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太子河流域9个国控水质监测断面2000—2019年5类水质指标监测数据,对流域水质时空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对污染控制措施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各监测断面COD和氨氮浓度递减趋势明显,通过90%显著检验水平,其他指标总体变化较为平稳.太子河上游断面水质总体好于下游,从上游到下游沿程水质状况逐步恶化.氨氮和COD是太子...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蓄滞洪区水体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文章以北京宋庄蓄滞洪区二期生态修复工程为研究对象。2022年4—11月,针对温榆河河道、人工湿地出水口、蓄滞洪区湖西侧和湖东侧区域水体,每月中旬,分别进行月常规水质监测。结果显示:工程出水水质总体满足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氨氮、总磷浓度指标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研究为类似的水质修复治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河北省主要入海河流的历年水质及近年来污染变化状况,以及对近岸海域可能造成的影响,利用2011—2016年的监测结果,计算了入海河流主要污染物的入海通量,并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秩相关系数法等对水质和历年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主要入海河流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2011—2016年河北省入海河流以劣Ⅴ类水质为主,水质较差。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年均入海量在2012年有所上升,2013—2016年呈下降趋势;氨氮和化学需氧量入海量在2011—2013年有所下降,2014—2016年虽有波动,但变化趋势不明显;总磷入海量整体呈现轻微上升趋势。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入海量年均分别为868.7,519.5,216.0,3 641.7,26.6 t/a。因此,加强入海河流污染的综合治理对于完成地表水及近岸海域水质目标考核乃至近岸海域污染防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水质标识指数方法对辽宁西部某供水水库的季节性污染时空特征进行评估,并对其水质季节性变化的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研究水库在丰水期水质总体达II类水标准,总体达标率高于80%,而在枯水期由于水量锐减,进入水库的污染物浓度下降明显,可达III类水标准,总体达标率低于60%,但在丰水期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高于枯水期,丰水期发生富营养化总体风险几率较高。通过对沿程水质监测断面的追踪分析,城市生活点源排放是研究水库水体季节性变化特征的主因。从上游到下游监测断面,水库沿程污染指数空间变化整体呈现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浑河抚顺市区段2004—2017年水质监测结果为对象,运用Kendall检验法,结合水质评价结果,分析水质变化趋势及污染成因。结果表明:水质变化总体呈好转趋势,仅硝酸盐氮浓度呈现上升趋势。该河段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COD、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主要来源城市生活、工业及农业面源污染,而受河水流量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
水质监测中氨氮含量是重要的指标,控制好水体中氨氮的含量可以实现水资源保护的目的。对此,文章将简单阐述水质氨氮监测的方式,然后对水质氨氮在线监测的技术进行分析,最后探究现代分析技术在水质氨氮监测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大凌河流域水质监测断面的月尺度数据资料,对水质时空变化特征采用PCA法与SOM网络进行研究,然后采用水质指数法综合评价了大凌河流域水质状况。研究表明:大凌河下游海洲段、西河以及牤牛河支流的富养盐水平在春冬季偏高,而大凌河下游入海口和上游部分河段的有机污染水平在春夏季偏高,大凌河流域水质总体处于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采用水污染指数法,对我国辽宁省某河流水质总体污染情况进行指标量化分析,通过选取该河流中15个不同的常规监测断面进行采样分析,最终研究结果表明,该河流中存在Ⅱ级、Ⅲ级以及Ⅴ类和劣Ⅴ类四种不同等级的水质,而监测点2、3及监测点4和6、监测点7、8的水质等级均为Ⅲ类。但在监测点4及监测点6两个监测断面中,前者水质较好,后者水质较差。在劣Ⅴ类水质中,监测点11水质较差,监测点14水质污染程度较轻,最终通过指标筛选发现,2015年该河流Ⅴ类及劣Ⅴ类等级的水质中主要污染因素均为粪大肠菌群。  相似文献   

9.
针对潮河水系水质不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的现状,分析干流及支流多年水质特征值,得出:COD、氨氮年均值达标,总磷和氟化物超标率高,总磷超标倍数大。结合流域污染治理现状,提出增加环保在线总磷监管、制定严格的氟化物流域排放标准、完善城镇排水体系的防治对策,旨在为潮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践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城市水资源供给矛盾,水库联合调度逐渐成为解决城市用水紧张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污染物来源及水库水质的不同增大了联调水质风险。文章采用Mike21水动力模型探究了水库联合调度对水质的作用,模拟分析下游库区水环境受上游不同水质水库调水的影响,预测了污染物浓度分布以及典型断面水质特征。研究表明:下游水库坝址处下泄水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游调水水库水质的好坏,较调水工程未实施前受水水库总体水质变差,污染物初始浓度除TN、TP值未达到标准外,氨氮和COD值均较低。  相似文献   

