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犯罪作为计算机犯罪的一种类型,是较为高级的新型犯罪.当前,网络犯罪正在迅速发展并呈现出若干不同的表现形式.本文从网络犯罪的定义入手,分析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探讨网络犯罪的犯罪构成,并提出有效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2.
由于网络犯罪的跨国性,导致网络犯罪的刑事管辖权存在争议,成为困惑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网络犯罪的概念、特征,指出传统刑事管辖理论适用于网络犯罪国际管辖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对解决网络犯罪国际刑事管辖权冲突问题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在中国的普及,中国大学生网络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发案数量逐年上升,犯罪后果极其严重.因而,研究、分析中国大学生网络犯罪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对于预防大学生网络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网络犯罪已成为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网络安全、社会安全、经济安全等的重要风险之一,加强网络犯罪治理是实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的底板工程。本文以网络赌博犯罪为切入点,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提取2008~2020年中国各地级及以上城市网络赌博犯罪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互联网深化对网络赌博犯罪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第一,网络赌博犯罪具有与传统接触类犯罪类似的空间集聚特征,互联网深化不仅对网络赌博犯罪具有推波助澜的效应,而且对周边地区的网络赌博犯罪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第二,互联网深化对网络赌博犯罪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发达地区的互联网深化对欠发达地区的网络赌博犯罪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中心城市的互联网深化对非中心城市的网络赌博犯罪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反之则不成立。第三,互联网深化对网络赌博犯罪的空间溢出存在地理衰减特征和边界效应,最强作用距离为500km,衰减边界为800km。研究结论为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实施区域差异化防控策略和构建共享共治新格局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网络的高速发展使得以网络为手段的网络犯罪四处泛滥,其手段不断更新,危害日益严重。与此同时,由于犯罪主体智能化,犯罪手段隐蔽,特别是证据难以采集等因素,使得此类犯罪破案率低,立案率更低。为此,各国纷纷加强立法对策,并通过国际公约针对网络犯罪规定了新的证据规则以应对。我国并没有针对网络犯罪的专门证据立法,使得理论与实务界对电子证据无法统一认定,有必要借鉴外国及国际公约建立起我国的电子证据立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的普及,犯罪组织网上招募未成年成员的现象呈急速上升趋势。为降低未成年人在网络情境下的犯罪动机,应分析犯罪组织网上招募未成年成员肆虐的原因,从微观和宏观措施入手,控制未成年人加入犯罪组织的网络诱因,从而实现对犯罪组织网上招募未成年成员的监控预防。  相似文献   

7.
中国内地与澳门是我国主权范围内两个地位平等的不同法域,由于网络犯罪模糊的犯罪空间和特殊的犯罪手段,使得两地在跨区域网络犯罪管辖上产生冲突.  相似文献   

8.
网络犯罪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型犯罪。与传统犯罪相比,网络犯罪具有波及范围广、侵害客体多、社会危害大、主体年龄轻、智能程度高、侦破取证难等特点。防治网络犯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综合运用法律手段、技术手段和教育手段,才能有效地预防和遏制网络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网络诈骗犯罪在我国日益严重,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行为人之所以实施网络诈骗犯罪,根源在于各种利益的驱使。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网络诈骗犯罪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行为人在进行犯罪活动之前,必然会对将要进行的网络诈骗活动从成本到收益进行全面的衡量,以确定是否实施犯罪。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激增,计算机犯罪呈现出几何级增长的趋势。计算机网络犯罪愈演愈烈、泛滥成灾,气焰日益嚣张,已经严重威胁因特网的生存与发展,成为信息时代的最大隐患。总结概括计算机网络犯罪常见的表现形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带给了我们信息共享、网上购物、网络交友、游戏等等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繁荣.但网络如同一把双刃剑,如今,不仅仅是色情,暴力在网络上大行其道,网上盗窃、网络诈骗越来越多的充斥在网络之中.在享受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快捷、高效的同时,计算机网络犯罪也迎面而来.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概念、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如何建立相关的法律规制,完善计算机网络犯罪立法.并且对如伺防治计算机网络犯罪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带给了我们信息共享、网上购物、网络交友、游戏等等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繁荣。但网络如同一把双刃剑,如今,不仅仅是色情,暴力在网络上大行其道,网上盗窃、网络诈骗越来越多的充斥在网络之中。在享受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快捷、高效的同时,计算机网络犯罪也迎面而来。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概念、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如何建立相关的法律规制,完善计算机网络犯罪立法。并且对如何防治计算机网络犯罪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对毒品犯罪打击力度的加大,传统的毒品犯罪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其手段和方式也已经被侦查机关所熟知和掌握。但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毒品犯罪提供了新的阵地,毒品犯罪在网络背景下也呈现出新的动向,其匿名性、隐蔽性、移动性等特点为打击毒品犯罪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网络背景下有效防范、打击毒品犯罪应从技术、法律、道德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论网络金融犯罪的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在改变传统的金融运行模式的同时,也引发了网络金融犯罪,针对网络金融犯罪主体智能化、方法虚拟化、隐蔽性强、社会危害严重化等特点,在制定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应加强对网络金融犯罪的侦查力量和有效起诉,完善技术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的网络金融监管制度,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网络金融犯罪,以确保我国金融业在网络时代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案件呈上升趋势。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理大学生网络犯罪行为,已经成为政府、社会、学校值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阐述了大学生网络犯罪的主要特点和表现形式,并提出了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实现对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有效预防,促其健康成长和成才。  相似文献   

16.
浅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点、原因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是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为青少年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提供了巨大便利,同时由于沉迷网络而引发的青少年犯罪也屡见不鲜。青少年网络犯罪呈现出犯罪年龄低龄化,诈骗、抢劫、性侵犯案件增加等特点。应该通过完善青少年保护立法、加强网吧管理、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作用、增强青少年自我防范意识等,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17.
聂隽 《全国商情》2013,(7):72-74
网络环境的特殊性和知识产权的特殊性使得二者结合时,产生了网络环境下侵犯知识产权罪行有别于传统犯罪的新特点,这给犯罪的打击和预防带来了新的挑战,犯罪控制机制变得异常脆弱。我国现行的网络知识产权刑法保护手段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刑法面临着如何调整、修正以适应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之重任。  相似文献   

18.
当前就如何预防和惩治愈来愈严重未成年人网络犯罪问题,法学界很少从经济学的数理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以博弈论理论为研究基础,依据不同的假设前提,建立单阶段和多阶段的博弈模型,分析出司法机关惩治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博弈均衡的影响因素,提出惩治和控制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网络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一些利用网络等媒介的犯罪行为也应运而生。网络犯罪是一种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作为媒介的新形式的犯罪行为,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成本相对低廉、隐蔽性强、危害大、难以消除以及难以查清行为人等特点,与传统的犯罪行为相比有显著区别。近年来,网络犯罪的问题日益突显,屡见不鲜,因而网络犯罪问题及其防范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网络犯罪时代的到来给现有的刑事诉讼制度带来了新的挑战。立足于证据法的角度,网络犯罪的技术门槛制约着电子证据的收集和固定,私主体参与协助取证面临着合法性的争议,网络犯罪的数额证明和主体证明与我国当前的证明机制也存在不适配的情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更好地实现对网络空间的治理,文章提出可以从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构建私主体协助取证机制、优化网络犯罪数额认定方法、发挥补强证据作用等方面进行改进,使传统证据法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