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近两年来,江苏宿迁地区广大渔(农)民养殖泥鳅的积极性非常高,全市推广面积达2600亩,主要养殖品种有泥鳅和大鳞副泥鳅两个品种。本人根据2010-2011年在宿迁市水产科技示范园实施的泥鳅苗种繁育及养殖过程中摸索和积累的经验,将泥鳅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2.
从2002年起,赣榆县墩尚镇就开始标准化养殖泥鳅,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打造成为全国泥鳅第一镇,生态养殖第一园。泥鳅产业链不断延展,有明均、宝泰、快驰等泥鳅出口企业10多家。到2010年养殖面积达2万亩,产值10亿元,利润2.6亿元,带动1.5万人从事泥鳅苗种的采购、繁育、运输,成品鳅养殖,饲料的加工、销售,产品的捕捞、包装、加工、出口内销。70%的产品出口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内销国内20多个省市。墩尚成为全国泥鳅第一镇,得力于当地卓有成效专业合作。  相似文献   

3.
<正>继大米、河蟹之后,泥鳅将成为辽宁省盘锦市又一大特色"名片"。今年,盘锦主推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两种模式,泥鳅养殖面积达到7.1万亩,预计将实现年产量0.9万吨,产值2.7亿元。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形成集苗种繁育、标准化养殖、精深加工、出口创汇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把盘锦打造成"中国泥鳅产业第一市"。  相似文献   

4.
项目合作     
(有意者请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安徽东至县某渔场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项目招商项目单位 :东至县某渔场主要建设内容规模 :建造名特优水产品养殖池200亩 ,主要养殖甲鱼、黄鳝、河蟹、泥鳅、彭泽鲫等品种 ,包括部分品种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 ,向社会供应苗种 ,传授养殖技术。建设有利条件 :该渔场是中央、省、县三级联营渔场 ,拥有湖泊水面12500亩 ,精养鱼渔池1700亩 ,水产管理和养殖经验丰富 ,技术力量雄厚。甲鱼、黄鳝、彭泽鲫等品种养殖有较好的基础。投资估算 :100万元筹资方式 :合资、合作建设年限 :三年效益分析 :年产成蟹…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在大宗水产养殖品种不景气的情况下,台湾泥鳅因其生长快,产量高,适应养殖地区广等优点,养殖热潮正在掀起,市场需求也在扩大。很多养殖户因为买不到优质的台湾泥鳅苗种,或者因为台湾泥鳅苗种培育技术不过关,成活率太低而使得成鳅养殖受到很大的制约。2015年和2016年我们对培育台湾泥鳅苗种进行了多种养殖模式的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在生产实践中,技术简单实用。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试验地点和时间1.地点:江西省九江市水产科学研  相似文献   

6.
<正>开展的泥鳅人工繁育技术。该技术无需建设孵化设施,无需培育泥鳅亲本,繁育的苗种可直接投入到稻田中进行养殖,无需长距离运输,苗种成活率高。它与苗种场的泥鳅人工繁育相比具有投入少、易操作、成活率高等特点。同时,按每亩稻田产100kg成品鳅计算,需投鳅苗20kg,需成本1000元,在实施稻田泥鳅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蕲春县大力调整水产养殖品种结构,改进传统养殖模式,引导养殖户发展鳜鱼、黄颡鱼、泥鳅、小龙虾等名特优水产品生产。据统计:全县已有2家专业鳜鱼苗种繁育基地,年繁育大规格鳜鱼苗种200万尾,推广鱼池单养、套养和湖泊、水库等大水面增殖放流及网箱养殖等养殖模式4万多亩。  相似文献   

8.
泥鳅是一种既能够自然生长,也可以由人工养殖的经济鱼类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并且在我国多地都可以养殖。在泥鳅的养殖过程中,苗种是影响泥鳅养殖规模的重要因素。从我国当前对泥鳅养殖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有捕捞野生苗种和人工繁殖苗种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9.
<正>一、湖北省泥鳅产业化现状(一)湖北省泥鳅繁养殖技术发展现状湖北省在2000年就有人开始从事泥鳅的零星养殖,由于当时泥鳅人工繁殖苗种技术不过关,没有人繁泥鳅苗种供应市场,养殖户主要是捕捞天然的泥鳅苗种养殖。同时,对泥鳅的食性研究不彻底,甚至还有误区,认为泥鳅是杂食性偏植物食性(而我们研究的结果是泥鳅属杂食性偏动物食性),  相似文献   

10.
<正>泥鳅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居高不下的利运回报催生了泥鳅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泥鳅的人工养殖产业中,养殖成功者很多,但失败者也不少,个中缘由多种多样,但苗种成活率太低是个不争的事实。本人从事泥鳅养殖多年,一直都在探索学习泥鳅的繁育养殖技术,除自己的亲身经历之外还走访了大量的养殖户和水产科研机构,个人觉得泥鳅苗种成  相似文献   

