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2013-2020年19个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数据,研究了美国货币政策沿着跨国企业的海外子公司网络对新兴市场国家的溢出效应及微观机制。结果发现,美国货币政策紧缩(扩张)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美国关联企业投资的负向(正向)影响显著高于新兴市场国家本土企业。影响机制在于,跨国企业通过其内部资本市场与内部供应链,向新兴市场国家的美国关联企业传导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从而影响美国关联企业的投资水平、收入增长、规模扩张与现金持有,并进一步沿着新兴市场国家的国内产业关联向其本土企业进行传导。本文补充了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在企业层面的传导渠道,为新兴市场国家更好地应对美国货币政策冲击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世界经济周期理论的文献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量研究发现 ,世界经济周期是客观存在的 ,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运动的内生形态 ,具有不同于封闭经济条件下的特征。各种冲击的综合作用和特定国家或地区经济周期的跨国传导生成了世界经济周期 ,在这个过程中 ,世界贸易和金融交易提供了传导的渠道 ,而“锁模”是一种重要的传导机制。本文的综述发现 ,制度和世界经济周期具有重要联系  相似文献   

3.
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政策成为各国央行实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核心工具,但对其溢出效应的研究还停留在传统的传导渠道层面。文章基于非传统传导渠道的视角,先构建以CAPM为基础的模型理论说明资产组合再平衡传导渠道的机制,再以MSVAR模型实证检验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政策通过资产组合再平衡渠道对中国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使中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下降、通货膨胀上升、产出水平下降,并且在不同区制下溢出效应的程度有所不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政策、资产组合再平衡渠道和信号渠道是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新机制。这一结论对中国人民银行改革货币政策框架及加强国际货币协调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政策成为各国央行实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核心工具,但对其溢出效应的研究还停留在传统的传导渠道层面。文章基于非传统传导渠道的视角,先构建以CAPM为基础的模型理论说明资产组合再平衡传导渠道的机制,再以MSVAR模型实证检验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政策通过资产组合再平衡渠道对中国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使中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下降、通货膨胀上升、产出水平下降,并且在不同区制下溢出效应的程度有所不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政策、资产组合再平衡渠道和信号渠道是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新机制。这一结论对中国人民银行改革货币政策框架及加强国际货币协调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了2001年1季度到2013年4季度的数据,采用贝叶斯方法估计DSGE模型的参数,并运用脉冲响应分析冲击的传导。结果表明中美两国均存在相互的溢出效应,其中美国的货币政策溢出效应通过贸易渠道和利率渠道影响我国产出水平,而通过汇率渠道的影响被收入吸收效应抵消;我国主要通过贸易渠道和国际游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美国经济。  相似文献   

6.
基于外商直接投资渠道的国际技术溢出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基于外商直接投资渠道的国际技术溢出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包括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的不同方向对东道国生产率水平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的四条主要渠道;并从技术溢出方和接受方两个角度,分析了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因素。最后根据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展望了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金融市场日益融合的背景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金融溢出效应远远超过了贸易溢出效应,成为危机在各国间传导的最为快速和复杂的渠道。危机爆发后,迅速通过外商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共同贷款者和银行间的相互关联,把危机传导至世界各国,给全球经济造成了深远影响。各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应逐步加强金融监管和金融合作,有效防范债务危机的金融溢出效应,促进全球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革命加速催生了一个全新经济形态——网络经济的诞生,对当代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本文从网络经济产生的背景和特点入手,借助美国90年代经济周期新变化,研究了网络经济对经济周期的影响。文章分析了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周期的宏观环境的改变和对微观主体的改造,得出结论: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周期必将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大陆地区改革开放前、后经济周期的基本特征,利用计量经济预测模型.从内在传导机制和外在冲击机制两个方面定量地研究了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後经济周期的内在传导机制的效应得到了增强,外在冲击机制的作用在减弱。  相似文献   

10.
张诚  张瑜 《世界经济研究》2012,(2):57-63,88,89
本文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和误差修正模型分别从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角度,对我国1995~2009年19个高科技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在分析了跨国企业创新影响东道国企业创新机制和渠道的基础上,具体度量了示范联系效应、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和竞争效应对我国企业创新的长期和短期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只有人力资本效应在长期可以对我国企业的产品创新产生正面的溢出效应,综合而言,跨国企业在华研究开发活动还具有较明显的市场冲击效应,给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带来了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和误差修正模型分别从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角度,对我国1995~2009年19个高科技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在分析了跨国企业创新影响东道国企业创新机制和渠道的基础上,具体度量了示范联系效应、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和竞争效应对我国企业创新的长期和短期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只有人力资本效应在长期可以对我国企业的产品创新产生正面的溢出效应,综合而言,跨国企业在华研究开发活动还具有较明显的市场冲击效应,给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带来了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各国为应对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尝试推出各类经济政策,增加了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与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其他因素不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其具有双向冲击效应,即负向冲击效应和正向冲击效应,更不利于短期国际资本平稳有序流动.在厘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国际资本流动的负向冲击机制与正向冲击机制的基础上,文章选取2002年1月到2...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溢出效应就是品牌丑闻领域实践关注和理论研究的热点话题。然而,结合营销实践现象,寻找理论解释,发现以往学者对溢出效应的研究主体偏同质化而非异质化、发生层面最高为行业而非国家、影响因素偏微观而非宏观、发生方向偏同化而非对比效应,应对治理偏治标而非治本。基于此,文章从跨国非对称视角,结合国家形象构成要素,指出品牌丑闻跨国非对称溢出效应研究为未来方向。研究结论不仅将成为品牌丑闻溢出效应理论研究道路上的垫脚石,而且也将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品牌丑闻溢出效应的治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张炜  王东一 《世界经济研究》2022,(1):90-103,118
大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造成国际流动性泛滥,大规模跨境资本流入中国催生资产泡沫.文章在梳理大国货币政策对中国金融市场溢出渠道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建立跨国金融机构资金流动模型,分析不同渠道下的溢出效应,并通过反事实协方差矩阵估算溢出方式与程度.同时,进一步引入含有金融市场扭曲度的央行福利效用损失函数,分析在经济下行且资产价格...  相似文献   

