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当前化工管道保温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化工管道设备内部的热损失需要进行分析和计算,提出保温效果越好,厚度越大,但未必能够达到化工管道保温层的质量要求。采用多层保温材料进行保温时,保温效果会更好,应该进行配套的计算和分析,采用实践验证的方式,达到更好的保温效果。  相似文献   

2.
管道结构、保温厚度和材料费用和一直是设计人员所关心的重要内容。保温层过薄,可能会造成热量流失;保温层过厚则会导致保温费用的浪费。经济厚度就是综合考虑管道保温投资和年散热损失费用2个因素,计算出在一定年限内其"年计算费用"为最小的保温厚度。管道保温层经济厚度设计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以羟基乙腈为原料,与氨进行氨解反应,制得亚氨基二乙腈,重点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保温时间和催化剂等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羟基乙腈与氨水物质的量比为2∶1,催化剂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4%~0.5%,反应温度100~105℃,氨水滴加时间50~60 min 及保温40~60 min 条件下,亚氨基二乙腈产品纯度可达到93%以上,收率达到77%以上。  相似文献   

4.
对真空罐保温层表面温度的要求是 ,在罐内温度 14 0℃时 ,保温层外包皮的温度不得比环境温度高 15℃。过去保温层结构在真空罐主肋 ( 4 0号工字钢 )处没有绝热隔板 ,玻璃纤维保温层的固定支撑直接焊在 40号工字钢上 ,经实测 ,在室温 2 9℃时 ,外皮非铆钉处一般在 41~ 5 5℃ ,铆钉处达 65~70℃ ,90 %以上不合格。为解决此问题 ,作了如图 1所示改进。在工字钢外侧加厚 8mm的绝热隔板 ,将固定玻璃纤维图 1保温层的支撑改用特制绝热螺母和螺栓联接 ,固定保温层外包皮的铆钉铆在绝热螺栓方头上。改后经实测 ,保温层外皮的温度在室温 2 1℃时 ,…  相似文献   

5.
气候环境实验室处于模拟低温工况时,尤其是实验室温度远低于0℃时,实验室内用于试验的供水管道会发生冻结,通过对实验室内连接设备的供水管道形成冻结原因的分析,提出一种实验室低温环境供水管道电伴热保温的解决方案,该设计方案为有类似环境应用的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北方地区气温变化大,导致温度应力大,易引起渡槽表面产生裂缝,有必要采取适当的外保温措施,减少渡槽表面裂缝。文章以山西某预应力大跨度渡槽为例,分别对不保温、10cm厚聚苯板保温层2种情况的温度应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外保温层可以有效降低温度应力,特别是由寒潮引起的温度应力,研究成果对于北方地区类似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保温工作的目的在于减少工业生产中热力管道及热力设备的散热损失,取得节能效果,是工厂节能的重要内容。 保温工作包括选用保温材料、确定保温层厚度和保温结构形式、热损检测以及日后经常性的巡回检查等。  相似文献   

