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谈到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大家一般都会想到T型账户法或工作底稿法:年末先编制出调整分录,进而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基础上“调“出现金流量表.这种方法难度较大,对编表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不容易掌握,造成许多企业的现金流量表不是编出来的,而是造出来的.其实中小企业完全可以不采用T型账户法或工作底稿法而直接根据经济业务把现金流量表编出来.……  相似文献   

2.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的要求,企业现金流量表应以直接法编制.尽管在准则指南中列举了"工作底稿法"和"T"型账户法两种编制方法,但这两种方法的技术难度均较高,且工作量也较大,不便操作.  相似文献   

3.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新法——项目汇总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目前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存在的问题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包括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以下所指均相同)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它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信息,以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我国于1998年1月1日开始要求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有“工作底稿法”和“T型账户法”,这两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运用到企业实际编制现金流量表时,由于企业每月记账凭证少则一百多张,多则上千张,使得编制工作底稿和调整会计分录的工作量大而…  相似文献   

4.
一、现行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的缺陷,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规定的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主要有工作底稿法和T型账户法。这两种方法是以企业年度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相关项目本年度的发生额为依据,通过编制调整分录,将企业各年的收入、费用、支出以及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变化重新调整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以确定企业各年业务活动对现金流量产生的影响,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在实务操作中上述两种方法都存在一些缺陷有待改进。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规定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程序和方法,其主要做法是根据会计记录。有关业务分析编制调整分录。登记工作底稿或“T”型账户,再据以编制现金流量表。这种做法有其科学性,但对于手工记账企业来讲,显得非常繁琐。若对现有的三栏式日记账稍加改进,则可利用三栏式日记涨的记录结果,直接编制现金流量表。一、利用三栏式日记账编制现全流量表的基本要求1.为所有现金项目分别开设日记账(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现金等,下同),并在其中的摘要栏隔出一栏,作为编号栏。2.为现金流量表各…  相似文献   

6.
现金流量表工作底表的项目排列与构成(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可采取T形帐户法和工作底稿法两种方法。T形帐户法要作大量的、复杂的调整分录,不仅工作量极大,而且很难达到规范要求。工作底稿法是依据帐面科目金额或发生额分析填列,可操作性强。采用这种方法,先要编制一张“现金流量表工作底表”。这张底表上...  相似文献   

7.
对于编制现金流量表,财政部已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书中详细地介绍了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类方法,间接法主要用于现金流量表的附表的编制,直接法又有两种编制方法,即“T形账户法”和“工作底稿法”。但是我认为,要使广大的企业会计工作者熟练掌握企业会计准则中所介绍的方法,是有相当难度的。首先,它要求对整个企业会计制度非常熟练并且有很准确的把握和理解。但是根据我在实际工作中所了解到的情况,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各地的会计工作者的水平极为参差不齐。其次,即使非常熟练地掌握了…  相似文献   

8.
现金流量表编制的具体操作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会计决算报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改为编制《现金流量表》以来,大家在实际工作遇到了许多问题,看法各异,笔者通过学习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和在几年的实际操作中总结的经验,我认为编制现金流量表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编制现金流量表是一项新的工作,如何根据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会计人员素质和成本效益原则,选择和确定编制程序是编表的首要问题。 编制现金流量表主表需要采用工作底稿。工作底稿的设置纵向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第二部分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第三…  相似文献   

9.
对于编制现金流量表,财政部已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书中详细地介绍了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类方法,间接法主要用于现金流量表的附表的编制,直接法又有两种编制方法,即"T形账户法"和"工作底稿法".但是我认为,要使广大的企业会计工作者熟练掌握企业会计准则中所介绍的方法,是有相当难度的.首先,它要求对整个企业会计制度非常熟练并且有很准确的把握和理解.但是根据我在实际工作中所了解到的情况,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各地的会计工作者的水平极为参差不齐.其次,即使非常熟练地掌握了企业会计制度,但由于企业会计准则所介绍的两种方法都过于繁琐,在编制时容易发生错漏.再次,企业会计准则中所规定的两种方法,与会计循环过程不同步,不符合会计工作者的工作习惯和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10.
《现金流量表》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了企业一定期间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信息,借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预计企业发展前景。现实看,资产负债表已是一潭死水,且是浑浊的,而现金流量表是一潭活水,且是清澈透明的。故后者被经济界人士所关注,已是经济决策不可或缺的极具价值的会计信息。本文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结合供销社经济运行特点,探讨该表的编制和利用。一、《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直接认定法《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收付实现制原则为基础编制的报表。企业发生的涉及现金变动的业务,均会影响《现金流量表》某一特定的项目,是被计算的对象。我们就可在涉及现金变动的业务发生时,直接认定该业务对《现金流量表》的影响项目和影响金额,通过T形帐户进行分类归集和汇总,就可编制出《现金流量表》。  相似文献   

