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企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普通员工是一个对立统一体——有一致的利益.同时又是矛盾的双方。在这对矛盾中.大多数情况下.管理者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换言之.矛盾是否处理得好主要取决于管理者。聪明的管理者不是凌驾于员工之上.对员工颐指气使,更不是把员工当“坏人”,警惕地关注着他们的举动.而是与员工休戚相关、相互理解.不仅共同成长,还常能创造出不俗的业绩。这些管理者深知.对员工管理不是目的.使用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才是关键。那么.作为管理者.怎样才能与员工建立这样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2.
随着"80后"在企业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他们逐渐成长为企业组织内的中坚力量。然而,许多企业管理者发现自己积累了多年的管理方法在"80后"群体身上并不太起作用,不少企业出现"80后"群体离职率高、幸福感下降、情绪波动大的情况,甚至出现"富士康N连跳"的极端现象。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如何管理"80后"员工群体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所面临的一个全新而且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在各级管理者中,最不易、最冤、最辛苦的当属中层管理者。因为,一方面,所有的指标都要靠中层管理者带领基层员工完成,上级必然要给中层压担子。另一方面,员工干得好不好要看中层领导的管理是否得法、能力是否够强;就算都不错,也少不了自己要带头干,否则肯定被员工骂娘。但是,这还不是中层管理者最大的苦衷,最令中层管理者头疼的是要心甘情愿做“坏人”。  相似文献   

4.
管理者是企业策略执行最重要的主体,而一个善于执行的管理者,不仅重视自身执行能力的加强,还必须重视对员工执行力的培养。执行力的提升应该是整个企业范围内的事情,而不只是少数管理者的专利。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透过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所有员工的行为,因此管理者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营造企业执行力文化。如果企业里的每一个员工每天能多花十分钟替企业想想如何改善工作流程,如何将工作做得更好,那么管理者的策略自然能够得到彻底的执行。如何让员工心悦诚服地用心投入,将工作执行得更好呢?关键就在企业是否拥有良好的执行力文化。为了培养执…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提高企业知识生产力的重要条件,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它要求企业管理者要把员工作为管理活动的出发点,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通过关心、尊重、激励、教育、培养等各种措施,提高员工的能力,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6.
合易 《中国邮政》2010,(6):63-64
“承诺式管理”这一管理方法的依据是“言语行为”理论,该理论研究人们是如何通过断言、提问、要求、承诺、声明以及其他的言语方式来促成自己的行动。以系统的方式对承诺进行培养和协调并据此进行的企业管理,就是承诺式管理。承诺式管理对于当今的管理者尤为重要,因为他们越来越专注于组织的核心业务,而把非核心业务剥离出去、把外围项目外包出去。这一方法还可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利用核心能力之外的商机,在当前流动率很高的劳动力市场中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7.
管理悟道     
鲨鱼式管理者嗜好权力,严厉无情,强调竞争、效率和成绩高于一切;戛裨鱼式管理者则表现为所谓的“仁慈权威者”形象,或者说“社会工作者”形象,他们回避竞争、人情至上,只想获得普遍的好评,无个性、不自信、易受影响,工作效率低、业绩差;而海豚式管理者则信念坚定,追求公平,既关心工作成果,更关心员工成长,他们用脑和心来领导,以自信、宽容来运作,是刚柔结合、有血有肉的管理者形象。科学家对海豚的评价是,富于智慧,和蔼可亲,是天生优秀的激励者、卓越的社交者与沟通者,这正是企业在新管理模式中最需要的品质。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应仿效海豚模…  相似文献   

8.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管理人员的良好愿望不一定能带来好的结果,同样的管理方式在不同的被管理者中引起的反应可能完全不同。这是因为在组织中,能否有效地实行管理不仅仅取决于管理者的行为方式本身,还取决于许多其他因素。请注意员工的主观感受管理者应该注意的是,下属如何对管理者的行为作出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根据客观事实,而是根据他们主观上感觉到的“事实”,并且受到他们自身的性格、背景、文化、经历、期望等因素的影响。而 且一般员工都喜欢主管的行为与其个性一致,即表现出真实、本色的一…  相似文献   

9.
当前,企业的管理者们常常为如何让员工更加有效地执行上级决策而苦恼。从以往的管理活动来看,他们更多地将执行的效果寄托在执行者的行为本身,而忽视了对执行者心理层面的剖析和引导。事实上,如果员工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不一致,片面要求执行力是不现实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斯金纳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斯金纳箱"试验:  相似文献   

10.
刊外观点     
第9期《中国邮政》刊登了一篇《基层管理者的能力修炼》的文章,强调作为一名基层的管理者,要着力修炼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因材授业及完善自我思想的能力。而笔者认为,作为基层管理者还应具备"慧眼识才"的能力。近年来,邮政企业招聘新员工的数量持续攀升,而新员工大部分首先被分配到基层学习锻炼,基层管理者往往成为新员工接触的第一个管理者。因此,基层管理者如何发现新人、培养新人,为企业发展储备力量,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企业,它不单纯是一个赢利性的经济组织和员工赖以养家糊口的机构,而且还应是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寻求精神追求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文化机构和人性组织。因此,企业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满足员工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江苏省徐州邮政局“以人为本”强调文化认同与群体意识的作用,把企业管理的重点从成本控制型的物的管理转移到人的管理上来,理解员工、重视员工、培养员工、激励员工,充分尊重员工的人格、权利和主人翁地位,实现人力、知识、技术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统一的“人本管理”。  相似文献   

