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韬 《企业导报》2005,(4):43-43
毋庸质疑,21世纪是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世纪。走在信息高速公路这条康庄大道上,一眼望去,无数比特的信息就像一只只大闸蟹一样在这条公路上横行霸道张牙舞爪。回到现实来,你会看到网吧里那群十二三岁的小毛孩坐上加高再加高的椅子,把脸贴在显示器上乐不思蜀地玩《传奇》、《魔兽》;你会看到那些处于“感情黄昏期”的40多岁的中年男女在QQ上乐此不疲地交朋接友;你会看到写字楼里那些“白骨精”们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气闲神定地收接电子邮件。因此,很难想象在这样一个资讯扩张的大环境里,还有多少人没有被互联网这张四处肆虐的“大蜘蛛网”网住。  相似文献   

2.
“你很早就写了《无国界的世界》,预测全球化的未来,看到《世界是平的》这么走红,你心理有没有不平衡?”“不,我写了120本书,每本都很畅销。”“你身上穿的衬衣真是自己设计的吗?袖口绣着你的签名?”“是的,我有数十件相似的衬衣,价格适中,我非常喜欢,穿上它我不用系领带。我在《中国  相似文献   

3.
麦田守望者     
《英才》1998,(10)
《麦田守望者》←不知道一本文学名著,是否能够就这样在摇滚乐上“嫁接”成活。看起来,这些年轻人还需要机会、时间和努力来证明他们自己和他们的音乐。不过,当看到这样一盘年轻的有些单纯的磁带时,你还是会感到很高兴。  相似文献   

4.
曹操盗墓,《三国志》原文并不见载,仅见于补注。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认为陈寿所著《三国志》记事过于简单,令当时的大学者裴松之作补注。裴松之在《三国志·魏书》(卷六)中补注陈琳的事迹时,引东晋史学家孙盛编撰的《魏氏春秋》里文字——“又梁孝王,先帝母弟,  相似文献   

5.
“昭仓跳下去了,唐塔也跳下去了,现在该你跳了。你看,天是多么的蓝啊。去吧,一直向前走,你会溶化在那蓝天里……”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日本电影《追捕》将”高仓健式”的硬汉形象烙在中国青年男女心中的同时,“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巨幅广告也出现在了北京通往首都机场的公路上,字里行间洋溢的自信与霸气,使曾亲眼目睹过它的笔者至今难忘。  相似文献   

6.
柳眉 《企业文化》2010,(5):76-76
《锦衣卫》里边的玄武有一句对白:“当人们看到你成功的光芒,就会忘记你手段的黑暗。”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句话曾经在片中出现过两次,血淋淋地一语道破社会现实!其实《锦衣卫》根本就是一部闪闪发光的职场宝典!  相似文献   

7.
孙路弘 《东方企业家》2005,(12):125-125
这本《渠道管理的第一本书》的英文书名为《The Manager’s Guide to Distribution Channels》。如果直译的话,应该是“分销渠道经理指南”。但是,出版社仍然给了另外一个名称,那就是现在你看到的这个所谓的“第一本书”。  相似文献   

8.
沈善增 《秘书》2007,(1):43-45
你知道《老子》吗?我想,很多人会回答“当然”。你真知道《老子》吗?这就难说了。说起《老子》,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一本十分深奥的书“,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云里雾里,稀里糊涂。也可能会觉得,这是一本非常了不起的书,仅仅五千多字,似乎包罗万象,世  相似文献   

9.
《财会通讯》2007,(B12):43-43
因为此次要接触到日本报纸媒体的重要人物,所以从到达日本的第一天开始,我们给自己定了一个任务,就是每天都要观察日本的5份最重要的报纸,这5份报纸在世界前十名报纸里头就有三四个。它们是《读卖新闻》、《朝日新闻》、《产经新闻》、《每日新闻》和《日本经济新闻》,其中《读卖新闻》的发行量达到了1000万份,是全世界的第一大报。由此你就能看到它对整个日本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文艺春秋     
冯仑 《中国企业家》2008,(17):122-122
特朗普是美国房地产行业的一个传奇人物,我对他并不陌生。 之前我看过几本介绍他的书,一本叫《东山再起——投资界的不死鸟》,用“不死鸟”概括他,形象而生动。还有一本书是《让你赚大钱》,是特朗普和清崎(《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的合作成果。我还在美国的肯尼迪机场买过一本他的书,在国内也看到过一本关于他的盗版书。  相似文献   

11.
沈彬 《楼市》2006,(22)
“你所居住的周边环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你的生活方式——而你的生活方式也将最终决定你的腰围。”《洛杉矶时报》专栏记者本·哈德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叫“邮编影响腰围”。他在文章中援引经济学家马修·特纳的研究,特纳在3年里对超过6000名美国男女进行研究,通过12项数据的比较,总结出居住地与体重之间的关系,他发现当人们搬家到无计划扩建的城区后,体重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冶金企业文化》2006,(6):29-29
一个青年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是同样的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寓意: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绿洲里的老先生…  相似文献   

