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间接受害人范围的确定,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仍然存在重大争议,立法上不尽统一,审判中也是差别巨大.围绕胎儿能否成为扶养损害赔偿的主体,间接受害人是否应当包括有扶养期待权的权利人等困惑,笔者从制度完善、利益保障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现有的商誉诽谤立法涵盖面过窄,可能致使间接隐性加害人得不到应有的约束,与加害人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的受害人得不到应有的救济,这不符合公平、诚实信用法律原则,也不利于构建良性的市场机制。因此,应以公平合理、诚实信用、第三人侵害债权理论为指导,完善商誉诽谤立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具体的案例,通过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的文义及立法目的,对被抚养人与法定继承人之间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进行分析认定,指出该协议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在继承纠纷中处理这种遗赠扶养协议时,虽仍应认定该遗赠扶养协议无效,但亦应按照我国继承法及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按照同一顺序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生前所尽义务大小,尽义务多的,可以多分;尽义务少的,可以少分;有能力尽义务而不尽义务的,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相似文献   

4.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数额评定所参考因素很多,但就其受害人因素而言,应考虑受害人遭受精神损害程度、受害人的性别和年龄等自然状况、受害人职业、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受害人的家庭状况、经济水平、受害人是否存在过错等综合因素予以确定.体现法律的公平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建敏  温衡 《山东经济》2011,(5):117-121
交强险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对切实保护道路交通通行者人身财产安全、维护道路畅通以及为交强险法律关系中的受害人获得及时有效的赔偿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目前由于受害人范围界定得过窄、对受害人遭受人身财产损害后救济途径比较单一和对充分补偿受害人及受害人家属利益资源相对匮乏,致使受害人利益未能得到及时充分有效的保护。因此,需要对受害人利益保护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交强险中受害人利益保护机制的建议,以发挥交强险对受害人利益保护应有的救济功能,减少社会纷争,增加和谐音符。  相似文献   

6.
吴晓明  李剑 《特区经济》2010,(2):252-253
在对待非恶意的假币持有人时,"没收"这一处理方式具有不合理性。在此情形下,对假币之没收有间接侵犯公民财产权之嫌。作为假币的受害人,普通民众有权要求国家给予适当的补偿。而国家能够对假币进行补偿也可以体现其对公民财产权之尊重,同时也是其责任的应有之担当。  相似文献   

7.
继父母子女关系属于姻亲关系,法律上从促进家庭结构的稳定出发,鼓励通过收养来形成养父母子女关系,同时规定彼此闻形成扶养关系的,其法律地位上与父母子女关系相同.但如何确认形成扶养关系,立法上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规定,因此有必要对该问题的界定进行探讨.从有利于鼓励子女孝养父母长辈及有利于亲属间建立和睦、团结、互助、友爱的道德风尚角度出发,应确立在继父母子女间只有尽了扶养义务的一方,才有权继承对方的遗产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安宁  黄学谷 《黑河学刊》2014,(11):69-71
近年来,大规模侵权事件时有发生,给受害人带来深重的灾难且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在传统《侵权责任法》体系下,探求如何给受害人全面的救济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通过分析大规模侵权与一般侵权的不同,发现传统的侵权损害赔偿模式对大规模侵权的受害人进行救济时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在传统损害赔偿救济方式的基础之上,借鉴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从司法救济、赔偿基金、责任保险制度、国家责任以及惩罚性赔偿等方面探究构建比较完善的受害人救济措施体系。对受害人给予更加及时全面的救济,以更好地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以及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9.
侯春平 《魅力中国》2013,(29):325-326
就北京司法局副局长吴庆宝(以下简称吴局长)在《环球时报》年会上谈话内容,对以下问题展开思考:其一,就受害人杨某客观上是否可以随时走掉?是否存在主艇上想走而客观上无法走掉的情形?如果她走掉的话,会不会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其二,换位受害人的角色思考,案发后受害人没及时报案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第一时间报案是受害人的权利还义务?受害人在遭受轮奸的情形下,是否能按照常规理性的思维去认为。受害人应该在第一时间报案?其三,受害人没有遵守职业道德?作为司法局副局长,言行应以事实为依据,如有可能,烦请吴局长解释,受害人的职业是什么?受害人所为职业的职业道德标准又为何?司法系统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标准又为何?最后,在本案中,法律有何漏洞?受害人如果真有利用法律的情形,那么这种利用试对还是错?吴局长也给我们提出一个命题,即“法律可否被利用”,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初步形成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三元救济制度框架,但是,其具体制度构成和制度体系在保护受害人权益方面还存在诸多漏洞,尤其是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的设计瑕疵,导致特定情形下的受害人利益仍无法获得保护。  相似文献   