11.
<正>在泥鳅养殖过程中,往往小泥鳅在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因为养殖密度过高,而需要分池养殖,以减小养殖密度,缩短养殖周期。但在泥鳅苗种分开暂养时往往引起大批量死亡,甚至全军覆没,给泥鳅养殖企业或个体带来极大的损  相似文献   

12.
<正>洪湖市大同湖管理区渔民张广胜大胆尝试,养殖泥鳅,再创水产养殖效益新的历史,他的养殖泥鳅的基本情况如下:养殖基地位于大同湖管理区龙船河办事处,养殖面积2亩,鱼池南北朝向,池深1.8m,东靠进水沟,西边为排水渠。2011年产泥鳅3900kg,产值15.6万元。除去成本开支96800元,其中:苗种41400元;饲料12t,计50400元,用药2000元,网片等其它投入3000元。获纯利59200元,亩平均29600元。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郧南区惠氏野生鱼养殖合作社在沙河乡苗种基地进行了池塘小网箱养殖泥鳅试验,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下面把他们池塘小网箱养殖泥鳅的整个试验过程介绍如下,供大家借鉴参考。一、试验条件与方法1.1鳅苗来源泥鳅苗种均来自郧南区新河苗种繁育场,是用捕获得野生泥鳅经过半年的人工培育后,经过人工繁殖而获得的鳅苗。  相似文献   

14.
<正>泥鳅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素有"水中人参"之誉称,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很大,产品供不应求。由于泥鳅养殖效益好,我国江苏、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开展了泥鳅的规模化繁殖与饲养技术研究,很多地区出现了泥鳅养殖热潮。池塘泥鳅高效养殖模式就是利用泥鳅独有的生理特性,在池塘进行高密度养殖。该模式具有饵料来源广、易于管理、发病率低、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湖北省沙洋县的养殖户采用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把该模式的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泥鳅的成鱼健康养殖,包括苗种的选择、饲料的投喂、水质的控制、病害防治等方面。国内外对成鳅的养殖有多种方式。国内泥鳅健康养殖的方式主要有水泥池养殖、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网箱养殖、泥鳅套养、泥鳅流水养殖、泥鳅家庭养殖等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6.
<正>陕西省合阳县沿黄滩区有近2万亩低洼盐碱地池塘资源,历来是该省重要的商品鱼养殖基地。近两年,依托该省支渔惠渔政策和当地渔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大力支持,滩区渔民积极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探索和创新渔业发展模式,也引进了泥鳅,开展养殖试验,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产量普遍低,成效不理想,使当地渔民发展泥鳅养殖的积极性受到一定打击。笔者连年实地对多家泥鳅养殖户进行了跟踪调查,现就有关养殖技术及存  相似文献   

17.
正每年5到10月是捕捞野生泥鳅苗种的季节,但5-7月是泥鳅苗种放养的高峰期。野生泥鳅苗种的成活率是决定泥鳅养殖成败的关键,如何提高野生泥鳅苗种的成活率是养殖户最关心的问题。怎样才能提高野生泥鳅苗种投放的成活率呢?笔者认为关键就在于抓好苗种质量、养殖水质、病害防治等技术。一、苗种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历时六年,江苏省赣榆县渔业技术指导站和省级良种繁育场赣榆县荣祥淡水良种育苗厂,日前成功攻克孵化繁育泥鳅幼苗到养殖池塘因呼吸转化而存活率低的这一世界性难题,从而为泥鳅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不竭苗种,有效破解了泥鳅养殖长期使用天然苗种的发展"瓶颈"。新繁育的泥鳅幼苗在转移到池塘养殖过程中,会因呼吸转化方面的问题而导致泥鳅幼苗存活率低。如何解决泥鳅养殖中这一世界性难题?早在2006年秋,赣榆县渔业技  相似文献   

19.
<正>多年来,我市泥鳅养殖的苗种大部分来自捕捞的野生苗,少部分从外地引进,养殖效果不是很理想。为进一步推进我市泥鳅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我站技术人员开展了泥鳅苗种的规模人工繁育技术研发,并取得了重大进展。截止于2014年9月底,当年全市各泥鳅苗种繁育基地累计繁苗4亿尾,苗种培育成活率达到40%以上,现就邳州市距山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苗种繁育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泥鳅俏销的市场行情,催生了更多的人加入到泥鳅的人工养殖行业中来。但由于人们只知道泥鳅好养,不愁销路,却并不懂得科学的养殖方法,或一知半解,以为只要有水,投下苗种就可以养殖了。其实这种误解或轻视正是造成一些刚涉足泥鳅养殖的农户失败的主观原因。要想养好泥鳅需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准备,否则任何环节的工作不到位,都有可能造成养殖失败或劳而无功。那在养殖前到底要做哪些环节的思想、技术储备及准备工作呢?一是池塘的准备;二是泥鳅苗种的选定;三是泥鳅养殖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