量遥感研究应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2.
友谊农场四分场有一部分低湿地,因地下水位高和小地形起伏大,历年来在春季受地面水影响,不能适期播种,并严重地迫使部分土地撩荒。播种后在春旱与伏雨、秋雨交替作用下,农作物产量减产达30—50%。分析低湿地所以被迫撩荒和严重减产的主要原因是:1.地势低,地下水位高,小地形起伏大,易积水,地温低,不能适期耕作,作物生育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3.
经田间试验观测,进行大培土后行沟覆盖地膜处理的甘蔗平均每株有青叶6片,比不盖膜(对照)4.4片多1.6片,多36.36%;株高增长22cm,单茎重增0.07kg,蔗茎产量亩增产370.5kg。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大培土后行沟覆盖地膜可起到一定的抗旱保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1.提高地温:大蒜进入返青期前应以提高地温为主,要对膜上的遮盖物,如树叶、作物秸秆、枯死的蒜叶或尘土等及早清除,以增加透光度,提高地温。对于损坏的地膜要及时修补,以增强保温、增温效果,促进地膜大蒜及早返青。2.肥水管理:进入"惊蛰"节气后选择连续3~5天的晴天上午浇水追肥,结合浇水亩施冲施肥20公斤加氮钾肥15公斤。如遇特殊干旱情况,可在3月下旬浇水一次,原则上不要浇水太早,否则易引起病害或大蒜二次生长。每次浇水后要及时中耕,提高地温,保根发苗。清明节前后若叶片出现黄尖现象,要及时进行第二次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亩使用量为20公斤,并适时增加浇水次数,一般每隔10~15天浇水一次,促使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15.
延津县风沙化土地农业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津县风沙化土地面积67.66万亩,光、热资源充裕,雨热同期,水资源不足,土壤贫瘠,干旱及风沙危害严重,经济林木及农作物资源丰富。本文提出风沙化土地资源开发的三种模式及其开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用红麻纸做农用地膜,这是大连轻工业学院周景辉教授和黄寒冰等大学生的最新发明。在日前大连召开的第十三届涂布加工纸学术年会上,专家们兴奋地告诉记者,这项技术推广后,农作物早期育秧和生长,蔬菜大棚、早春农作物都可以采用红麻地膜覆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地膜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生产资料之一,覆膜种植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带来农作物增产、品质增效、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污染问题,如"白色污染"等。为进一步提高农田地膜回收利用的比例、减少残膜对生态环境污染、促进农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对地膜覆盖大省——河北、内蒙古、四川的地膜使用及回收再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方法]文章从地膜使用情况、地膜残留、地膜回收、农户认知程度等角度分析典型地区的地膜使用及回收、区域性的补贴情况等。[结果]通过对调研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目前存在新国标地膜市场占比不高、地膜回收利用产业市场化运行难度大、农户购买国标地膜和主动回收地膜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结论]为加强地膜回收、推进地膜污染治理,需要从源头控制,加强全程监管。据此提出加强地膜市场监管、探索回收补贴政策、拓展媒介宣传渠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取一膜多用技术,提高农膜的利用次数,会使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方法是:一、一次覆盖,多茬连种。春季作物利用地膜覆盖,夏收后保持完整。秋季继续使用,或秋季覆盖冬季再用。上茬作物收获后,要保持地膜完整;下茬作物播种时,要清除地膜上的污物,若有漏洞,应用湿土堵严,或用大于孔洞2~3倍的新膜在水中浸湿后贴于洞处。播种或定植要在原孔穴处,如春季黄瓜、豆角等所覆盖的地膜,秋天可用于种大白菜、甘蓝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吉林省双辽市花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为防止干旱、提高地膜覆盖花生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平洼沙壤土地被大量用于覆膜栽培花生。平洼地具有地温低、地下水位高、土质肥沃等特点。用地膜覆盖花生,增温效果显著且抗旱能力强,增产幅度大。由于每年雨水分布不均,平洼地地势较低,田间小气候特殊等原因,易发生烂果、落果等问题,从而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马铃薯种植以二季作为主,不同地区选用不同的马铃薯品种,采取不同的复种模式。本文概述了辽宁省以马铃薯为前茬主要复种模式及效益,其中,大连地区应用的钢架无支柱双层膜大棚加地膜覆盖马铃薯复种西瓜模式和葫芦岛地区采用的竹架大拱棚加中拱加地膜覆盖、地膜加中拱双膜覆盖马铃薯复种花生等模式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