11.
当前,实现信息系统管理或会计电算化的企,一业采用财务软件编制现金流量表,尚未采用财务软件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企业,仍然是人工编制现金流量表。人工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会计人员需要与日常会计凭证、账表紧密联系的编制方法;进行现金流量表教学的教师需要会计分录与现金流量表项目对应关系清楚的方法;而审计人员,则希望有一种可溯源、可验证的审查方法。针对这些需要,笔者设计出运用等式将简单会计分录转换成现金流量表项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使用,在实践工作中已经出现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根据新的经济环境按照会计准则的精神做出一定的调整或改进。本文在现金流量表编制和使用的基础上,对现金流量表列报项目应如何设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力求进一步完善现金流量表、提高现金流量表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宜采用直接法□叶丽春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已成为国际会计的发展趋势。但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即终究采用直接法还是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更为合适,一直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笔者拟就此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一、直接法直接法用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14.
马莉 《绿色财会》2003,(12):25-26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如何计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二是采用何种技术手段反映有关账户变动、分析其变动原因、计算各种活动的现金流量.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企业最主要的现金流量来源,它有两种编制方法:直接法和间接法,现在我们就主要谈谈间接法.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以下简称《准则》)要求在现金流量表附注中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通常情况下,采用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时,与净利润有关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过程在表内反映,采用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时,与净利润有关...  相似文献   

16.
现金流码法是编制现金流量表正表的一种新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编制出来的现金流量表正表数据,根植于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记账凭证,直接来源于现金类总账发生额的分类合计,并且经过了详细与总括记录现金增减变动的两个岗位背靠背地复核、验证,高度符合内部会计控制的岗位牵制制度。采用现金流码法,可以减少编制现金流量表正表过程中的非有意差错和人为失真、造假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现金流码法是编制现金流量表正表的一种新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编制出来的现金流量表正表数据,根植于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记账凭证,直接来源于现金类总账发生额的分类合计,并且经过了详细与总括记录现金增减变动的两个岗位背靠背地复核、验证,高度符合内部会计控制的岗位牵制制度.采用现金流码法,可以减少编制现金流量表正表过程中的非有意差错和人为失真、造假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的颁布对规范企业会计行为,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评价企业收入质量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由于准则的规定比较抽象,而《企业会计制度》现金流量表编制的说明中关于补充资料部分的规定又比较简单,为充分考虑到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使会计人员在编制时产生混乱,也不便于报表使用人员的理解,降低了报表的可比性。本文在《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准则的基础上,对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部分项目的填列内容进行分析,提出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部分项目的具体编制方法,以供广大会计实务工作者参考。一、间接法…  相似文献   

19.
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产生影响的会计报表。1991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E3现金流量都征求意见稿,并于1994年1月1日正式取代原财务状况变动表。我国财政部于1995年5月印发的具体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征求意见稿),也要求以现金流量表代替财务状况变动表。因此,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而成为继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后的第三大对外财务报表已成为国际会计界的一大趋势。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一、直接法采用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时…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以下简称“新准则”)已于199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笔者曾就该表的填制作过调查,财会人员普遍认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中项目的数据高度概括,而现金流量表项目又非常具体,要得到这些具体数据,必须详查账户记录,走的是回头路,即表→表→账户→表,费工费时,甚至会遗漏某些数据。另外,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一年的业务量大,而且非常庞杂,要想让财会人员在年末准确地以表成表是不现实的,必然会出现一部分财会人员凑数的现象,这样,编制现金流量表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种广大财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