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推进,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业务在我国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现有的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体系已经不再适合未来的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文章阐述了金融资产评估的要素和方法,指出了金融不良资产评估的技术框架及金融不良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金融不良资产评估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是指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金融不良资产以某一时点为基准日,对其价值进行评定、估算和分析判断的行为。近几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推进,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业务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就我国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做好金融不良资产评估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3.
金融不良资产有其特殊之处,其处置程序也较普通资产评估程序更为繁杂.因而对不良资产处置评估业务进行综合体系化探究,明确其未来发展目标,来解决相关工作中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论文阐述了我国金融不良资产的现实状况,探讨了目前不良资产处置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旨在提高金融不良资产评估过程的科学水平和评估结论的正确水平.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和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推进,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业务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资产评估行业和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金融不良资产评估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深  相似文献   

5.
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是指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金融不良资产以某一时点为基准日,对其价值进行评定、估算和分析判断的行为.近几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推进,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业务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就我国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做好金融不良资产评估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6.
《西部财会》2005,(11):62-62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刘萍秘书长日前表示,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将建立资产评估机构评价体系,并着手解决评估机构的收费问题,不断提高评估人员的素质。刘萍强调。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是我国评估行业专业管理部门,通过与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制定《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共同解决了金融不良资产评估的标准问题。据了解,近几年金融不良资产处置中评估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如何正确选择评估机构(即评估机构执业质量优劣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6,(33):13-14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推进了处置金融不良资产的工作和金融体制的改革,这一过程中我国金融不良资产评估的重要性凸现出来。鉴于此,本文首先对我国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探讨,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来改进措施,最后对我国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改进方法的重要性展开了分析,希望对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丞北  王辉 《物流科技》2007,30(6):177-179
本文重点研究金融不良资产的一般处置模式。通过对日本的政府救助行动、美国的合同处置方式的分析,总结了国际不良资产处置领域较为成熟的经验;分析了我国近年来在金融不良资产处置领域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9.
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处置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经济、金融专家和实际工作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处置不良资产的模式,主要有“剥离”模式、证券化模式、交易中心模式等。通过对这几种处置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银行不良资产是社会金融运行深层次矛盾长期积累的产物,其形成的原因既有制度性因素,也有市场性因素;既有历史的积淀和惯性作用,也有现实政策和决策失当的原因。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现状的分析,结合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  相似文献   

11.
肖龄 《西部财会》2007,(8):40-40,41,42
缺乏明确详尽的操作规范是我国不良贷款评估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005年3月21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颁发的《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对规范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业务、保证评估人员执业质量、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正如对不良债权定价的研究需要不断深入一样,《指导意见》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以符合我国不良贷款评估实践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2.
柳永忠 《电子财会》2007,(12):10-14
在金融不良资产评估领域,我国一直处于实践先行而理论严重滞后的状态,在评估工作中暴露出的许多问题一直困扰着评估业务委托双方。《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作为不良资产评估的规范性文件,统一了评估机构执业标准,基本满足了不良资产交易市场参与者,尤其是资产管理公司及其监管部门、评估中介机构、不良资产交易关联方的迫切需要,有利于创建委托方和评估机构的和谐关系、协调委托方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委托方合理理解和利用评估结果,有利于对受托方的监督。本文拟对《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的相关条款对委托方的影响进行解析,从而得出其对金融不良资产评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期以来,广西国有企业出现不良资产增长,不良资产率上升、不良资产处置的效果不佳等一些问题,给广西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阻碍。本课题组受广西国资委的委托,承担了《深化广西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处置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经过实际调研广西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处置情况,主要发现了以下问题:第一,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存量较大,增速较快;第二,不良资产存在隐蔽性;第三,处置流程长,审批环节多,费用高;第四,不良资产中的债权评估无法为资产处置提供可靠的定价依据,而且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估结果在现有的法律环境下可能会阻碍不良资产处置。因此,围绕上述问题,经研究论证,文章认为可以在强化企业自律管理、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赋予企业处置不良资产更多的权利,有利于减少不良资产的产生和降低存在减值风险的资产走向事实损失的概率。其次,作为处置资产时定价依据的评估报告,因目前尚无成熟的不良债权评估理论,且评估报告本身也需依靠法律发现不良债权的真实情况等因素,因此,可以赋予律师对不良债权处置过程中影响定价的法律问题发表意见,同时企业也可以对不良债权的可回收价值进行内部评测。  相似文献   

14.
国有不良资产证券化要谨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步伐的加快,降低不良资产率日益迫切。与此同时,四家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剩余8600亿元不良资产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如何高效处置不良资产,已成为摆在这些金融机构面前的迫切问题。在此背景下,许多人开始研究国外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成功案例,把不良资产证券化当成灵丹妙药,多家金融机构都在酝酿自己的不良资产证券化方案。但在我国,由于国情不同,不良资产证券化应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15.
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历史原因,我国的商业银行累积了不少数额巨大的不良贷款。这严重影响了我国金融安全和金融秩序的管理,不利于深化当前我国银行业改革。因此,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存在的风险,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行与发展,以及整个国家金融安全的维护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着手,对其风险防范及法律对策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痼疾。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这一问题日益凸显,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如何有效地防范和处置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已成为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途径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艳 《企业经济》2004,(8):157-158
银行的不良资产是困扰各国银行的一个金融难题。本文在对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一般模式及当前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因素的论述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8.
分拆上市: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良资产问题一直是中国银行业的最大问题,并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下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沉重包袱和障碍。文章通过对我国国有商业不良贷款的生成和银行坏账处置的各种方法进行考察和分析,对国有商业银行分拆上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对进一步处理不良资产、加快国有银行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1999年以来,我国相继成立了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用于集中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收购工作完成后,管理和处置工作成为今后长期工作的重点。然而,一年来的运行实践表明,不良资产处置工作尚存在很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作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不良资产问题一直困扰着商业银行的发展,在处置不良资产的问题上,商业银行也从政策化向商业化转变,可以说不良资产的处置越来越规范化.不良资产处置面临边际成本不断上升、边际收益不断下降的局面.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创新处置不良资产的问题,成为新一轮处置金融不良资产的重要课题.我们应该不断创新不良资产处置的方式,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对不良资产的处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