13.
管理学的奠基之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夏天我到母校美国加州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看望老师德鲁克先生时,先生曾问起他的著作在中国出版的情况。我告诉先生,他的著作已经在中国出版多次,而且每次引起的反响都很大。现在机械工业出版社计划出版他的所有著作中文版,先生听了非常高兴。借此机会我曾问他“如果你要向中国的读者推荐您的著作,你首先会选择哪一本?”德鲁克几乎不加思考地回答“我希望大家看看《管理实践》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由于时间的原因,当时我并没有对原因深究下去。最近当我看到德鲁克先生为斯隆先生《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所写的推荐序中,才明白了老先…  相似文献   

14.
朴质传记     
郭士纳到底会告诉你什么样的故事?还是敬请读者从腰包自掏25元,认认真真地去读一下这本书,而且各色书评、书摘也都为你在进入这本书之前作了一个内容指引。很好。但是我想说的是和一年多以前那本搅得工商巨头均“我为杰克狂”的《杰克·韦尔奇自传》比起来,郭士纳这本自述他重振IBM经历的传记,显得更加朴质和真实。 包括韦尔奇在内,太多的企业家的“自传”都是找人捉刀,于是从对内容的捕捉到行文的风格,我们又看到了惯常在财经书刊里看到的那套记者和写手的腔调。不像一个企业家的自传,倒活脱一  相似文献   

15.
雷晓宇 《中国企业家》2005,(20):112-113
瑞士人似乎在用他们的钟表和钞票写作一部新的商业作品——《到中国去》如果有机会去瑞士驻华大使馆,你会看到一份免费发放的瑞士旅游宣传杂志《瑞士纵览》。里面提到,当地的每个旅游景点,哪怕是海拔4000米的雪山顶上,都有瑞士钟表专卖店。有人就此评论说: “在旅游景点边上卖土特产,这一点,中外保持了惊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谷斯基  郭梦康 《经营者》2013,(13):108-113
会“开”车不等于“会”开车。本期《汽车消费报告》带你回归常识,接下来你所看到的有关汽车安全话题要,都是最普通、最基本,但同时也是最重要、最贴近生活的。安全气囊或安全带,只是在被动保护驾驶者及乘客安全;而汽车安全技术等主动安全配置的诞生,则先行一步,希望有助于预防交通事故发生;但避免交通事故发生的更根本的关键则在于人的观念和意识。  相似文献   

17.
曾经有人问爱因斯坦:你和我们这些人到底有什么区别?爱因斯坦回答说:如果让你在干草堆里找到一根针,你会只去找这根针,而我会把干草堆里所有的针全部找到。作为一名问题管理者。需要有爱因斯坦在于草堆中找针那样的火眼金睛,在问题发生的时候,问题发生的地方,看到藏着的所有的“针”。  相似文献   

18.
王琦 《中国企业家》2006,(8):120-120
你会像热爱歌剧一样去参加各种论坛、会议吗?你觉得快乐吗?英国专栏女作家露西·凯拉韦在《为什么不去达沃斯》一文里提到,她认为“不去达沃斯的充分理由:原则,快乐,和势利”,当然,作者也有着英国人的幽默:不能去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你没有得到邀请。”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个人“他们叫我黄校长”《英才》:注意到一个场景——你一出现在会场,有好几个女孩子惊呼:“黄光裕好酷啊。”你是如何看待企业家的人个魅力? 黄光裕:(笑)我觉得自己在个人形象方面一般。我个儿也不高,长相也没有特别过人的地方。《英才》:很多人说你霸气太重。黄光裕:我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霸气,只是有做不完的事情,所以我走路特别快。《英才》:看来你是没时间为任何崇拜你的女孩停留了。黄光裕:(大笑)如果看到起眼的,我会考虑该不该留步。《英才》:你喜欢做“教父式的人物”吗? 黄光裕:所谓教父,是指我过于严  相似文献   

20.
路上的精彩     
如果你去问一个印度人,在他的心目中,最伟大的中国人是谁,你或许会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玄奘。对于中国人而言,他其实就是《西游记》里的“唐僧”。跟《西游记》有一点出入的是:这个真名叫陈伟的河南人,29岁的时候,不畏杀身之祸,混迹难民之中,偷偷逃出长安,出玉门、经高昌,沿着“丝路”去了印度。而在《西游记》中,他是被皇帝和众多高官众星捧月般地送出长安的。尽管玄奘“出国”的方式被吴承恩做了颇具人情味的演绎,但是,数万里西行路上的坎坷及艰险,却是大同小异。在吴承恩的笔下,夜宿法门寺时,诸多僧人也议论过唐僧面临的艰难险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