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近年来,在全国范内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新的复合型生产方式,旨在实现"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渔)业转型升级"和"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绿色发展"。实践证明,稻渔综合种养以水稻与小龙虾轮作(即种植一季水稻再养殖一季小龙虾)是最佳模式,该模式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但目前稻田养殖小龙虾潜在的风险也  相似文献   

2.
正稻虾共作种养模式,即在稻田中养殖小龙虾并种植一季水稻,实现小龙虾与水稻共同生长。主要有两种养殖模式,一是投放幼虾模式,在每年9月底至10月中稻收割后投放幼虾,经幼虾培育和成虾养殖两个阶段养成商品虾;二是投放亲虾模式,在每年8月下旬至9月初,中稻收割前投放  相似文献   

3.
<正>“虾稻共作”属于一种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即在稻田中养殖两季小龙虾并种植一季中稻,在水稻种植期间小龙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近年来,“虾稻共作”综合种养发展模式因为有较高的综合效益价值,而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发展。从发展现状来看,“虾稻共作”模式目前在湖北省尤其是潜江市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突出表现为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4.
稻虾模式是在同一田块内既养殖小龙虾又种植水稻,在稳虾增产的同时,可增收一季优质水稻。小龙虾既能清除稻田内的杂草,又捕食水稻害虫,减轻了水稻的草、虫害;小龙虾在稻田内的运动可疏松土壤、排泄物是水稻的优质肥料,可促进水稻生长。水稻能起到降低水温、增加溶氧和净化水质的作用,还是小龙虾的栖息、觅食、避敌和蜕壳场所,为小龙虾营造舒适的生长环境。2020年,该模式在荆州市公安县毛家岗镇稻虾种养基地内进行试验示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小龙虾需求市场的日渐火热,小龙虾的养殖技术水平也逐年提高,庐江县通过近五年的养殖探索,成功摸索出了一条稻虾连作成功养殖模式,全县养殖面积达2万多亩,亩均纯收入两千多元,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在全省交流推广,现将此养殖模式介绍如下。一、技术概述稻虾连作庐江模式主要是一虾一稻,是利用小龙虾和水稻的不同生长季节开  相似文献   

6.
<正>稻渔综合种养具有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等多方面功效。实践证明,稻田种植一季水稻再养殖一季克氏原螯虾(以下简称小龙虾)是目前最好模式。小龙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与河蟹相比小龙虾还有可加工、可冷冻保藏等优势,一旦上市旺季市场出现饱和时,可进行加工保鲜留到市场淡季时销售。但水产品市场千变万化,小龙虾也不例外,稻田养殖小龙虾大都集中在4-6月上市,导致季节性价格下跌这是致命的弱  相似文献   

7.
正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双收,广西鹿寨县鹿寨镇独羊村小龙虾示范区实现小龙虾养殖与水稻种植双丰收,为脱贫攻坚"蹚出"新路子。"爆头小龙虾每公斤有110~120元,成品小龙虾每公斤有60多元,价格比较高……"3月14日清晨,在鹿寨县鹿寨镇独羊村的鹿寨启源水产养殖科技有限公司稻虾生态养殖基地,基地负责人韦鹏正在对起捕的小龙虾进行分类,满脸喜悦。稻虾共作是将小龙虾养殖与水稻有机结合,有效解决了粮食生产与水产养殖争地、争水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正>稻虾共作是依据水稻小龙虾共生理论,遵循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在稻田生态系统中进行种养结合,水稻小龙虾共生、互补,进入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种养模式。现将稻虾共作绿色高效养殖技术总结如下:1.养殖稻田的改建1.1稻田选址要求农田水利设施要配套,  相似文献   

9.
<正>虾稻连作是指在稻田中种一季中稻后再养一茬小龙虾,如此循环的种养模式。该模式具有操作简单、投入小、效益高等优点,特别适合水稻种植面积较大的平原湖区。近年来,石首市委市政府着力做大做优稻田综合种养,取得了水产养殖减产增收、提质增效、渔农民增收和绿色  相似文献   

