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城市—区域、城市群发展理论以及区域主义、新区域主义研究方法,通过多层级政府的行为分析考察了空间规划政策、开发区建设、政府合作网络和节点城市发展等制度性因素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中的组织机制与模式。研究发现:(1)政府频繁出台各类区域规划,引导区域再层域化和城市群新经济空间的建构,并通过设立各类经济开发区、产业区来强化支撑城市群的发展。(2)政府通过区划调整手段解决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市场分割、腹地狭小以及节点城市缺乏等问题。(3)通过构筑机制化的多层政府合作网络为临近城市区域联合、城市群一体化提供沟通平台,为空间规划战略的实施和重大项目的落实提供机制保障。(4)加快省会中心城市集聚,利用增长极溢出效应推进省内区域先行一体化,最终形成国家级跨省域、多中心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政策选择。文章认为政府运用制度性政策工具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组织机制成效显著,但与沿海发达城市群市场力量主导的模式存在差异,未来重点应逐步转向引导和激发企业、社会等非政府主体参与。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城市群空间集聚与扩散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下,通过引入"城市流强度模型"和"城市空间均匀度指数",建立空间集聚与扩散的量化指标,定量测度了近十年该地区空间发展过程中扩散(均质化)程度及其趋向。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发展过程已经处于扩散(均质化)阶段,而且呈现出"零加速度"。得出的结论是:进一步加快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步伐,给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以人口规模分布为数据,以城市首位度和位序—规模曲线为研究视角,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并比较研究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分布规律,客观全面评价武汉城市圈空间自组织演化水平。研究表明:武汉城市圈在空间自组织演进过程中,总体阶段上落后于比较对象,空间自组织演化尚处于以集聚作用为主要驱动力的演化阶段,主要要素向区域中心城市集聚,腹地发育略显滞后。长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都市圈中心性最明显,武汉城市圈次之,珠三角城市群集聚扩散作用相对较为均衡,区域空间发展更为匀质化。武汉城市圈未来的发展,应该在大力提升区域经济总量的基础上,有意识引导分散的空间组织作用力,实现区域空间形态向更为合理的方式演进。  相似文献   

4.
普荣 《经济研究导刊》2011,(15):160-161
区域物流一体化战略是滇中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结合当前滇中城市群物流发展的现状问题,通过推进城市群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的建设和物流产业的集聚,加快区域物流资源的整合和依托区位优势打造面向东南亚的区域物流中心地、实施物流标准化等措施来实现物流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正进入城市群驱动经济增长、经济带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城市群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和经济带的辐射与连接推动区域资源与要素在更广的空间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以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修正空间引力模型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产业联动网络与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产业联动网络和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并具有明显的梯度特征和集聚趋势;产业联动网络对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效应显著为正,产业联动网络有利于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产业联动网络通过改变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配置不平衡和促进区际技术溢出来推动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运用熵值法从城镇发展水平、城镇发展效率和城乡协调方面对中部六省2003年和2010年两个时期的城镇化综合发展质量进行测度,借助GIS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区分析方法,对城镇化质量的空间格局分异及演化进行探究。研究表明:1区域各市城镇化质量差异拉大且城镇化质量较低的城市数量增多。2城镇化质量较高的区域大都集中在省会及周围城市;区域城镇化质量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呈现集聚分布格局,但集聚度减弱;热点区呈现由少数高强度中心到多中心分散格局,集聚中心弱化,缺乏全局性的高值集聚中心区;热点区域与城市群具有较好的拟合性。3经济水平、产业发展、对外开放、宏观政策是当前中部地区城镇化质量空间差异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7.
