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公司与农户之间契约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强国  李宁 《农村经济》2005,(10):33-35
本文从资产专用性的角度对公司与农户之间信用关系进行了理论和案例分析,进而得出对于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契约关系,应该根据不同的资产专用性选择不同的治理机制,以提高交易双方的信用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农业产业组织模式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制度载体,考察企业控制型农业产业组织模式初期的合作问题,为助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以畜牧业生产加工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多案例研究法,构建“交易特性—交易关系—治理机制”分析框架,探讨不同交易特性的农业企业与其他经营主体的交易关系与治理机制。结果 不同交易特性的农业企业与其他经营主体形成了不同联结程度的交易关系;在交易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匹配的治理机制也有所改变,大多为复合治理机制且关系治理机制存在于多种交易关系中;准纵向一体化模式中要素契约治理机制和关系治理机制,有利于锁定双边的专用性资产投资,构建多元经营主体的长效利益联结机制。结论 政府需要不断优化农产品交易关系的制度环境、大力扶持与农户存在“乡土”关联的农业企业、加强农户自身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3.
"公司+农户"养殖模式是一种提升中国养殖业规模化水平的生产模式,其促进了中国养殖业的产业化升级,然而交易和契约的不稳定限制了这种模式的进一步发展。H公司"公司+农户"养殖模式的现实表明,市场和自然风险加剧的有限理性、交易主体间信息不对称加剧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专用性资产投入博弈增加了公司和农户之间的交易成本,进而影响交易和契约的稳定性。而现有的"公司+合作社+农户"养殖模式的案例表明:公司和农户在合作社基础上可以形成有利于控制交易成本的合作机制,克服了传统"公司+农户"养殖模式的缺陷,进而能够保证交易和契约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公司+农户”模式是我国农业产业化采用率最高的经营模式之一,但实践中,违约和敲竹杠等机会主义行为屡见不鲜。归纳起来,“公司+农户”模式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主要有基于信息不对称的“逆向选榉’和“道德风险”行为、基于资产专用性投资的“敲竹杠”行为、基于集体行动的“搭便车”行为和基于博弈次数(交易频率)的短期化行为等四种类型。导致术兀会主义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有限理性、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资产的专用性和行为的短期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9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有效调查问卷,对订单农业中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订单履约效率及其动因进行理论探讨与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保底收购、随行就市"的价格条款、要求农户进行专用性投资或预付保证金、专用性较强的农产品、在广泛深入交往基础上累积的信任、声誉等社会资本因素有利于提高订单农业的履约效率和增强公司与农户契约关系的稳定性,而订单农业中"公司+农户"组织模式对公司与农户的契约关系具有负向作用;"公司+经纪人+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组织模式由于中介组织的加入能提高订单农业的履约效率,但统计特征并不显著;订单农业中政府涉入并不能显著增强履约效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小规模专业化农户为分析对象,探讨了其特有的资产专用性结构可能引发的缔约后机会主义行为,着重分析了在松散型、半紧密型、紧密型三种类型的"公司+农户"契约规制下小规模专业化农户参与商品契约的稳定性,认为针对不同的资产专用性结构匹配不同的契约规制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契约的违约风险,然而低水平的商品契约仍然不利于"公司+农户"产业化形式的长期发展,并提出了未来这一契约形式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化组织运行中的矛盾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以“公司+农户”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在带动农户参与市场竞争,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公司+农户”农业产业化组织运行中,也引发出了一些新的矛盾,认真研究这些矛盾,寻求解决对策,对于完善“公司+农户”农业产业化组织运行机制,提高组织效率,促进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要解决建立稳定的契约关系与契约不完全的矛盾在“公司+农户”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中,公司与农户通过签订产销合同、资金合同和科技成果引进合同等,用契约规范签约…  相似文献   

8.
对于处在村庄中的农业而言,要通过正式契约为农业企业的金融资本、人力资本与土地资源的结合打开通道并提供法律保障.但是,受农业企业资产专用性特性可能带来的"敲竹杠"风险影响,关系契约和关系治理显得特别重要,并可能为交易备方形成更具柔性的规则,维护正式契约的执行,弥补正式契约的缺陷,促成农业企业的资源获取、维持与整合.广东东进农牧有限公司的实践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证明.  相似文献   

9.
一、研究的重点 交易是制度分析的最小单位。如果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技术关系,那么人与人的关系则是所谓“交易”。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任何经济组织都是特定交易行为及其规制交易的契约关系的总和。新制度经济学还认为,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技术因素,而是制度因素,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本文试图运用这一思想,去研究“公司+农户”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个重要组织形式中的交易关系及其规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农产品流通中生产者与龙头企业之间发生的违约行为,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其违约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基于交易频率、资产专用性等维度将农产品交易分为6种交易类型,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本文研究认为:交易频率、资产专用性影响契约的稳定性;公司+农户之间经常发生的非专用性交易经常出现机会主义行为,适合采用市场治理模式;其经常发生的专用性交易,适合采用双边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当前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是在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 ,鼓励农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商品契约等多种方式 ,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关系 ;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 ,兴办稳定的农产品原料基地。显然 ,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商品契约的稳定性 ,对于形成产业化各经营主体间稳定的利益分配关系 ,对于确保龙头企业原料供应 ,联结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 5家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实证分析 ,着重研究了现实经济中公…  相似文献   

