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垦区经济已有较大发展,但与全国横向相比,差距很大。找出差距,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措施,提高生产力水平,对今后垦区经济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一、对垦区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 1.发展速度低于全国和全省水平。从1978—1987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看:国民收入(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由7.1亿元增加到11.4亿元,平均每年增长5.4%,低于全国平均每年增长8.9%、全省平均增长6.7%的水平。人均国民收入由429元增加到727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少131元,比全省平均少369元。社会总产值由20.5亿元增加到47.8亿元,平均  相似文献   

2.
制度创新是海南农垦实现热带大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许锋一海南农垦的国内生产总值虽然已经由1980年的5.2亿元增长到1993年的22.4亿元,但垦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全省。1987年,海南建省前全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845元,当年海南农垦人均数是12...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垦经济》2003,(11):10-12
海南垦区不断加大工业投资,近年来,每年投资额超过1亿元,使工业资产规模逐渐扩大,国有资产得到有效增值,工业产品生产能力逐步提高。至2002年底,垦区工业固定资产原值20.5亿元,净值13亿元,分别比1997年增加4.5亿元和1.7亿元,增长了28.13%和15.04%。2002年全垦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0.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7年增长35.75%,比2001年增长9.1%;完成工业增加值6.92亿元,比1997年增长17.3%,比2001年增长5.5%。中密度纤维板实际生产能力达年产8万立方米,比1997年增加生产能力4.1万立方米;锯材实际生产能力达年产30万立方米,比1997年增加生产能力1…  相似文献   

4.
广东垦区工业发展思路初探○王元广东垦区从1993年明确提出“主攻工业”的发展战略以来,工业发展明显加快。1996年,全垦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0.7亿元,比1995年增长10.2%,占社会总产值的4l.8%。但垦区工业总的来说发展还不理想,“小而全”、“...  相似文献   

5.
<正> 黑龙江垦区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规模逐步扩大,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产品品种日益增多,为各农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资金积累、解决农业剩余劳力开辟了重要途径。到1995年,垦区农场(含农场以下)工业企业已达859家,占全部工业企业总数的91.3%,其产值达16.6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3.5%。场办工业已成为垦区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关于搞活场办工业的若干思考韩景杭河北垦区的工业都是清一色的场办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垦区经济的主导产业:199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4.7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0%;实现利税1100多万元,占农垦利税总额的92%。农垦工业的发展,对促进农垦...  相似文献   

7.
全面提高垦区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王家旭1997年,是黑龙江垦区工业改革和工业经济运行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下同)658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71%。完成工业增加值162亿元,增长112%,全年实现利税257亿元,...  相似文献   

8.
一、黑龙江垦区职工自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地位和作用  1-自营经济与深化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成为垦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源。到1998年,黑龙江垦区自营经济累计实现总产值169-55亿元,纯收入78-38亿元;1994~1998年总产值、纯收入五年翻两番,1998年自营经济总产值达40-8亿元,纯收入达18-2亿元,大灾之年总产值、纯收入分别比1997年增长25-2%、25-5%。1998年自营经济总产值占垦区农业总产值的27-3%,纯收入占垦区农业纯收入的31-4%。1998年全垦区自营经济产…  相似文献   

9.
1998年以来,海南垦区根据市场经济变化的新形势,抓住垦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新班子上任后的头等大事来抓,采取措施,大刀阔斧地进行结构调整,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使垦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培育出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海南农垦真正开始走上以橡胶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新路子。一、积极推进结构调整,为提高垦区经济整体素质开辟新路海南农垦经过近50年的艰苦奋斗,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建立起了370万亩的全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累计为国家生产干胶370万吨,形成资产达115亿元,上缴国家税利达40多亿…  相似文献   

10.
福建农垦工业近年来取得快速发展,2002年全垦区实现工业产值22.67亿元,比2001年增长16.14%;出口创汇约5500万美元,比2001年增长7.2%;工业增加值为5.92亿元,占全垦区国民生产总值的近半壁江山;实现利润1.11亿元,比2001年增长33.06%。福建农垦作为小垦区,工业之所以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主要得益于垦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大力推进农垦工业园区建设。目前,全垦区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园区有5家,其中省级2家,分别为:漳州大南坂农场的“大南坂工业区”、浦城仙阳茶场的“南浦生态工业区”。2002年,这5家工业园区创造工业产值13.3…  相似文献   