11.
依据2012年水质监测资料,对黄河三门峡水功能区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干、支流水质均劣于Ⅴ类。干流主要污染物为总氮,支流为氨氮、挥发酚和耗氧有机污染物等。采用数学模型预测水功能区水质变化呈污染加重的态势。在分析水质污染成因基础上,提出了保护水功能区水质的对策及建议。同时,为黄河流域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考核评定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文章简述了大、小凌河流域水功能区划分情况,并对流域内的16个水功能区2006~2014年的水质监测资料进行了达标评价,并运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方法对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溶解氧4项指标浓度变化情况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水质总体呈好转趋势,仍存在潜在风险,需加强污染防治和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促进洨河水质的持续改善,采用水质指数法评价2016—2021年石家庄市洨河水质污染特征,对氨氮、总磷(TP)、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等主要污染物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洨河接纳的沿岸生活污水和农田地表径流是主要污染源。近六年来,经过综合治理,氨氮、TP和BOD5等主要污染物下降幅度分别为86.1%,69.5%,76.0%,水质虽有明显提升,但仍处于污染状态,主要污染物下降幅度呈逐年收窄趋势,因此,现行治污措施存在局限性,洨河水质仍需进一步精准治理。建议“十四五”期间水利、环保部门在水质监测及数据收集上加大投入力度,更为准确地分析水质变化趋势,持续做好污染源精准管控治理,同时开展好农业生产模式调整和生活污水综合治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14.
杨迪虎 《水利技术监督》2011,19(5):17-20,33
合理计算水质监测断面各参数评价期均值,合理计算水功能区各参数代表浓度对水功能评价至关重要。本文在计算各参数评价期均值时以测次间时长为权重,在计算水功能区各参数代表浓度时以相邻两监测断面间河长为权重,并提出了计算公式,使水功能区水质评价更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河流水质在一定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行准确预测,研究分析了灰色预测方法、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考虑这两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引入离散小波变换对时间序列进行处理,提出了基于3种算法的组合预测方法,给出了该组合预测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和算法要求,在Matlab编程实现该组合预测方法。以某河流水质为研究对象,利用该方法预测河流的水质变化情况,并和实际监测结果进行对比,预测结果表明: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含量均和实测结果接近,吻合度高,平均相对误差较小,说明该组合预测方法可以有效地预测河流水质在未来短时间内的水质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某新区两座不同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厂长达一年的进出水水质比较,发现两种工艺对氨氮和总氮处理效率相当,但是在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磷三类污染物处理能力方面,B厂处理效率明显高于A厂。我们认为B厂工艺更加适合处理该地区的污废水。  相似文献   

17.
张翔 《水利技术监督》2021,(2):78-80,124
为综合探究泾河多泥沙水体水质状况,依据2011年以来的水文水质监测资料,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水质标识指数,对泾河泥沙径流变化与中下游河段水质状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输沙总量相比,径流量呈小幅上升的趋势;2016年以来中下游河段水质逐步改善;COD、氨氮与径流量、输沙量间呈现负相关,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文章引入交叉熵抽样方法对蒙特卡洛随机抽样进行优化和改进,并将改进算法结合水动力-水质模型对云南中部某河流水质概率区间时空变化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河流主要水质指标趋势的预测精度上好于传统算法;研究河流氨氮浓度在0.33~0.35mg/L的累积概率最高为0.702,而溶解氧浓度在4.31~4.51mg/L,累积概率最高达0.646;改进算法可估算不同概率下各水质指标随时间变化的波动曲线,可以河流水质预警提供关键依据;研究河流中上游出现高浓度氨氮和低浓度溶解氧的概率高于下游。研究成果对于河流水质预警系统构建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张翔 《水利技术监督》2021,(4):45-47,129
为全面了解马莲河水体水质状况,采用2015-2019年水质监测资料,应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马莲河不同河段全年以及汛期和非汛期水体变化趋势进行全面评估.评价结果表明,水体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点源污染,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是主要超标项目,上游河段水质污染程度高于下游河段,部分河段水质有所改善,但是存在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20.
在河道开展反铲式底泥疏浚的中试试验,研究该疏浚工艺对周边区域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疏浚点上游100m至下游500m的范围内,反铲式疏浚会对水质产生一定影响,下游区域受影响程度高于上游区域。其中,浊度、氨氮和总氮受影响的范围最广,生化需氧量、总锌、浊度受影响的程度最高,生化需氧量和总磷受影响持续的时间最长,浊度、总氮和总锌受影响持续的时间最短。反铲式疏浚并不会改变周边水域的水质类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