12.
农户对产业化联盟的认知分析:以赣南脐橙业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中国农业突破制度、技术和市场等约束的现实选择,公司与农户缔结联盟是目前产业化经营组织的主导模式。公司与农户的交易嵌入在一定的交易情境中,交易情境的变化要求相机使用合约治理与关系治理手段。联盟的治理机制有效发挥作用才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绩效。农户对交易情境、治理机制和联盟绩效的认知关系到联盟稳定性进而影响联盟绩效。对赣南脐橙业农户的调查表明,公司与农户联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有的放矢地推出联盟治理措施才能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西北干旱区交易成本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是现代节水农业发展的微观基础,农户行为意愿的强度是其农业节水选择行为的主导因子,提高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有利于提高现代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效率,对实现现代农业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基于甘肃省张掖市农业节水户的150份调查数据,引入交易成本与资源禀赋理论,采用因子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交易成本的3个维度(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及交易频率)对农户节水行为意愿的作用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节水行为意愿主要受经济理性认知影响,价值理性与生存理性强度依次减弱;农户自身禀赋、社会资源禀赋、自然资源禀赋对资产专用性影响效应显著;节水行为外部不确定性、与科研单位的交易频率及节水技术调整频率都增加了农业节水行为的交易成本;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及交易频率分别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意愿产生了显著的正向、负向、负向效应,路径系数分别为0.201、-0.171、-0.014。  相似文献   

14.
关系合约与农产品供给质量安全:数理模型及其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周期较长,而且生产过程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尤其显得比较突出,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交易属于一种典型的关系合约。本文把关系合约引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产业链治理研究中,定义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产业链中不同组织之间的关系租金和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专用性投资不同涵义,分析了专用性投资与帖现因子对交易双方在关系合约的可自执行性程度不同研究。结果表明:关系合约的可自执行性与关系租金、帖现因子呈正相关关系;而合作双方因围绕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而做出的专用性投资强度可以提高各自对合约的可自执行性。  相似文献   

15.
合同关系与农业垂直一体化应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运用资产专用性、交易特性理论,分析合同一体化与垂直一体化方式的各自适应条件,对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如何正确选择和应用两种一体化方式做了阐述,最后就垂直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现有的制度、技术和市场等约束条件下,公司与农户缔结联盟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主导模式。公司与农户基于各自拥有要素的禀赋优势,在农业产业链上既分工又合作,可以获取任何一方单独经营所不能获得的合作剩余。为了保证双方的合作成功,任何一方都需为联盟生产投入一定的专用性资产。合作产生的剩余在双方之间的合理分配并不是一件易事,其原因不仅在于双方的投入与谈判能力不对等,还在于经营环境复杂和双方合作期望变化带来的交易情境易变。这就需要借助精妙的制度装置化解合作剩余分配的难题。"公司+农户"的温氏模式案例表明:温氏与农户依赖对方的优势资源合作经营取得巨大成功,农户垫付的保证金具有追加的专用性投资性质,流程价格结算解决了合作剩余分配的难题,温氏通过对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双重整合扮演了价值发现、价值生产和价值分配的三重角色。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长足发展,目前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17万多个,带动农户9511万户,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年均增收1649元.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突出特色、大胆创新,探索出多种发展模式,其中"公司+农户"模式最为常见.这种发展模式通过"商品契约"实现公司与农户之间的有效联结,既促进了农民增收,又满足了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的规模要求,给契约双方带来了利益.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的治理机制及其效率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组织的本质是实现农户从事专业化经营的一种交易协调机制,按照农户相互之间或与外部关联企业之间交易的方式不同,农业产业化存在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中国农业产业化在发展过程中,显著的特点是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表现出多样性,组织形式及治理机制创新的路径也呈现出复杂性,不同组织形式既具有不同的效率特征,也存在各不相同的问题和缺陷。但是,无论哪一种交易的协调机制或组织形式都具有类似的功能,即有效地降低了农户从事专业化生产所面临的交易费用、风险或不确定性,从而不仅获得了农户专业化经济性,甚至还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联盟博弈在农业产业链合作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农业产业链中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合作问题对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实质是公司与农户间的经济利益如何合理而有效地分配。本文首次运用联盟博弈一种解的概念——Shapley值,对这种利益分配的机制进行了研究,试图从理论上解释为什么农业产业链中公司倾向于与大农户合作,并且这种合作关系非常地稳固。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明了农户专用性投资引发"反套牢之谜"的发生机制,并从外部选择角度出发,揭示了农户因专用性投资被"套牢"转变为凭借专用性投资实现"反套牢"的发生条件,最后利用江苏省11市1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335户规模化契约养鸡户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外部选择的增加,农户由因专用性投资被套牢转变为凭借专用性投资实现反套牢,当外部选择并非提供"公司+农户"契约的竞争性企业时,专用性投资对农户违约行为影响由负到正的转变还依赖于农户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