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房栋 《改革与开放》2011,(4):149-150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合理精髓包括养、敬、顺、恒方面,当前中国社会养老环境的变化要求孝文化以社会化的形式实现和延续,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现代社会传承孝文化的重要形式。中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应当认可和利用孝文化的软约束力,同时以不断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推动孝文化的合理传承,发展孝的现代价值,实现文化和制度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孝文化源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继承弘扬孝文化精华,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翁灵芝 《魅力中国》2014,(4):116-116
浙江省上虞市被称为中国孝德文化之乡,有一帝三娥(舜帝、曹娥、朱娥、诸娥)的良好楷模。与孝女曹娥有关的称谓更是包含了孝德文化之乡”的丰厚意蕴。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的文化,行孝不仅是传统社会男性的责任,女子也是实践中国孝文化的重要性别主题,传统文化中关于女子之孝的义务规范和伦理要求以及女性的孝道实践,是中国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流传着许多感天动地的孝女故事。上虞的曹娥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本文试从曹娥投江觅父的故事来探讨传统中国女孝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张梦迪 《改革与开放》2016,(16):111-113
孝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对孝文化在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进行探究,以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处理民族地区问题时能更好地运用中国传统孝文化,去其糟粕,将孝文化的思想精髓用于实践,使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更富有民族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逢晓婷 《黑河学刊》2012,(8):189-190
中国孝文化与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推动中国孝文化的合理继承,孝文化促进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因此,应当充分发挥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中国孝文化的优势,注重二者的结合和互补,在推动我国优秀孝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同时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高我国养老水平。  相似文献   

6.
吴迪 《魅力中国》2014,(22):270-270
中国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乃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研究孝文化就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以儒释道为主干结构的,在这三者中,研究道家的孝文化尤其有特殊的意义。因为道教孝道是孝文化研究的新领域。本文主要是通过对道教劝孝经典的分析,从而梳理出道教孝道思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基础,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智慧,在我国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语境下,孝文化所依赖的经济基础已不复存在,孝文化面临着自身如何发展与继承的问题,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孝文化的内涵,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准确把握孝文化的人文意蕴,发挥孝文化的现代价值,使孝文化绽放绚丽光芒,获得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孝伦理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发掘先秦孝伦理的当代价值,诠释其深刻内涵和巨大力量,弘扬孝顺美德,重塑文明新风,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孝文化对于解决老龄化社会诸多问题,构建和睦家庭及和谐社会等,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弘扬孝文化,需要积极开发利用孝文化资源,而确保孝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利用,又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对孝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  相似文献   

10.
当今时代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社会的和谐须植根于民族的传统文化,孝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是解决中国人道德建设的精神给养.近代社会转型时期,孝文化的地位也一落千丈.之后,虽有新儒派对孝文化的合理分析,但孝文化在整个20世纪的转型仍然没有成功.对于孝文化的重建,我们必须本着辩证的观点,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重构孝道传统,赋予孝文化以新的内容,才能使之焕发出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杨兰 《理论观察》2009,(2):48-49
孝是中国的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内在的体现着一种和谐的精神,这种和谐正是传统孝的核心所在,这也正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中要重建新型孝文化,开发它的本真价值和赋予它新的内容的原由所在。  相似文献   

12.
胡小娟 《改革与开放》2014,(7):76-77,20
中华民族是一个推崇孝的民族,孝的思想在中华大地上流传千古。作为儒家创始人之一的"亚圣"孟子,对于孝道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发挥了重大作用。《孟子》作为四书之一的经典典籍记录了孟子关于孝的重要思想,在该部著作中记录了何为孝,何为不孝,何为孝子。在"空巢老人"问题甚嚣尘上之时,十分必要回归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在现代化的中国如何让老人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13.
《走向世界》2011,(31):38-41
"传统是活着的从前,好的传统文化都与时代相吻合,都是有生命力的。作为传统文化核心的孝文化,也要注重在现代生活中的适应性传承。我们在传承、传播和传达中,必须真正认识和践行孝道,使之传承的现代化、生活化、社会化、年轻化。"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大千对于当代孝道做了如上简要的诠释。近年来,王大千在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孝文化的深入解读和理解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王大千的文化意识里,不仅要做好对传统孝文化的继承,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孝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4.
山西运城是中华德孝文化发源地,舜帝作为德孝文化的先祖,对儒家伦理德孝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今天,社会转型中所出现的道德滑坡,德孝严重缺失现象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吴倩 《走向世界》2011,(31):34-36
善事父母是为孝。孝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儒家孝道政治的最高原则是"孝治"即以孝治国安民。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今天,尤其是在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下,研究和弘扬传统的孝道文化,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近年来,山东各地以弘扬孝文化为主题,纷纷推出了符合自己地域特色的孝文化节,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吴莎 《改革与开放》2014,(23):82-83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道是中国传统社会非常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第一次将孝道文化提升到人文关怀的理论层次.他认为“孝”是美德之首,立身之本,更是治国之道.  相似文献   

17.
孝道是中国传统道德之一,以孝道为核心的孝文化在保障家庭养老、促进社会稳定、规范社会道德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城镇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家庭结构的小型化、核心化,文化教育的忽视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都促使孝文化弱化,导致其养老保障功能的缺失。因此,为解决养老问题,必须回归孝文化,重塑家庭养老。主要通过加强家庭和学校的孝道教育;建立完善养老法律制度;集结各方力量共担养老等方式来完善家庭养老。  相似文献   

18.
传统孝文化在广大农村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原有孝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呈现出新的特点。当前,我们要坚持继承与批判相结合的原则,对孝文化进行辩证分析,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孝文化的优良传统,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一个人如果常存仁孝之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中国的传统孝道文化博大精深,主要包括孝文化、尊老敬老文化和家庭养老文化。基于传统理念的养老文化以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为主要目的,把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和现代的养老服务机构相结合,表现出社会主义社会人文关怀下的新型养老文化。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目前养老存在的现状及问题,共同探讨社会主义新型养老文化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弘扬孝文化是农村养老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孝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但既有精华也有糟粕。由于现实的变化,孝文化在当前农村养老中功能弱化,这突出地表现在尊老养老观念淡化、家庭伦理道德淡化、不尽赡养义务和虐待老人、侵犯老人合法权益等方面。因此,要解决中国农村养老问题,弘扬孝文化是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