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力资本的组织化即个体层面的知识、技能、能力等人力资本向组织层面人力资源的聚集和转化,这种聚集和转化过程使得组织化人力资本打上了组织的独特烙印,具有不可模仿和替代并且能够根据组织特定的战略目标进行动态调整的特征,构成了组织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能够为组织达成战略目标、实现价值增值做出贡献。本文在梳理了经济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对人力资本理论发展的研究贡献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了组织化人力资本资源管理的理论框架与核心观点,侧重评介了人力资本在揭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及组织绩效提升"黑箱"机制中的作用研究,关注了组织人力资本池的构建及战略匹配与冗余机制,以及人力资本资源涌现与组织人力资本资源的转化及形成过程,并概括了研究启示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高春亮 《南方经济》2020,39(5):65-78
人口红利下降被认为是新常态下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然而劳动投入不仅包含劳动数量,还包含劳动质量,分别对应于人口红利与人力资本。由于在测量上忽视了高速城市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积极影响,在机制上忽视了人口红利和人力资本分布趋同的叠加影响,容易造成人口红利贡献高估且人口资本贡献低估。文章从人口迁移视角出发,参考拉姆齐无限期界模型建立人力资本积累方程,将城市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积极作用纳入分析,得出转换效应、迁移效应和共振效应,阐明人口红利和人力资本空间分布趋同的微观机制,得到检验人口红利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一致性框架。以2013-2016年272个样本城市进行计量检验:固定效应回归分析和内生性检验表明人口红利和人力资本的增长弹性排序不确定,中介效应检验表明人力资本的增长贡献超过人口红利,分组检验进一步证实人力资本贡献超过人口红利,且存在相互叠加共同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共振效应。结论表明,若充分考虑城市化对人力资本的积极影响,则人口红利的贡献确实被高估,而人力资本的贡献被低估。由此得出政策建议,应持续推进城市化高质量发展,加速人力资本积累,构筑劳动质量替代劳动数量的机制,以更好地应对新常态下人口...  相似文献   

3.
农业发展与人力资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懂得穷人的经济学,我们也就懂得了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原理。世界上大多数穷人以农业为生,因而如果我们懂得农业经济学,我们也就懂得许多穷人的经济学。——西奥多·舒尔茨《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相似文献   

4.
刘克豫 《辽宁经济》2020,(12):24-25
我国的人口结构现已进入老龄化,人口红利正在消失。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人力资本的转型和老龄化给我国带来新的优势,论证新的人口红利正在崭露头角。由此得出结论,长期应对人口红利消失的途径是通过对人力资本的大力投资,提高劳动力的质量,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短期应对人口红利消失的途径是开发新的老龄化产业,从而促进新的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劳动力成本上升与企业的发展道路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彩仁 《改革与战略》2009,25(6):161-162
劳动力成本问题是当前企业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已经成为企业的一个重要的成本负担,企业如何应对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具体原因,及其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然后通过分离了劳动质量和资本质量的含体现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模型来分析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邹国防 《开放导报》2007,(2):99-102
人力资本供给曲线和其它资本、商品供给曲线一样向右上方倾斜,它表达着这样一个规律:人力资本的供给数量随人力资本价格提高而增长,价格降低而减少。从当前我国人力资本供给的现实情况看,并没有遵循这样的规律,背离供给规律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表达;2.高等教育投资的机会成本约束;3.人力资本所有者收入水平以及社会对人力资本需求在长期内的发展分析;4.超市场规律因素对人力资本供给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晓娣 《南方经济》2013,31(11):17-26
本文利用SAM和动态投入产出模型预测了通过提高公共教育投资以延长人口红利的可行性。假定政府扩张教育投入至GDP4.5%,施行高中义务教育,虽然在短期内由于挤占经济建设投资,会导致经济增速下降,但其长期效应包括:使高中和研究生学历人力资源迅速扩张,显著提升现代制造、科教、服务业的生产率,为产业结构升级打下基础;居民和企业相对收入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模式转变;GDP增长率将随着人力资本的积累而回升,增长在人口红利拐点后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8.