11.
浙江农垦是以工业经济为主的小垦区,垦区年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0%以上,且主要集中在萧山,萧山垦区工业产值已占到全省垦区工业经济总量的85%左右。近几年来,我们通过深化农垦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加大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狠抓企业管理和招商引资等工作,垦区工业经济发展始终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农垦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也迅速提高。2002年,萧山垦区共实现工业产值50.76亿元,销售收入43.7亿元,工业利润达1.5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9.4%、41.6%和57.4%。上交国家税金2.8亿,比上年有较大的增长。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  相似文献   

12.
南汇县的工业,在“八五”期间获得了迅速发展。1994年与1990年相比,全县工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分别从43.81亿元、30.18亿元、3.85亿元上升到133亿元、76.56亿元、7.83亿元,分别增加205.58%、153.68%、103.38%;平均年递增32%、26.2%、19.42%。工业实力的增强,对南汇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综合实力的增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现状特点 1、工业快速发展,支柱作用进一步增强。2005年,宝鸡市全部工业增加值195.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8户,产品销售过亿元的企业76户,过10亿元的企业11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6.9亿元,增长25.1%,增加值147亿元,增长21.7%。工业增加值与2000年相比净增145.9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37%提高到57.8%。  相似文献   

14.
截至 2 0 0 2年底 ,江苏农垦工业拥有企业 2 75户(其中大中型企业 19户 ) ,总资产 2 4 7亿元 ,净资产5 4亿元 ,从业人员 2 8万人 ;实现销售收人 2 8 1亿元 ,工业增加值 6 5亿元 ,利润 6 90 0万元 ,利税 2 1亿元 ;企业亏损面 2 5 % ,资产负债率 78% ,产销率112 % ,净资产报酬率 39%。企业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 ,主要是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各项改革成效显著 ,资产重组、资源整合力度加大 ,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产品结构调整进展顺利 ,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   一、垦区工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到 2 0 0 0年 ,江苏垦区工业…  相似文献   

15.
(一)50多年来城乡经济均有较快发展,但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云南从1952年至2002年的50年中,总人口由1695万人增加到4333.1万人,增长1.6倍,年均增长1.9%。工农业总产值由13.41亿元增加到2588.01亿元,增长47倍,年均增长8%,其中,工业总产值由3.8亿元增加到1850.46亿元,年均增长11.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9.6亿元增加到737.55亿元,年均增长4.4%。  相似文献   

16.
一、现状特点 1、工业持续快速发展。2006年,我市全部工业增加值227.8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0户,产品销售过亿元的企业82户,过10亿元的企业12户。工业增加值与2000年相比净增177.85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37%提高到59.8%。[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2000年以来,广东省农垦总局立足垦区的资源和优势,提高投资服务水平,改善宏观投资环境,全面带动了垦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社会总产值23.83亿元,占垦区社会总产值的40.88%;GDP9.94亿元,占垦区GDP的39.76%;非公有制企业和经营单位6271个,从业人员47623人,上缴税金11531万元,实现利润19723万元,劳均年收入7087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垦经济》1997,(1):38-41
关于四川垦区工业情况的调查报告农垦工业调查组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垦区在农业保持稳定发展的同时,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其产值占工农业产值的80%左右。工业的发展使垦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业成为垦区经济的支柱产业,特别是有的场办工业企业已成为所在地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浙江农垦在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从农垦特点与浙江特色出发,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努力突破传统体制机制束缚,始终把扭亏增盈摆在农垦工作首位,积极探索扭亏增盈机制和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激活农垦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使农垦经济迅速走出低谷,驶入新一轮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1997年到2002年,垦区工农业总产值由38.7亿元增加到64.9亿元,增长了67.3%,年均增长13.5%,其中农业产值由5.5亿元增加到6.2亿元,增长了12.4%,工业产值由33.3亿元增加到58.7亿元,增长了76.4%;利润总额由344万元增加到17149万元,增长了48倍多;上交税金…  相似文献   

20.
遵义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在“七五”以来的近10年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94年与1985年相比,农村社会总产值由21.79亿元增加到115.97亿元,农业总产值由29.40亿元增加到44.24亿元,分别增长了432.22%和50.48%,年递增20.4%和4.7%。在主要农产品产量方面,“八五”前四年平均与“六五”年平均相比,粮食总产量由28.75亿斤增加列41.06亿斤,增长42.82%;油菜籽总产量由2.31亿斤增加到3.26亿斤,增长41.13%;烤烟总产量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