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类的生活方式是与其社会的文明状态相适应的。原始文明社会中人类的生活方式是“朴素无碳”的,农业文明社会中人类的生活方式是“适应性低碳”的,工业文明社会中人类的生活方式是“发展性高碳”的,而生态文明社会中人类的生活方式应是“理性低碳”的。理性低碳生活方式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自我选择,是要在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进程中实现低碳化,是生活方式的革命性发展。构建和普及理性低碳生活方式,需要树立和强化低碳生活理念,实现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低碳化改造;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各个国家和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普及各具特色的理性低碳生活方式;需要各生活主体的协同配合,政府、企业与居民等要全方位地、积极地、广泛地践行理性低碳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消费主义的盛行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之间的矛盾,保持了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繁荣,也引发了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对引导人们走出消费主义的困境,建立生态消费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范畴的内涵与外延是灵活的,会因生产的具体方式及社会性质变化而变化.即使是同一生产的具体方式或同一社会性质的生产,其内涵与外延也会在形式与实质上有很大的差异.对这种变化与差异进行分析,不仅有益于对现代资本主义的认识,也有益于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现代工业文明创造的辉煌是从未有过的,它带来的生态危机、道德危机和社会危机也是从未有过的,人类传统的发展观和文明观正面临严峻挑战.人类社会能不能“与时俱进”,扭转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向,实现一种文明的整合、重塑、超越和变革,依赖于一场“生态文明”的“新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大研究、大实践.只有逐步解决了人类自身的“生态化”转向,才能逐步实现人间秩序友好和平、自然秩序平衡稳定、人类世界与自然世界“互相帮助、互相爱护”的全方位“和谐”的“生态大文明”.  相似文献   

5.
江一舟  焦辉 《新智慧》2007,(10):61-61
在各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当中,有一种生活方式正在悄悄兴起,推崇这种生活方式的是城市“自我族”。[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范畴的内涵与外延是灵活的,会因生产的具体方式及社会性质变化而变化。即使是同一生产的具体方式或同一社会性质的生产,其内涵与外延也会在形式与实质上有很大的差异。对这种变化与差异进行分析,不仅有益于对现代资本主义的认识,也有益于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据逐渐成为社会化生产的核心要素。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推动数据成为商品,生产数据商品的劳动包括雇佣和非雇佣两种形式,雇佣数字劳动主要在雇佣体系内生产“生产经营数据”,非雇佣数字劳动则主要在雇佣体系外生产“个人数据”“中间数据”和“公共数据”,资本家能够同时占有这两种劳动的成果及其剩余价值;为极大地拓展剩余价值来源,资本势力凭借技术进步偏向性从生产领域向生活领域入侵,将大量数字活动转化为非雇佣数字劳动,从事非雇佣数字劳动的劳动者被抽象为一条条数据从而成为“数字化个体”;“数字化个体”突破了传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劳动时间、劳动人群和劳动空间等方面的限制,但其并不拥有关键性数字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成为被资本家剥削的对象,而资本为“数字化个体”再生产支付的代价大为降低,劳动对资本的依附性则进一步增强。可见,数字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但拓展了剥削范围、提高了剥削强度、增强了剥削隐蔽性。因此,我国在积极发展数字经济的过程中,不能任由私人资本尤其是外国资本控制和垄断数字平台,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促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王雪飞  张苒 《全国商情》2010,(15):115-116
低碳经济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的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低碳消费是其重要环节。低碳消费通过现实消费需求引导着低碳生产的方向。本文主要分析了低碳经济对消费生活方式的影响,总结了低碳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从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的角度提出一些引导低碳消费生活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住宅集约化为农村生活方式重构提供了最基本的硬件设施条件;是实现集约高效用地,节约土地资源,使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住宅集约环境下,可实现农村农民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这将推动和加快和谐农村建设的步伐.使农村经济与自然环境及社会文明共同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下去实现劳动生活方式现代化、消费生活方式理性化、闲暇生活方式文明化和政治生活方式科学化。  相似文献   

10.
资本操控技术以实现利益独占,造成资本主义劳动生产、物质消费、精神生活等三个关联场域内部利益关系失衡,使得资本主义必然陷入技术创新与利益共享相背离的困境。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马克思划分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阶段,技术创新与共享发展的矛盾仍然客观存在,使得社会主义劳动生产、物质消费、精神生活等三个关联场域内部利益关系矛盾显现。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关口,应积极借力于新科技革命,促进新时代社会主义劳动生产、物质消费、精神生活等各场域内部利益关系趋于均衡,有效保障基于新技术新产业的利益创造水平和基于制度及体制改革的利益享有水平同步提升,以之实现技术创新与利益共享在更高水平上的统一,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戴维·佩珀是西方生态社会主义运动的领军人物,面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这一现实问题,提出了"弱"人类中心主义范式,他从"弱"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基础出发,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提出构建以社会正义为终极目标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2.
三十而富     
令狐磊 《新智慧》2005,(4):45-46
从“新三十而立”演变成为“三十而富”,是社会进入财富高速增长期的价值观偏移的反映,也是我们时代的财富焦虑的激烈表现。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让这种焦虑期的追富心态演变成一种新富生活方式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警察与赞美诗》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欧·亨利根据19世纪末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情况创作的文学作品。作者运用明喻、暗喻、空间转换等艺术手法,以及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揭示出当时美国社会底层人民艰难困苦的生活,讽刺和批判了荒谬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希望这种丑陋的社会现实能得到改变的意愿。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论述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导致出现违背人的类本质异化状况的根本原因。然而在社会主义的公共生活中劳动异化却依旧存在。究其深因,在于公共生活的公共性本质在工业化社会以外再约束的形态得以体现,这种依靠硬性制度实现公共性的途径只具备程序合法性,没有深入人心的实质合理性。只有打破政府作为公共生活单一承载主体的现状,构建多元中心自由合作治理的自治模式,使公共生活成为人们平等、自由参与的领域,人的能动性才能得到释放,以实现人的类本质。  相似文献   

15.
本认为,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马克思在建立劳动价值和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理论过程中坚持的观点和方法,对于科学理解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必须扩大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劳动范畴内涵的外延,从而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认识;其次,必然开拓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新视野,从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早在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在他的经济思想中,就曾多次以所谓的“亚细亚生产方式”与现代欧洲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比较,认为这种生产方式最显著的特征是君主专制政体下“自给自足”、“手工业和农业结合为一”的经济方式,而且在亚洲这块神秘的土地上“保持得最牢固也最长久”。百余年后,亚细亚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本经济帝国的兴起,亚洲“四小  相似文献   

17.
知识型企业的特征是高回报高风险并存;创造性劳动与普通劳动分离;扁平式组织结构取代金字塔式组织结构,“服务型”领导代替“控制型”领导。风险投资是其有效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8.
王洪胜 《全国商情》2009,(7):132-133
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因为地球的承载能力毕竟是有限的.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地球承载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生态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使资本主义生产出现无限扩大的趋势;消费异化引起消费需要无限扩大的趋势;技术的异化加剧了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地球承载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现代化促进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改变并逐渐形成有时代特征的现代生活方式。体育运动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体育观念转变的背景下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善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对体育运动改善现代生活方式的有效途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全球气候的变暖使我们所处的生产生活环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大学生作为有文化和充满朝气的一类社会群体,其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则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他们的低碳生活方式。本文通过阐释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引导的重要意义,对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现状的浅要分析,找出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存在不理想现象的原因,结合我国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并从社会媒体、学校及大学生自身方面对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进行积极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