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3月通过的《物权法》所确立的新担保物权制度完善了担保物权,修正了执行机制,势必在保护金融资产、拓宽金融资源、维护金融交易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必将为金融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担保物权制度经历了一个由无到有,由零乱到系统的发展过程。《物权法》的颁布,将担保物权制度从涵盖了保证、定金等内容的《担保法》中分离出来,完成了物权法的体系化,是我国担保物权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一大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物权法》的规定并不完善,我国的担保物权制度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3.
浅论《物权法》对担保物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银行曾通过对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得出两个重要结论:一是好的担保法律等于更多的银行信贷;二是好的担保法律能够减少违约,降低利差。2007年3月通过的《物权法》适应了担保物权制度的新发展,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对传统担保物权理论予以了突破,修正了执行机制。必将带来崭新契机,但同时也将带来一些不利因素,我们需要运用辨证的眼光,在研究并探讨其利弊的基础上,更好地将《物权法》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进一步促进金融业朝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世界银行通过对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曾经得出这样的结论:好的担保法律等于更多的银行信贷,好的担保法律能够减少违约、降低利差。我国现行担保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是重交易安全轻经济效率、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今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物权法,整合了现有的担保物权法律规范,使我国担保物权制度取得突破性进展,无疑对我国银行信贷业务拓展和风险防范将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试从担保物权角度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5.
优先受偿性是担保物权制度的灵魂。担保物权的优先受偿性主要体现在:一是优先于其他不享有担保物权的普通债权;二是优先于其他担保物权,如登记在后的担保物权。但是,担保物权的优先受偿性并非绝对。  相似文献   

6.
《物权法》是一部调整物的归属和利用的民事基本法,对我国原有的担保物权制度作了重大调整,增加了许多新的规定,本文通过对《物权法》与《担保法》、《担保法司法解释》进行比较,从物权变动的因果区分、约定独立担保、物的担保与人的担保并存时责任承担规则等方面,分析《物权法》对我国担保物权制度的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物权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法》确立的新担保物权制度完善于担保物权,修正了执行机制,为金融业带来深远而又积极的影响。本文试从《物权法》的新规定来阐述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速资金的融通,简化手续,减少交易成本,更好地发挥抵押担保的功能,将于2007年10月1日施行的《物权法》对最高额抵押作了规定,与《担保法》相比,增设了最高额质权担保制度.《物权法》关于最高额担保物权制度的规定,对银行信贷业务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正确理解和适用最高额担保物权制度对于银行信贷业务的有效发展和风险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完善动产担保物权制度 优化金融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旭  邱海洋 《中国金融》2005,(16):23-25
当前,我国正在制定《物权法》。《物权法》中担保物权制度与金融发展关系最为密切,担保法律环境直接影响金融生态。银行和工商企业普遍反映我国现行担保物权制度偏重于不动产担保,动产担保物权制度薄弱,动产担保物范围太窄,多种动产的担保价值无法发挥,不利于企业融资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不利于金融产品创新,不利于信贷人权利保护和银行贷款风险防范。因此,在制定《物权法》时,应充分考虑完善动产担保物权制度,促进金融发展和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0.
担保物权制度对信贷创新影响效果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我国担保物权制度的确立、完善、实施进程表明,担保物权制度已融入经济金融生活,调节与规范经济金融的作用日益显现,不仅对银行信贷创新与投入意义重大,物权实现环境也有明显改善。同时,物权在实现过程中的诸多困难与障碍也是必须重视与研究的。  相似文献   

11.
《物权法》确立的新担保物权制度完善了担保物权,修正了执行机制,为金融业带来深远而又积极的影响。试从《物权法》的新规定来阐述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商业银行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7年中国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影响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举措。笔者以2005—2013年间中国工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中国《物权法》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通过实证检验担保物权制度改革与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变化,揭示二者的影响关系及其机理。结果证实:中国担保物权制度改革显著推动了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提升,其间发挥关键作用的是改善融资约束。担保物权制度改革通过提高企业债务融资能力、调整企业负债期限结构和改善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能力三个渠道缓解融资约束并促进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提升。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表明: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提升效应在不同类型的企业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以来自中国《物权法》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揭示了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影响机理,拓展了国际贸易和分工理论,丰富了“法与贸易”研究领域的现有文献,为通过法律制度改革促进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提升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3.
颜延 《会计研究》2007,10(4):27-33
新颁布的物权法秉承物权法定之原则,规定了所有权、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权利与义务是资产与负债的主要内容,物权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必将对会计确认和计量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认为,企业法人所有权制度厘清了企业与其投资者之间权利与义务的边界,为正确界定会计主体提供了法理上的支持。作为一种权能相对完整的用益物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具备权利人能够拥有或控制、权利客体有形、使用期限超过一个会计期间等三大特点,可以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担保物权系在资产之上设定负担与限制,这种负担与限制应当反映在会计核算之中。除了按照或有事项予以报告之外,企业还可以选用公允价值来反映这种权利负担。  相似文献   

14.
何莎 《金卡工程》2010,14(7):46-47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建立科学的自然资源物权体系,对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以及环境保护至关重要。自然资源物权并不是独立于自物权和他物权以外的新概念,而只是按客体的不同做出的新分类,自然资源物权体系就是自然资源所有权、自然资源用益物权以及自然资源担保物权的综合体。在传统物权体系的基本框架下构建自然资源物权制度,既是理论探讨的倾向,也是一个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统一动产担保物权登记制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深入分析了担保物权公示原则的特殊性,揭示了动产担保物权公示的价值基础、公示效力与征信活动的内在联系.建议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作为单一的动产担保物权的登记机关,建立全国统一的动产担保物权登记公示系统.同时,将融资租赁纳入非典型性担保物权范畴,并完善善意取得制度.  相似文献   

16.
《物权法》有关规定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法》作为一部调整和规范财产关系的基本法律,它确立了物权法定原则。在《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的基础之上,对担保物权制度作了重要修改和完善。本文对《物权法》中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具有密切关系的规定进行了概述,对商业银行如何妥善应对《物权法》所带来的影响做了深入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民法典》许多新原则、新概念和新规则,对银行信贷业务有着直接和深远影响。本文围绕《民法典》担保物权中抵押财产范围、抵押与租赁关系、动产抵押效力、抵押财产处分、担保物权优先顺位等新规定,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等,分析了对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唐晓蕾 《新金融》2007,(7):56-59
2007年10月1日生效的《物权法》是规范财产关系的基本民事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支架作用。担保物权是《物权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商品经济中最为活跃的成分。据统计,实践中90%的担保与金融业务有关。《物权法》所确立和完善的新担保物权制度,在保护金融资产、拓宽金融资源、维护金融交易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必将为金融业的发展带来崭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9.
《物权法》所确立的新担保物权制度,与以往担保物权制度有着极大的不同,银行业应准确识别风险,并积极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下称《物权法势》已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物权法》规定了一系列保护交易的物权制度,明确规定了对一切市场主体实行平等保护,与其他民事基本法律联系紧密,尤其是担保物权制度方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的基础上作出了进一步的补充、修改和完善。针对该法的新变化,为依法维护金融债权,有效提高资产质量,促进信贷业务又好又快的发展,有必要就《物权法》对信贷业务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实践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