15.
建立VECM—GARCH—BEKK—T模型,分析了上海原油期货价格与WTI、布伦特两大国际基准油价格之间的传导效应、均值溢出效应、波动溢出效应、BEKK交叉效应以及杠杆效应。研究发现,上海、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三个市场存在显著的均值溢出和波动溢出效应。其中,上海原油期货上市重构了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两个市场的均衡关系、主导影响因素、影响期限以及波动溢出效应;上海原油期货与国际油价有机联动,对WTI的正向影响要大于对布伦特的影响,但WTI、布伦特对上海的影响依然占主导地位。此外,短期内,当期上海原油期货价格与历史WTI和上海原油期货价格波动联系显著为正,而与历史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则显著为负。因此,需要在持续提高上海原油期货参与者数量、提高国际参与度和认可度、完善原油期货区间波段管理机制、提升原油期货交易量、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6.
货币政策冲击、债务保守与公司融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宣扬 《南方经济》2012,(10):102-114
以往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大多站在宏观总量的角度,较少关注传递的微观基础,也并未详尽探讨微观企业行为如何弱化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力。本文考察公司如何通过持续多期的债务保守行为应对货币政策冲击。实证结果表明,公司在货币宽松期的持续债务保守策略显著提高了货币紧缩期间获得贷款的能力与投资水平,并且这一效应是较为稳健的。这意味着公司可通过债务保守策略应对冲击,弱化紧缩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力。本文的发现支持了债务保守的财务柔性假说,丰富了对于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微观机制的认识,同时也为公司如何应对货币政策的冲击提供了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金融市场间的联系愈加密切,为了分析欧债危机是否会通过债券市场间的联动效应引起中国主权债务危机,文章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欧债危机下中国债券市场与国际债券市场间的联动效应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欧洲各国债券市场间较强的联动效应导致欧债危机迅速蔓延;而根据国际债券市场间较小的联动效应大致可以推断欧债危机在短时间内不会蔓延到欧洲以外的其他国家,尤其是国债市场开放程度不高的中国,中国不会因欧债危机的影响而发生主权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外金融市场间的联动和风险传染日益增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愈发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在极端风险事件冲击下,风险溢出效应及其非对称性更加显著。文章选取四种代表性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通过计算已实现半方差将其波动率分解为好波动和坏波动以区分由资产价格上涨和下跌带来的波动,进而采用基于条件分位数的溢出指数方法,研究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及其非对称性特征。结果表明:第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具有显著的风险溢出效应,且在不同冲击方向和冲击规模下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正常状态下的风险溢出主要由坏波动驱动,而极端状态下主要由好波动驱动;第二,极端状态与正常状态下的风险溢出走势存在较大的差异,极端状态下风险溢出水平远高于正常状态;第三,方向性溢出在总波动、好坏波动上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且与国际金融危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极端经济金融事件密切相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工业金属市场的好坏波动对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显著增强,外汇市场接收的溢出最为显著。研究结论对我国防范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风险溢出,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具有一定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舒鑫 《新疆财经》2022,(3):16-29
2014年末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进入加息周期,诱发全球资本回流,而我国正值金融风险集聚、实体经济增长乏力和资产价格剧烈波动阶段,国内经济更易受国外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本文运用基于DAG-SVAR的溢出指数建模方法,分析2014年11月—2018年3月美联储加息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溢出的影响。结果表明:(1)加息周期下联邦基金利率上升通过汇率渠道和投资者情绪渠道加大了中美股市波动溢出强度,但这种正向激励效应并非长期存在。(2)美元第二次加息后,激励效应由正转负出现了拐点。(3)我国提高长端利率水平会加剧资本市场波动溢出,金融强监管政策不利于我国经济抵御外部新信息冲击。为更好应对美联储加息对我国股市波动的影响,央行等部门应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性,加强内部优化,向市场提供充裕的流动性;同时,投资者也应加强对美国货币政策冲击风险的评估与管理。  相似文献   

20.
李湛  尧艳珍  汤怀林  张菁 《南方经济》2021,40(12):80-92
文章基于溢出指数和波动溢出网络方法,从静态和动态分别度量我国金融系统不同子市场间的风险联动水平及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系统风险溢出效应整体水平较高,各市场间联动性较强;市场内部滞后效应大于市场之间溢出效应,两两有向溢出效应具有强不对称性;作为我国金融系统的风险中心,货币市场始终处于风险溢出方,但在金融危机时期,其对外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减弱,而大宗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其余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增强。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金融系统整体风险溢出水平较高,市场间风险相关性较强,需要进一步加强系统性风险的监测与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