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城市贫困人口动态变化与空间分异特征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汉媚  方创琳 《经济地理》2011,31(10):1610-1617
19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贫困问题越来越突出。通过探讨中国城市贫困的标准和内涵,分析了中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组成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特征,进一步描述了中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异,并且按照城市贫困发生率划分为基本脱贫区、低度贫困区、中度贫困区、高度贫困区和剧烈贫困区五个区域,再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行业特征、受教育程度和就业机会五个方面解析成因。最后得出四个结论:一是我国城市贫困人口分布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城市贫困发生率较高的为中部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地区;二是失业人口是城市贫困人口的主体;三是城市贫困人口的结构性特征突出,该群体成为社会变迁中的被淘汰者;四是农民工成为新的城市贫困群体,城市越大农民工规模也越大。  相似文献   

2.
组团式城市外部空间形态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江  段杰 《经济地理》2004,24(1):62-66
定量研究城市外部空间形态是城市建设与规划的重要环节。文章应用分形原理和方法以及GIS技术定量研究了无规则、具有自相似性的城市外部空间形态,以武汉市为例分析了多核心组团式城市空间形态分形特征,以及武汉市50年间的分维演变规律,并分析了不同阶段城市分维值变化的原因以及城市扩展的方式,最后提出采用多理论、多技术手段综合集成的方法是未来深入研究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空间可达性是城市形态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和基础指标,空间句法从空间认知的角度对城市空间形态结构进行量化分析研究.本文以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为例,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平台,利用GIS软件卓越的数据分析功能深化空间句法,通过对澄城县城新一轮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各级城市道路进行拓扑分析,从城市功能和数据的角度剖析未来主城区的空间结构布局特征.同时综合分析影响城市形态形成的其他因素,提出空间发展的优化建议.文中将可达性理论与GIS技术结合应用于城市规划,提出规划评价的新方法,以帮助决策者作出最优决策.  相似文献   

4.
林颖  龙婵 《经济师》2010,(9):45-47
作为表述空间构形的工具,空间句法提供了一套量化地描述和评价空间形态的理论和方法,开拓了一个理解复杂城市空间形态的崭新视角。文章阐述空间句法的基本理念及所涉及的主要计算变量,重点运用空间句法中的轴线模型,分析武汉关山地区城市空间单元的渗透性和可理解性,评价其城市空间形态,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县域是度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单元,区域开发政策的实施效果在县域层面尤为显著。文章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展示了1990年~2010年中国县域经济格局在空间上的演变状况。研究发现,在经济总体格局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相似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分布;热点区域主要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冷点区域集中于西北和西南地区。从热点区域与冷点区域的时空变迁来看,中国县域经济空间格局的自组织性越来越强,空间分异格局中的随机成分不断降低,热点区域范围扩大,并呈现出向北和向西移动的趋势,而冷点区域的范围有所减少。1990年~2010年时段中国县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存在着较明显的变化,增长热点也呈现向北、向西迁移的趋势,增长冷点则向沿海迁移。最后,将中国县域经济格局演化的驱动力归结为3个方面:经济区位、资源禀赋和区域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目前最大石油城市——大庆市为研究对象,选取1984、1995、2007年3个城市建设关键时间节点,以Landsat MSS、TM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GIS技术提取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形态、增长幅度、区位坐标等信息,计算城市空间扩张速度、强度、城市空间形态紧凑度、分维指数、城市增长理性程度等空间特征量,分析大庆市1984年以来城市空间扩张现象和特征,并结合经济社会统计相关数据及区域分析方法,探究其因果关系。研究认为,大庆市城市空间扩张与形态演化具有石油城市发展的典型性和一般规律,表现出建设用地总量大、扩张速度快、强度高、增量分布不均衡、空间形态不规则、紧凑度低、城市中心地迁移方向与用地扩张基本一致等特征。这些现象和特征的主要形成原因包括石油开发战略指向、自然环境约束、交通设施引导、城市规划调控、中心地功能变迁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长春城市蔓延时空特征及其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城市化正处于加速阶段,多数大城市存在建设用地无序蔓延,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问题。根据长春历年遥感影像资料,运用GIS和RS技术从紧凑度、破碎化度、轴带扩展度、几何重心等方面分析长春城市蔓延时空演变特征与规律,同时结合城市相关统计资料,分析城市蔓延与社会经济的协调性问题。研究表明:长春城市蔓延主要是由于政府主导的大型项目建设、城市边缘区房地产开发、机动化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规划失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8.