10.
<正>稻虾连作,简单地说,利用冬闲田种植一季稻再养殖一季小龙虾,提高稻田利用率,可使养殖效益成倍增长。稻虾连作养殖适宜于  相似文献   

11.
金湖县稻虾轮作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6年金湖县作为江苏省稻渔综合种养试点县率先进行了稻虾轮作的试验示范,在全县设立了五个示范基地,取得了亩产小龙虾94.13kg、水稻472.64kg,亩纯效益2544.32元的好成绩。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虾稻轮作(即克氏原螯虾与中稻轮作)是指在中稻田里种一季中稻后,接着养一季小龙虾的一种种养模式。具体地说,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415万亩,其中庐江县达16万亩,主要是稻虾养殖模式;但传统养殖模式下小龙虾主要集中在5月份上市,造成市场供应集中、销售价格低,而且5月份是虾病高发期,气候多变,病害严重,死亡率高,有的塘口甚至全军覆没,导致养殖风险大,制约了虾稻产业的发展。本技术通过调整稻虾共作水稻和小龙虾种养茬口,采用早繁苗培育技术早放种虾,  相似文献   

13.
<正>2012年12月5日,湖北省潜江市召开"虾稻共生"模式推广暨"以机代牛"工作结账会议。市政府副市长刘冰出席会议并讲话。"虾稻共生"模式是在"虾稻连作"基础上发展而来,"虾稻共生"变过去"一稻一虾"为"一稻两虾",延长了小龙虾在稻田的生长期,实现了一季双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养殖产量和效益。此外,"虾稻共生"模式还有很大延伸发展空间,如"虾鳖稻"、"虾蟹稻"、"虾鳅稻"等养殖模式。不仅提高了复种指数,增加了单位产出,而且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是一种更先进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传统的稻虾连作养殖模式,稻田改造不科学,有的开挖的虾沟占稻田面积比例过大,但管理不到位,配套措施跟不上,小龙虾的产量也不高,水稻产量也大幅减产,稻田综合种养技术落后的情况普遍存在,造成商品虾总体规格偏小、品质降低,小龙虾养殖效益也随之下降。为了持续发挥稻虾共生互补的优势,提升水稻和小龙虾的质量、效益和规模优势,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根据稻田生态原理和小龙虾生物学特性,我县利用全国农技推广建设补  相似文献   

15.
<正>由于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小龙虾的身价节节攀升,于是各地不断发展和推广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我县一养殖户利用低洼稻田开展虾稻连作种养技术示范,即在冬闲时间养殖小龙虾,次年5-6月起捕后,种植一季单晚稻,年获一季虾一季稻,经济效益较单一种稻提高2-3.5倍。2016年,该养殖户在总面积为255亩的低洼田里进  相似文献   

16.
<正>水田里种水稻、水下养小龙虾,水田边养甲鱼……一亩田里"肥稻连作、鳖虾共生、立体种养",每亩田每年收益万元以上。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高效模式?记者来到湖北省钟祥联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旧口镇许集村的稻鳖基地一探究竟。当记者来到稻鳖基地时,合作社理事长李明华穿着水裤正在水稻田边的围  相似文献   

17.
<正>稻虾轮作是建立在“繁养分离”的基础之上的。一般会在3-4月份之间进行虾苗放养,选取优质虾苗,规格为200-400尾/kg,密度为4000-6000尾/亩,养殖30天左右可以开始捕捞,捕捞出来的小龙虾规格可达30g/尾之上,6月份小龙虾养殖结束,可以进行插秧种植水稻的工作。采用稻虾轮作模式,小龙虾产量可达到100-150kg/亩之间,效益可达2500元/亩之上。此模式下,  相似文献   

18.
<正>8月7日-8日,湖北省水产局、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双水双绿"研究院、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省虾稻产业协会在汉联合举办湖北省"虾稻共作、稻渔种养"培训班。省内300多名从事"虾稻共作"的新种养户、贫困户参加培训。此次培训主要针对今年小龙虾价格下跌和当前"虾稻共作"生产"难点"和"痛点",围绕小龙虾一年三季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9.
<正>小龙虾与高杆水稻同塘共生,是指将养殖池塘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基础,以小龙虾养殖为核心,在优先规划小龙虾养殖的基础上,对池塘进行开沟抬田改造,在塘边青坎和中央台田处种植高杆水稻,以充分利用虾塘内的氮、磷等物质资源,为小龙虾养殖创建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促进小龙虾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实现"一水两用、一塘双收、虾稻共生、生态高效"的养种效果,是当前加快转变虾业发展方  相似文献   

20.
正近几年,笔者经常深入本地采用虾稻连作模式农户走访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户小龙虾养殖效益不高,在有的年份有不少还出现亏本,主要原因要么是单产水平低、小龙虾规格不大或者是单产水平还可以,但规格小、单位面积产值低。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实施"苗养分离、精准放养、培养草相、育大规格、一年一清"小龙虾养殖模式,再辅之以实施优质生态水稻生产技术路线,提高稻作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