8.
DN300中压蒸汽管道约3000 m长的保温层更换方案,和之前的保温进行对比,表面热流密度由整改前的260 W/m~2下降到整改后160 W/m~2,经核算,中压蒸汽节省6 t/h。  相似文献   

9.
埋地集输管道防腐保温措施,关系着管道散热及其运行安全可靠性,虽然保温厚度的增加会减少热损失,但是保温层施工、材料等一次性投入会增大。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防腐保温技术来满足输油工艺的经济性要求,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未印刷的覆膜铁板材进行热处理,研究了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变化与冲压成形后圆角处出现白痕之间的规律。结果表明,加热温度为100℃,保温时间不超过30min时,圆角处无白痕。加热温度超过100℃,随着温度的升高,圆角处出现白痕的时间不断减小,当温度提高到140℃时,保温时间仅3min即可出现严重的白痕。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圆角处将由无白痕、轻微白痕向严重白痕过渡。冲压工艺不变的前提下,热处理工艺对圆角处白痕的出现具有明显的影响。较高的加热温度和较长的保温时间,促进了覆膜铁表面透明膜中球晶组织的转变,在之后的冲压成形过程中,圆角处的球晶组织在复杂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并最终形成纤维结构,降低了薄膜的透明度而呈白痕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氯化胆碱中N,N-二甲基乙醇胺的测定方法。方法:以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硅氧烷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为色谱柱;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230℃,分流比1:1;载体为氮气,流速5mL·min~(-1);柱温程序初始温度40℃,保持5分钟后,以20℃每分钟的升温速率上升到230℃,并维持2.5分钟。顶空条件:加热箱温度为100℃;定量环温度为105℃;传输线温度为120℃;GC循环时间为25min;样品平衡时间为20min;进样体积为1.0mL。结果:方法专属、灵敏;在 50~150μg·mL~(-1) 范围内,N,N-二甲基乙醇胺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 y=1.6914x-62.3380,线性回归系数r=0.9991;同一均质供试品平行测定6份,结果间的RSD<1.5%,方法重复性良好;加样回收率结果均介于98%~102%,方法准确度良好。结论:该方法适用于氯化胆碱中N,N-二甲基乙醇胺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从染色温度、染料对纤维的质量分数(owf)和染色时间等影响因素入手,结合匀染性测试,研究并确定了NaSCN法抗起球腈纶的染色工艺,并对其染色前后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抗起球腈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约为90℃,在owf为0.5~1.0%,升温速率为1 K/min,染色温度为105℃,保温时间为60 min的染色条件下,纤维的匀染性较好,染色条件对抗起球特性指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一、现状概述 我公司是大型中外合资铝加工企业,占地面积很大,各生产分厂比较分散。因此,厂区内蒸汽管道纵横分布,总长约十几公里,管道管径为DN150和DN100者居多。所送蒸汽压力为0.45~0.55MPa,温度为150~200℃。原来管道中所用的补偿器皆为方形补偿器(图1)。每个补偿器有3个固定支架和二个导向支架。这种方形补偿器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但增大了管道长度,大约增加20%的管道,且占地面积大,散热损失多。我公司所有生产蒸汽管道皆安装在地下管沟内,安装过程中常与电缆、自来水管道(直埋)发生干涉。给安装施工和日常维修造成很大的不便。我们在日常维修中发现蒸汽管道的漏点多发生在方形补偿器弯头的焊口处。因为此处的冲击力大,又是管道应力最集中的地方。我们从1996年开始尝试在部分管道上用球形补偿器代替方形补偿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我公司4M8(3)和4M20压缩机的一段至六段出口管道均为淋洒式冷排冷却,冷排进口温度在80~150℃,出口温度在30~50℃,而压力最高达27MPa。由于各段压力管道进出凉水池部位未完全受到水淋洒,而是部分水滴飞溅到管道上,造成管道长年处于干湿交替状态,腐蚀严重,表面形成许多凹坑,严重影响压力管道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5.
焦炉出焦过程中,拦焦车集尘罩所吸的炽热烟尘和机侧炉头烟燃烧后所形成的高温烟尘,在较短时间内进入除尘器的滤袋,会使滤袋寿命降低或烧坏。机侧炉头烟收集后负压作用下经DN800mm煤气干管进入煤气燃烧器。为使煤气燃烧彻底,用4个DN10mm的火焰喷枪24h不停燃烧,出口温度达到500~600℃。为降低温度,在出口加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中对长距离蒸汽管道供热技术及其应用实践展开了探讨分析,基于对长距离蒸汽管道每公里温降小、终端温度满足用户要求;每公里压降小、末端压力合理可用的供热技术优势的分析,结合地方热电厂实际案例展开对长距离蒸汽管道供热技术应用与改进要点的研究。认为:为确保长距离蒸汽管道供热实践的可行性,降低长距离供热的热损耗问题,提高传输效率,可在长距离蒸汽管道供热技术实践中,应用包括选择高效保温材料、改进保温技术、采用高效绝热管托、利用旋转补偿器等在内的相关措施,以达到满意的供热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介绍电加热器在武汉分站原级标准装置中的应用,武汉分站原级标准装置对检定气源温度要求十分严格,为(12~25)℃,优选20℃,且在检定数据采集过程中,气体温度需达到10 min内控制在(20±0.5)℃,1 h内(20±1)℃,因此需要对气源进行加热处理,以满足原级标准装置对检定气源温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羊绒柔软剂复配过程中影响因素对复配过程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证实了它们对实验过程的影响。确定了实验过程在所选定的因素水平的最优条件:用量:6%-10%;温度:50℃-70℃;时间:30min~40min。同时进一步考察了增加各因素对实验过程造成的影响,通过极差分析法确定主次因素并选择最优化条件,用量:10%;温度:70℃;时间:40min。  相似文献   

19.
随着机组运行时间的增加,锅炉保温层会逐渐开裂、积灰,再加上在各种因素,导致保温效果大大降低,扩大锅炉热量散失,造成人员烫伤等安全事件。为减少锅炉能量损失,杜绝人员不安全事件,对3台机组保温表面超温情况进行摸底、普查,并根据超温情况估算出锅炉散热损失的绝对值,为进一步治理锅炉炉墙超温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褐煤干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分析了云南某地褐煤的热稳定性;用20℃/min升温速率干馏褐煤,得出随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半焦的挥发分减少,灰分增大,固定碳先增大后减小,气体CO和H2含量增加,CO2减少,C2+和CH4含量先增加后减少等结论并从煤化学角度阐述了上述变化的机理;分析了半焦熔点低(1200℃)是由于灰分中含有高达21.37%的Al2O3,它与其它金属元素形成了低熔点化合物;通过重介质洗选半焦可以明显地降低灰分,得到固定碳大于83%优质冶金焦炭;本文最后为热解气体的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