自党的十八大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以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城市化地区承担了大规模集聚人口和工业经济的主体功能,同时,其集聚功能表现也出现了空间分异。文章对比了2010和2020年23个城市化地区人口、GDP、单位建设用地GDP产出等指标在全国、省域及城市群区域的空间表现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化地区人口经济集聚的规模位序基本稳定,建设效率位序变化的南北差异显著。(2)三大沿海城市化地区的人口集聚水平继续提升,经济集聚水平有所下降;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是人口集聚的主要提升区域,海峡西岸和成渝城市群是经济集聚活跃的主要区域;北方城市化地区的建设效率一直偏低,南方建设效率的相对水平与增长能力更强。(3)城市化地区在省域尺度的人口集聚水平进一步提高,建设效率在城市群内部整体呈现相对提高趋势。未来,应聚焦城市化地区主体功能新定位,着力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或区域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强化新质生产力集中布局和新型工业化重点推进,通过培育复合功能协调发展与安全的关系,通过人口和经济同步集聚实现均衡与协调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测度长三角城市群小城镇产业集聚效率,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方法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同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其时空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长三角城市群小城镇产业集聚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小城镇产业集聚效率和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有密切联系;(2)小城镇的产业集聚效率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呈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且高—高(H-H)型集聚多集中在江浙沪地区;(3)产业集聚效率较高的小城镇主要呈现组团化聚集格局,空间极化现象明显,上海—杭州成为核密度高值轴线;(4)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劳动力投入、资金投入、空间距离、政府投入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对长三角城市群小城镇产业集聚效率均有显著提升作用,相邻的小城镇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和资源争夺,导致部分因素在提升当地小城镇产业集聚效率时,会挤压邻近地区小城镇的要素资源。基于此,提出区域均衡发展、构建相关机制、推动城市城镇一体化发展、合理分配资源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区域,选取2003、2007和2013年3个时间截面,运用城市流模型,从劳动力要素流动的视角,以行业从业人员变化为量化指标,通过要素空间集聚与扩散分析,揭示了宏观的空间集聚趋势、中观的产业集聚形态与城市功能秩序形成和微观的劳动力要素流动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功能逐渐增强,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省会城市的集聚能力远高于其他城市,但是辐射带动能力不足;需要从结构视角关注城市流强度,改善城市群内城市经济实力与外向服务功能不协调程度,整体提升城市流强度,更加有效地引导空间集聚与扩散。  相似文献   

10.
探究城市群空间联系格局演变不仅有助于揭示城市空间发展特征,也可为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文章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基于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评估城市发展质量,采用修正距离要素的引力和潜力模型量化城市群的发展状况以及空间联系作用,综合运用ArcGIS的反距离插值法和重心转移曲线分析2005—2019年环长株潭城市群的8个城市空间联系的时空分异及演化趋势。结果表明:(1)2005—2019年环长株潭城市群城市联系作用总体呈稳定增长态势,存在“中部高、西部低”的强度差异;(2)2005—2019年环长株潭潜力重心总体上的移动方向为由西北向东南移动,但潜力重心偏移角度小,且相对接近几何中心,表明城市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保持均衡稳定性发展;(3)环长株潭城市群总体已形成长沙—株洲—湘潭三角结构的强联系区域,与外围城市的空间联系偏弱。应统筹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形成较完备的城市群体系,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城市群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创新一体化合作机制,加快城市全面提质发展,提升城市群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11.
城市群已成为区域经济竞争的基本单元和区域竞争力的核心,也是参与国际分工、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组织梳理城市发展现状、时代背景、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论证提出一个包含空间集聚、产业集聚与全球生产网络区域空间镶嵌的价值区段集聚的集聚经济三维研究框架,综合了多学科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拓展了城市群研究的空间尺度,将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纳入全球化的视野,研究全球生产网络区域空间镶嵌的价值区段集聚、等级扩散与联系、空间组织重构、全球化与地方化的互动等,为推动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产业组织变革,产业价值链片断化分解与空间重组.全球生产网络逐步形成,城市群形成与发展面临新的经济环境.论文在组织梳理城市发展现状、实践背景、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包含空间集聚、产业集聚与全球生产网络区域空间镶嵌的价值区段集聚的集聚经济三维研究框架.分析基于集聚经济三维框架的推动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3.
