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刘振威 《魅力中国》2014,(2):324-3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九十多年的艰辛奋斗、探索实践中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在长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锤炼得愈加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强底气。“三个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选择,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坚定“三个自信”是执政党实现伟大目标的根本要求,是人民创造美好未来生活的现实保证。  相似文献   

2.
陈印 《宁波通讯》2013,(3):68-69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要求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  相似文献   

3.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1]深刻阐述了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三个自信”以来,学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研究颇多,主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内涵、基础、价值取向、优越性和路径等方面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对近年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及侧重点,从而更好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5.
一条道路从未如此清晰,指向民族复兴的光明愿景。穿越历史沧桑,回眸走过的路程,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落后挨打时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新中国成立后的探索时期,虽然走过弯路,但取得了一系列客观的成就,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破解难题坚定走自己的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今天的中国繁荣富强,国际地位不断上升,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受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和认可。  相似文献   

6.
张泽林 《发展》2018,(4):1-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方式和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发展的根本和灵魂。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一个缺乏文化自信的国家,必然沦为失去根本的国家。中国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贯穿其中的思想理念、道德追求、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撑。因此,文化自信的实质是民族自信。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四位一体的命题鲜明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特色,是重大的理论贡献.就其关系结构来讲,旗帜直接关系到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建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旗帜的现实表达,并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和伟大实践.同时,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四者之间关系的实质体现出“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立足点、方法和检验方法的依据,对于增进深刻理解“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社会主义新西藏建设的伟大事业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引领、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互动中开拓前进的.  相似文献   

8.
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这条道路、这个理论体系、这个制度,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奋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相似文献   

9.
10.
11.
郭华 《理论观察》2013,(5):14-15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要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利益诉求的基础上,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实践和时代发展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  相似文献   

12.
肖安鹿 《发展》2023,(9):1-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担当起新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67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学习和创新运用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成功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也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更是全体国民坚持自信的源泉,从而使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演进过程及其道路自信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在是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文化已经成为在国际竞争中取得胜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国家综合国力中,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必须把发展文化的力度进一步提高,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完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工作.掌握新时代的文化观,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更上一层楼,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望早日实现,要坚定文化自信,从中华文化的立场出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前进,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蓬勃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具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他认为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和实事求是的产物,它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并深得人们拥护。他提出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通过发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持用事实说话。邓小平的论述告诉我们,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对文化精神的自觉维护以及对文化前途命运的确信。如今我国被日韩文化的影响较为严重,在这一历史节点,坚守中华文化,弘扬传统学术思想,建立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是时代的迫切要求。明晰文化自信思想的主体性逻辑,解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文化体系中的灵魂地位,还原中国千年文化,寻找中国深厚历史中的文化瑰宝,建构具有我国特色文化体系,是实现文化自信历史使命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文化自信意蕴精深,既包含有历史文化血脉的延续弘扬,又具有不断实践和积淀的现实机制和维度,是在实践基础上文化传统和现实生活的有机统一。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是文化自信确立的历史渊源;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思想精神基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文化自信的社会背景和根本原因。系统分析和研究文化自信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正确理解理想和信念的内涵 ;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 ,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 2 1世纪  相似文献   

19.
"全盘西化"思潮的代表主要是胡适和陈序经。这一理论在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起过进步作用,比如介绍西方的民主和自由思想、反对封建愚昧和独裁专制,但从总体上来说是错误的。他们只是从理论出发,没能考虑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和中国情况的具体性,因而不足以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近代以来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检验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下,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它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是"四个自信"的坚实基础,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公正。在新时代的引领下,要坚定不移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必须确切掌握在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和意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推进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创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