11.
《中国合作经济》2004,(7):57-57
编辑同志:我们居委会的张秀菊老大娘已经70多岁了,老伴去年去世,她孤独一人,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唯一的一个女儿早年出嫁,现在对她不管不问,目前老太太很需要身边有人照顾,她与同院的青年小李商定:由小李对她承担生养死葬的各种义务,在她去世后,她的两间私房归小李所有。请问,他们之间签订的这项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宁夏刘尚义刘尚义:来信所述属遗赠扶养关系。所谓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与扶养人之间订立的,确定遗赠与扶养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这里的“扶养人”是指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公民或集体所有有制组织。这种协议规定,扶养人承担…  相似文献   

12.
受害人同意是指受害人针对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特定行为或者针对该特定行为所造成的特定损害后果予以同意,并且通过明示或默示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意思。在我国《侵权责任法》中,并没有对受害人同意制度作出明文规定。有效的受害人同意必须满足相应的构成要件,即:主体必须具有同意能力、意志是自由真实的、具备明确具体的内容、必须明确且预先作出,同时,加害人的特定行为或造成的特定损害后果不能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不能超过同意的限度和范围,满足以上构成要件,行为人的责任才得以免除。在权力自由、权利限制以及利益衡量的基础上,受害人同意产生相应的效力。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是作为强制保险全面实施的,而受害人请求权的实现则需要靠被保险人这个环节来衔接,一旦被保险人不知所终(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已受到保险合同保障的受害人就会索偿无门,这不仅对受害人不公平,也违背了开设这个险种的初衷。在现有的保险法没有规定、  相似文献   

14.
公证机构在办理遗嘱、遗赠、遗赠扶养协议公证中,正确认识三者的法律特征和区别,对于提升公证员的法律专业知识和增强公证的公信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在工伤损害赔偿领域,很多国家或地区逐渐形成了以侵权损害赔偿、工伤保险和社会保险为内容的多元、系统的受害人救济模式.依据我国法制的发展现状,以侵权责任法为基础,建立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保险和社会救助并行发展的多元化受害人救济机制.基于此,须尽力协调好侵权责任与工伤保险在受害人保护上的制度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免责事由是指针对受害人要求加害人承担侵权责任的请求权而提出的,能够使加害人免除或减轻责任的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章的规定,一般免责事由包括过失相抵,受害人故意,第三人过错,不可抗力、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相似文献   

17.
论强制机动车保险法对受害人范围的扩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理 《南方经济》2005,(7):13-15
在侵权法上,机动车交通事故的受害人即为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之人,通常是指本车外的第三者以及本车上的乘客,但不包括机动车保有者及驾驶者。传统的任意机动车责任保险中的受害人仅指本车以外的第三者。强制机动车责任保险的受害人定义及范围必须回归侵权法,与侵权法上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人保持一致,如此才符合强制责任保险的本质及立法目的。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草案)》所规定的第三者仅指本车以外的第三人,其受害人范围显然过于狭窄。  相似文献   

18.
产品责任中惩罚性赔偿在我国的引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惩罚性赔偿为英美法系国家所广泛采纳。其在受害人的赔偿和对不法行为的震慑和预防方面有很好的作用。鉴于我国目前对产品受害人的保护不够,假冒伪劣猖獗,笔者认为有引入的必要,以更好地实现正义和稳定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9.
张蕾  王佳丽 《浙江经济》2011,(16):40-41
从总扶养比数值来看,浙江自1990年以来一直处于人口红利期。未来应致力于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发展第三方和雇员组织、收获老年人口红利,从而收获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因喝酒聚会席间,主人或同桌客人、饭店服务员劝酒致人伤害、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各地法院也不断受理因喝酒引发人身伤害、死亡,最终受害人或受害人家属诉"酒友"赔偿的案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