基于1995、2000、2005、2010、2015、2018年6个时间节点的遥感影像数据,运用分形理论、紧凑度指数、重心转移指数分析张家界不同时期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城市空间扩展的时间层面来看,1995—2018年张家界市主城区建设用地扩展阶段性明显,经历了"低强低速、高强中速、中强中速、高强高速"4个发展阶段。(2)从城市空间扩展的方向上来看,5个时期张家界市扩展方向差异性较大,城市重心以向北部转移为主,以北偏东、北偏西的方向发展,城市分散度不断变大,向外扩张趋势明显。(3)从城市空间扩展的具体形态来看,以星状和团状扩展为主,紧凑度指数以2005年为时间节点先增大后减小,城市空间形态以非紧凑化、外延式扩展为主。(4)旅游发展、经济发展、交通发展、城镇化建设是张家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9.
义乌市自1978年以来的小商品专业市场可分为马路市场、草帽市场、高速发展、规模发展、国际化发展五个阶段。通过市场选址、用地规模等方面分析其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发现义乌城市空间扩展与市场演化存在互馈机制:市依附城和市兴塑城。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建成区扩张的空间格局及效率分析(1990—2009)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使用1990—2009年中国260个地级及地级以上的城市数据,采用位序—规模法则、K值、GIS等方法,分析了中国城市扩张的空间格局及演变特点,并引入K’衡量城市空间扩张的效率。主要结论有:①城市扩张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点,主因是国家城市化战略的调整。2000年后城市发展趋向不均衡,城市体系发生动荡变化。这种变化应该高度重视。②城市空间规模变大的趋势更加显著,城市类型向更高级别推进,城市区域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城市所在地区差异导致城市扩张进程分化,城市地位也随之变化。③各地区城市扩张速度有显著差异,省级中心城市的扩张前慢后快,城市扩张形成区域性集团。城市扩张与城市人口增长不协调,且有拉大趋势,整体上城市空间扩张应当放缓。④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城市扩张的效率有很大差异,扩张效率的高低提示各城市在城市扩张上应选择适宜的发展道路,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王雪  焦利民  董婷 《经济地理》2020,40(2):70-78,88
对比研究高密度城市和低密度城市的蔓延特征有助于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以人口超过100万的12个中国城市、9个美国城市为样本城市,采用圈层分析法和反S方程,对比分析1990、2000和2014年以中国为代表的高密度城市和以美国为代表的低密度城市的蔓延特征。结果表明:①同等人口规模下,中国城市的建设用地面积较小,但土地扩张速度快。中国和美国城市的土地扩张分别主要发生在郊区和城市内部。②中国城市相对更为紧凑。高密度松散的城市土地扩张趋于紧凑,低密度城市蔓延程度在降低。③高、低密度城市的总体人口密度都呈下降趋势。高密度的中国城市尽管空间形态更紧凑,人口密度下降得较快,有必要遏制中国的城市蔓延趋势。④空间紧凑的城市人口密度下降得较慢;蔓延和紧凑的空间增长使高密度城市的人口密度下降变快和变慢,而对低密度城市没有表现出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发展效率差异的DEA-ESDA测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竞虎  尹君 《经济地理》2012,32(12):53-60
选取土地、资本、劳动、技术和通信等投入量作为输入指标,城市经济总量和地方财政收入输出指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并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技术对2000—2010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发展效率及其空间差异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综合效率水平较低,只有少数城市达到了效率最优。城市效率呈现出与三大地带经济发展格局、城市行政等级和规模等级相一致的空间格局,综合性城市和专业型城市间的效率差异显著。城市发展效率存在较强的空间关联。10年间,中国城市效率呈现先降后升的演变态势,总体有所降低,大多数城市都处在规模收益递增阶段,规模投入不足是中国城市要素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区位、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政策因素是中国城市效率格局分布与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效率的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城镇建设用地投入效率概念与内涵的理解,从投入产出水平、区际关系、载荷容量、人地关系等视角构建评价指标,从效率水平和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在耦合协调性组织内容,并结合均方差赋权法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该评价体系既能够较为全面反映公平与效率、制度安排效应,也能用于检验区域系统内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性,实用性强;②我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效率呈现出的特征:水平特征——粗放、低效增长,复合生态系统处在低水平的耦合协调阶段,空间特征——分异明显,其中经济效率的空间分异最为明显,而区域四分法大体呈由东往西依次递减的地理格局;③我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效率的空间分异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了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相对注重社会公平而忽视效率、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对其投入效率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4.
