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企业内部的工资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内部的工资分配必须遵循国家、集体和职工个人三者利益兼顾的原则 ,按劳分配原则 ,分配决策的民主与集中相结合原则等。设计工资分配方案应注意工资水平对外要有竞争性 ,工资分配要有公平性 ,工资水平要与企业的支付能力相适应等问题。在工资分配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应做好岗位劳动测评等方面的工作 ,为确定职工个人工资标准打好基础 ,从而有效地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工资水平的确定杜人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工资水平,是企业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就企业工资总水平和企业职工个人工资水平的确定进行分析和探讨。一、企业工资总水平的确定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劳动者创造的财富不可能全部...  相似文献   

3.
工资水平对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是十分重要的。对政府而言,他必然要关注一定时期的工资水平及其变动情况对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及社会保障的影响;对企业而言,工资是每个企业产品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的工资水平既是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反映,也必将对企业今后的生存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个人而言,工资是广大职工及其赡养人口的基本生活来源,工资水平的状况直接决定他们的生活水平。而在这三个层次中,政府的任何一项政策都要通过基层经济组织而得以实施并以影响其行为,而个人的期望则直接受制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所以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如何确定并确定怎样的工资水平,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力图分析并说明,企业在既定的社会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4.
工资是目前企业的主要激励资源。近几年来,许多企业都从在企业里成功操作的工资方案改进中获益。作者从企业工资设计的原则、构成框架、工资内容的确认等方面阐述了新工资方案的组成设计,并对所体现的利益激励机制的方式进行理论论述。  相似文献   

5.
刘承智 《新智慧》2006,(11):28-29
一、企业工资支出税前扣除的基本思路 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规定,税前扣除的确认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相关性原则。结合企业工资支出来看,应在纳税年度当期确认并扣除的工资支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①企业工资支出应在发生时而不是实际支付时确认扣除。②企业发生的工资支出应在费用应配比或应分配的当期申报扣除。③企业当期可扣除的工资支出必须与取得的应税收入相关。结合计税工资制度的相关规定,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从工资支出的性质来看,并非企业实际支付的工资支出都允许在税前扣除,只有影响年度会计利润的工资支出才允许在税前扣除;从工资支出的数额来看,超过税法规定计税工资标准的工资支出也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日本公司制企业的工资制度及工资构成、年薪制、工资水平的决定和调整因素及政府对工资分配行为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从而总结出我国在建立现代化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过程中可以借鉴的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国家实行工资调查制度,定期进行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较,并将工资调查比较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工资水平的依据"。当前,公务员工资调查比较制度尚未建立,有必要从建立公务员工资水平调查比较制度入手,在海关系统试点先行开展海关公务员与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调查比较工作,为进一步改革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德国公司制企业的工资制度及工资构成、薪酬分配关系、工资水平的决定和调整因素及政府对工资分配行为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从而总结出我国在建立现代化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过程中可以借鉴的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收入分配领域中存在的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缓慢、行业间收入差距加大、企业领导人与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等焦点问题,可将税收增长因素纳入工资指导线制定之中,完善对社会工资增长的宏观调控.并建立"调高扩中保低"的行业工资分配指导机制,完善对不同行业工资分配的中观指导;建立超额累退的工资总额管理制度,完善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微观管理,从而促进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机制的完善,使我国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真正反映职工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论合理工资水平与我国的劳工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工资水平不但关系着劳资分配,还关系着国民经济的正常循环。在短期内,工资水平是通过劳资谈判确立的。长期内一国的工资水平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提高。短期工资总是围绕着长期工资趋势线波动,这是一个马尔科夫试错性均衡过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战后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不断上升,和劳资谈判这一试错机制的贡献密不可分。我国要形成符合经济发展水平的合理工资水平,必须用劳工立法和和集体谈判纠正工人的弱势地位。  相似文献   