一国一定时期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对于其吸引外资能力的大小具有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一般而言,教育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其劳动力的素质普遍偏高。从投入的角度来认识,这种情况对于维持较高水平的投入活动是非常有利的。而教育水平落后地区,一般说来,其劳动力素质也比较低下,这种状况必然导致缺乏熟练工和技术人员,劳动效率低、经济发展缓慢等等,这些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投资活动。所以,国外跨国公司在对投资环境进行研究和评估时,十分重视人力资源的优劣,通常都把其作为对外投资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家加以谨慎考虑。战后以来,东亚与…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不断深化,但是我国出口产品大多面临附加值低且价值单方面向外转移的困境。文章首先分析了垂直专业化与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之间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把人力资本匹配引入到分析框架中,考察初始人力资本的选择与垂直专业化不同阶段的适配如何促使发展中国家在垂直专业化不断深化过程中持续提升其产业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并避免发展中国家产业垂直专业化和产业价值链升级之间倒"U"型曲线递减趋势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五大资本的分析框架,作者利用世界银行的发展指标数据库,从国际比较视角分析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中国五大资本不同程度的提高导致总资本大幅度跃升,在世界大国之中变动最快,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明显上升。中国总资本积累明显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属于世界上总资本积累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其主要是依靠较高的物质资本积累来支撑。中国五大资本构成的突出问题是物质资本投资率过高,人力资本投资率过低。中国进一步发展需要优化配置五大资本,改善物质资本的投资效率,大幅度提高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工资及工资变化的差异普遍存在,在引致工资差异的诸多原因中,人力资本因其主观能动性而具有突出的地位。人力资本对工资收入的影响是现代人力资本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上世纪20~40年代上海企业资料为基础,对代表人力资本水平的教育程度、在职培训、工作经历等与工资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是由特定的资源禀赋、历史条件使然;是顺应客观条件的结果。曲折的路径体现了选择中国道路的艰辛与经验;紧迫的机遇,挑战中国道路的应对;错综复杂的内外矛盾决定中国道路要在探索中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的拉美经济发展并非是一部失败的历史,而是有成有败、有喜有悲。如经济增长绩效比较突出,经济结构有所改善,技术和知识得到了积累,人文发展指数也有很大的进步。但是,拉美至今仍然是世界上贫富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地区,对外经济依附也没有减轻,其原因固然与技术进步相对缓慢、资本积累不足、宏观经济管理水平不高等因素有关,但最重要的问题是发展模式转换的延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传统体制变革的不彻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已经是东亚最大的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资本品市场提供者,但东亚最终消费品市场提供者地位远落后于美国。文章使用面板数据模型重点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国内私人消费和政府消费支出等因素对中国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的影响。中国的东亚中间产品和最终资本品市场的提供相对较容易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而中国的东亚初级产品和最终消费品市场提供受到影响的程度相对弱些。而且,国内私人消费支出与政府消费支出对中国的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提升有着不同方向的作用。在中国经济增速和政府消费出现下滑以及私人消费进一步增长的影响下,中国作为东亚最终消费品市场提供者的地位将还会提升,中国作为东亚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市场提供者的地位将会下降,中国作为东亚最终资本品市场提供者的地位可能下降或者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6.
陈曦 《特区经济》2013,(1):176-177
劳动力流动是人力资本动态配置的实现过程。虽然流动本身并不能增加人力资本价值,但流动可以促使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组合的不断优化,使潜在资源变为现实生产力。更为重要的是,建立高效、统一、公平的全国劳动力市场,赋予劳动者自由的工作选择权利,将有效促使劳动者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机会,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这将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吴迪 《湖北经济管理》2011,(20):102-103
进入21世纪,人力资本理论体系已经深深扎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知识经济时代如期而至,更是对人力资本的积累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愈加需要人力资本提供重要支撑。以往研究与实践证明,人力资本积累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加大人力资本积累毋庸置疑成为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必然趋势。基于此,本文从人力资本理论体系出发,分析了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性以及其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增强人力资本积累力度,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周德禄 《山东经济》2006,22(6):128-134
以人力资本理论为重要理论基础,引入人口的教育水平、经验水平、健康水平和规模水平作为人力资本的四个主要解释变量,利用总量生产函数作为主要数学模型,对山东省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经济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9.
由于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宋代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的利用已达到了"地尽其利","不遗余力"。但因人地矛盾加剧和农业技术进步,江南地区农业内部出现了大量富裕农村劳动力,从而产生了劳动力"溢出"现象。"溢出"的农村劳动力多"转为他业",并表现为"候鸟式"、"风筝式"、"鱼跃式"三种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吸收和利用,表明宋代劳动力的空间配置和产业配置趋向于优化发展。通过宋代农村劳动力利用中所发生的这些新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唐宋大变革时代农村经济社会所发生的变迁和发展,但也不能因宋代农村劳动力有向其它产业流动的趋势而过高估计它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对东亚人口转变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人口转变和经济增长的理论及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我国只有充分利用、优化配置人口转变所带来的"人口红利"这一现实资源,才能抓住战略机遇,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