从城镇建设、城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和定位同样必须符合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通过对上海五角场地区城市综合体的发展及昆山张浦镇未来城镇空间形态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苏南乡镇未来城镇空间形态的转变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走集约化与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科学与理性的角度,摒弃原有摊大饼式的发展格局,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太仓市为例,采用扩张速度与强度指数、重心坐标、灰色关联度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从规模及空间角度分析了1989--2008年太仓市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城镇用地扩张特征、动力及其作用效果.结果表明:①不同阶段太仓市区城镇用地扩张强度不同,扩张速度不断加快,且其重心由前两时段向东北东移动变为第三时段向北东北移动;②固定资产投资、二三产增加值、二三产比重及二三产劳动力是研究区城镇用地规模扩张的主要动力,但主导动力从1995-2001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及二三产增加值变为了2001-2008年的二三产增加值及二三产劳动力,而耕地稀缺指数及粮食单产对城镇用地规模扩张影响较小;③除与主要河流的距离外,各潜在空间动力对城镇用地空间扩张均有影响,但不同阶段其动力组合、主导动力及各因素作用强度存在差异.为引导城镇用地合理扩张,应从规模及空间角度系统分析不同阶段城镇用地扩张动力,动态把握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城市化:从空间到人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空间的扩张仅仅是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前提,城市社会关系的和谐、福利的公平分享才是城市化的本质所在。我国城市化在经历了空间的快速扩张之后,今后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加速人口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协调利益分配关系,实现城市福利的分享和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I.IntroductionUrbanization is a process that the rural population becomesurban residents,and the rural scenery becomes urban scen-ery(Xu,1997).The rate of the population’s urbanization canbe measured with a criterion or some index(Chen,1999).However,the changes of urban scenery cannot be explainedby some simple indexes because its changes are verycomplex.Thus,in the academic field,some scholars haveexplored the scenery transition,and found urban land-use isa favorite index to be used,becaus…  相似文献   

18.
李培 《财经研究》2008,34(4):72-81
城市体系具有多层次性、开放性和协作性等特点。文章通过构建城市体系内部分工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城市层级与城市间分工效应的关系。在回顾中国城市体系演变历史的基础上,确定了模型检验的时间起点,并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1990-2004年中国地级市与三大都市圈内部的城市分工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地级市间的分工效应显著,而三大都市圈的发展现状也恰恰代表了中国城市化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We use household surveys from 1995, 2002, and 2007 to examine how changes in job structure contributed to China’s rising urban wage inequality, considering three job characteristics: occupation, industry, and firm ownership.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job structure for wage inequality increased between 1995 and 2007. Both the change in relative number of jobs (composition effect) and the change in between-job and within-job wage gaps (price effect) contributed to rising wage inequality. Price effect was the major contributor, whereas composition effect played a larger role in the 1995–2002 period than in the 2002–2007 period, and at the lower-half distribution. Between-job inequality played a major role in the first period, and within-job inequality played a major role in the second period.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both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institutional features influence job structure and wage inequ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