11.
“百含节余”是指施工企业按照工程预算定额,根据实际完成的产值,扣除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后,按每百元产值和工资含量包干系数核定工资总额,结合工程质量、工期、安全、产值利润率等有关指标,计算出应提取并包干使用的工资总额大于其实际发放工资总额的节余。目前,面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形势,施工企业改制工作紧锣密鼓,由于施工企业多年来实行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办法,“百含节余”积累数额大,并且事关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利益,因此,在改制过程中,如何妥善处理“百含节余”,成了企业和职工普遍关心的问题。 对此,财基字[1999]891号《关于铁路施工企业动用历年百合节余处理意见的函》,同意动用历年“百含节余”,要求严格按照以下顺序和原则办理:①优先留足企业一年的工资总额,用于以丰补欠;②将历年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节余总额三分之一转作国家资本金;③剩余部分由企业以职工持股形式转作职工集体股权,同时要求企业职工个人以现金或银行存款按1:l比例配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职工的经济状况、思想状况及对“百合节余”的认识不同,对职工个人以现金或银行存款形式接1:l比例配股,会出现经济条件好的职工愿多配股,经济条件差的职工愿少...  相似文献   

12.
美国公司制企业薪酬制度解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美国公司制企业中蓝领阶层的薪酬制度、白领阶层的薪金制度、工资水平的决定和调整因素及政府对工资分配行为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从而总结出我国在建立现代化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过程中可以借鉴的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13.
运用1999—2007年中国160多万家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检验出口贸易是否提高了出口企业的工资水平,分析表明: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存在显著的工资差异,出口企业的工资比非出口企业大约高7.1%;出口企业未出口前与其他持续非出口企业的工资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别,甚至低于非出口企业。因此,出口贸易的确提高了出口企业的工资水平。  相似文献   

14.
修杰 《全国商情》2012,(21):28-29
在企业管理当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对职工的管理,在职工心中最关注的始终还是其工资报酬。作为对职工考核的一个重要手段,劳动定额,对企业职工的工资薪酬分配、素质考核等都不容小视。  相似文献   

15.
企业的工资分配问题是事关全局、事关稳定、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问题。通过着重分析我国企业在工资分配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企业工资正常调节机制的对策,力争充分地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双方利益,有效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进而形成共谋改革开放大计、共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大业、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的初次分配在理论上是按要素分配,在实践操作中是按要素的市场供求关系分配,剩余来自产品市场的收益与要素市场的成本之差。由于劳动力要素供给的周期长且在周期内供给量比较稳定,资方的剩余与劳动力过剩时期的工资水平之间的差距经常会超出社会公平所能容忍的范围,有必要实行最低工资、工资集体谈判和落实社会保险制度等矫正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初次分配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避免企业乱发工资、奖金等现象,对个人收入分配实行宏观调控的机制,主要有三大机制,产权约束机制、市场约束机制、政府约束机制。产权约束机制包括国有企业产权主体人格化,由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营造国有资产控股集团公司作为出资者代表派出人员进入企业,组成董事会,董事长成为法人代表;实行经营者年薪制、经营者风险抵押经营机制等,市场约束机制包括劳动力价值形成机制、充分运用劳动力供求机制等来调节工资水平。政府约束机制包括利用税收调节收入差距、确立工资指导线、制定最低工资制度,尽快制定《工资法》等  相似文献   

18.
国有垄断企业职工对收入分配问题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有垄断企业是我国国有企业的主体,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分配制度的设计与创新是国有垄断企业最困难的人力资源管理任务,国有垄断企业现行收入分配状况及职工对收入分配的评价,直接影响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劳动绩效。在对国有垄断企业职工收入分配的效率、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收入分配不公原因的评价等方面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国有垄断企业收入分配制度的期望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煤炭企业,有很多单位将工资核算权下放给了基层区队,矿人力资源部门只负责工资总额分配和汇总工作,这一机制在计划经济时代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暴露出了一些弊端,如有的基层核算员随便给职工考勤、加分、加钱,造假账,虚报冒领工资奖金等,职工意见比较大。  相似文献   

20.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改革走过了30年的历程。在收入分配理论上,由单一强调按劳分配发展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由在保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由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发展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在收入分配改革实践上,由计划体制下高度集中统一的工资分配,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自主分配;由建立在计划体制基础上的“工效挂钩”、“计税工资”到立足于市场经济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职工由单一的工资收入到多种形式的收入,包括财产性收入;分配的指导思想由“国家得大头、企业得中头、个人得小头”到“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可以认为,经过30年改革形成的收入分配理论和改革实践,越来越接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