闫涛  张晓平  陈浩  李润奎 《经济地理》2019,39(12):11-20
以全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单元,基于城市人均GDP数据,采用变异系数、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空间马尔科夫模型分析了2001—2016年中国城市经济区域差异的演变特征,并采用空间回归模型探讨了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全国及四大区域的城市经济的空间差异逐渐缩小,变异系数呈现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全国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局面;城市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经济发展高值区(HH类型)主要集聚在东部沿海和东北地区的城市群,如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哈长城市群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低值区(LL类型)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和河南等省区,HL和LH类型数量较少且分布零散。空间马尔科夫模型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倾向于维持原有的状态,少部分城市会向相邻的经济类型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即跨越相邻经济类型、向更高或者更低的经济类型转变的城市数量较少。城市的邻域环境对城市经济发展影响较大,一个城市若与经济发达的城市为邻,其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的概率将增大;反之,发展会受到抑制。空间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城市经济结构、固定资产投资额、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劳动力数量,以及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均显著影响城市经济发展,同时城市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模型中也得以验证。建议重视区域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强化核心城市和城市群的集聚和扩散机制,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有序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模式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重视和加强城市群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建立在市场化基础之上的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使得经济要素的空间扩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导致新的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产业的升级和重组以及空间转移是必然趋势[1]。产业的集聚与扩散突破区域的界限,使得区域与城市空间联系不断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的集聚与扩散已成为城市群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它总是推动着城市群经济发展[2]。城市群是建立在区域市场整合基础上的地域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它是全新的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它的发展必将深刻影响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对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滇中城市群物流-体化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荣 《经济论坛》2011,(9):84-86
滇中城市群建设是云南省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未来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区域。区域物流一体化战略是滇中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结合当前滇中城市群物流发展的现状,通过推进城市群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的建设和物流产业的集聚,加快区域物流资源的整合,依托区位优势打造面向东南亚的区域物流中心地,实施物流标准化等措施来实现物流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发展与格局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区域产业集聚是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产业集聚与扩散推动城市群大中小城镇的发展。城市群是区域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的扩展促进了产业的扩散与再集聚。区域产业集聚与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推动了地区经济整体发展。辽中南城市群在老工业基地产业振兴的过程中推进了新的产业集聚。煤炭产业、钢铁产业、石化产业的集聚发展促进城市的发展,装备制造业在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中培育新的优势,沈阳、大连等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促进了核心城市新产业的培育与壮大。调整城市群产业集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推进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登记系统的金融机构微观数据,综合运用NNI、Ripley’s K函数和空间热点聚类等方法,研究1998、2008、2018年中原城市群金融机构空间格局、集聚特征及热点分区,采用泊松回归模型研究中原城市群金融机构空间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原城市群金融机构空间分布不均衡,金融机构总体和细分行业均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2)空间集聚程度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金融机构的热点区主要集中在郑州—焦作—新乡和邯郸—邢台—安阳为核心的集聚区。(3)城乡居民储蓄是中原城市群金融机构集聚的核心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外交通联系、政府行为等因素的影响程度不断增强,人力资源、科技投入、对外开放水平的影响较弱。(4)作为内陆欠发达地区的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与其他城市群一致,作为高端服务业的金融业倾向于布局在高等级城市,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影响,其金融机构集聚的影响因素与其他城市群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双核城市群空间结构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辽宁省城市发展特点及辽宁省双核城市群的范围(一)辽宁省城市发展特点。辽宁省由于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钢铁等资源,是以钢铁、机械、煤炭、电力、石油化工和建材等工业为主的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之一,长期的发展使辽宁中南部地区成为全国著名的工业化、城市化区域,是人口、经济密度高度集聚的区域,也是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著名城市群之一。从辽宁省目前城市发展的情况来看,呈现如下特点。1.布局相对集中。从辽宁省城市的空间布局来看,形成了相对集中的空间格局。除了作为港口城市的大连市以外,辽宁省其他规模较大的…  相似文献   

19.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一个国家依托一定地理空间通过长时间生产和经营活动形成的经济要素分布状态。本报告分析了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现状与问题,探索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基本思路,即集中发展,多极化协同集聚;集约发展,高效利用国土空间;人口与GDP相匹配,产业集中和人口集中相同步;因地制宜,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开发模式;点、线、面耦合,构建"城市群—发展轴—经济区"区域空间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打造发展轴、发展城市群、培育增长极、构建经济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强化粮食能源和生态安全保障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20.
王鹏  李军花 《产经评论》2020,11(2):17-33
城市群经济在我国经济版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成为创新扩散的主要载体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生产性服务业作为高技术含量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分布与结构的合理性对城市及城市群形成创新竞争力有重要意义。从产业互动外部性与产业集聚外部性角度切入,将城市群作为产业集聚的空间载体,利用2003-2016年我国七大城市群12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考察生产性服务业相对专业化集聚及相对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创新力的影响,进而探讨这种影响在城市群之间的差异性。实证结果显示:(1)生产性服务业相对集聚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即某一城市创新力受当地和相邻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相对集聚水平的影响。(2)就全国整体而言,对城市创新力有持续性影响的主要是相对多样化集聚而非相对专业化集聚,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制造业价值链形成动态比较优势来实现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3)考虑区域异质性的回归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相对集聚程度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模式的城市群内城市创新产生显著的差异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