12.
在"新常态"下,邮政面临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如何掌控全局、凝心聚力,实现预期目标任务,已成为基层邮政企业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笔者认为,从地市分公司层面来看,管理者应该具备以下七种职业素养。授人以"鱼"给予员工高收入。在地市邮政分公司各层面的管理者中,业务能力强者比比皆是。他们善于开拓新业务,能找到广阔的市场,给团队带来丰厚的收入。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事必躬亲的管理者也有可  相似文献   

13.
肖人龄 《当代通信》2003,(13):52-56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企业文化作为新的管理理念,有着鲜明的特征,主要是培养员工的群体意识、企业精神、创新精神等,在职工中产生巨大的粘合力和向心力。经营得最成功的企业居第一位的并不是“硬件”,而是“软件”——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宝贵资源和购名,是企业建设、经营与发展的原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文化作为现代管理新理念进入我国,我国企业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和企业的实际,创造性地涌现出一大批企业文化典型范例,并创造出非凡的精神成果和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14.
读者观察     
企业如何面对核心员工的流失?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绝对是一项重要的企业资源。因为它不仅具有成本的特性,企业在引进、培养、使用员工的过程中,都需要有较大的资金投入,而且它还具有类似于资本的增值作用,如对企业管理素质、运作水平的提高以及企业文化的形成都能产生重大的影响。尤其是企业当中的核心员工,在这两个方面的表现较普通员工更为突出,理应得到企业的特别关注。那么,如果企业出现核心员工的流失,我们应如何面对呢?欲了解更多读者的观点,请访问本栏目的“数码链接”:W W W.C H I N A P O S T.CN/C-P O S T/A_G…  相似文献   

15.
对一个企业来说,人是最重要的财富。在一个现代化管理的企业里,对员工的薪资及绩效的考评制度,是一个非常 对一个企业来说,人是最重要的财富。在一个现代化管理的企业里,对员工的薪资及绩效的考评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其目的不仅是要让员工对自己的薪资满意,更要让他们感受到公司的公平、对每一位员工的尊重和对其贡献的认可,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工作的成就感和职业的归属感,真正起到一种激励的作用。员工是否有工作积极性、工作成就感、是不是感到被重视,不仅在心理上对他们有影响,而且在工作的态度、工作效率上都…  相似文献   

16.
员工如何与企业构建一种信任、持久的关系是管理者需要面对的问题。相对于过去的情况而言,今天的员工管理会有更多的挑战性——一方面来源于因全球化所带来的价值多元化,另一方面来源于员工自我意识的强化。对于获得员工忠诚是一个极具挑战的话题,我有如下五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资产!”这样的口号已经被诸多的企业宣扬了很多年,却没有多少人因此获得了期望的收效。凯文·汤姆森在《情绪资本》一书中告诉我们,要想充分利用好人力资本,就必须管理好两大因素:一是智力资本,即员工的知识;二是情绪资本,即那些能激发人积极行动的情感、情绪和信念。很多组织都已开始着手进行知识管理,但如果员工的情绪是负面的,比如没有共识、压抑、忧心忡忡、缺乏信任等,那这些智力资本都会变得没有意义。有多少企业都不得不为这些负面情绪带来的诸如劳资纠纷、生产率低下等后果买单。《情绪资本》一书,通过对众多大…  相似文献   

18.
人性化管理的根本:重视个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管理者们几乎都能从理论上认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但他们在实际的管理实践中取得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管理者与员工心目中“以人为本”中的“人”不一致,导致矛盾:现代企业家们在实践“以人为本”的理论时,往往把“人”看作是“...  相似文献   

19.
传统以原材料和能源为基础的工业经济正向以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转变。管理理论和实践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变革:由于知识存在于人脑之中,其实现依赖于人类的智力活动,管理者将无法继续使用运作研究提高生产效率,也不能用简单的物质刺激有效地激励员工,更无法监督员工抽象的思维活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只能依靠员工自愿的合作实现。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点呢?通过不断地实践和理论研究,经理人员和管理学家共同发现:管理过程的公正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过程公正理论的概念和由来过程公正理论的概念和由来过程公…  相似文献   

20.
压力与能力     
关于员工压力一直是企业管理关注的话题。不同岗位的员工只有压力轻重的不同,但谁都不可能没有;因为只要企业存在,员工压力就不会消亡。各大运营企业为了缓解员工压力,采取了很多办法,如心理干预、举办活动、与管理者对话等,可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如此,员工压力是否真的得到减少,从而实现了快乐工作呢?答案是,有效然而有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所有这些方法都不过是治标而非治本的手段。要想真正为员工减压,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建设学习型企业,迅速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