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大连池市作为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先进县、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基地县。多年来,坚持以促推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促使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加强劳动力转移优质服务为手段。强力推进农民教育培训、用工市场对接、返乡创业指导和土地规模经营。促进了劳务产业大发展、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五大连池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级市,现辖11个乡镇,105个行政村,农民家庭4.3万户、农村人口15.6万人、农村劳力8.3万个。2012年底全市转移农民总量4.9万人,其中常年转移市外务工农民3.2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60元,其中农民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五大连池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在省、黑河市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劳务输出减灾脱贫、技能培训稳定致富、自主创业成功发展”的工作理念,狠抓宣传发动、市场对接、教育培训、转移服务、创业指导等关键环节.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特别是在推进农民创业方面。充分显示出稳定农村、富裕农民、惠及农业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许娜萍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5,(9):37-38
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解决好农民小康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潜力在农村,关健在增加农民收入.笔者结合实际对当前江苏省农民收入情况及增收对策初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加强京郊农民职业教育,全面提高京郊农民的现代化素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应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如领导管理机制、网络管理机制、信息管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近期关于农民问题的一些主要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乡镇企业》2003,(10):17-23
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过去50年,我国大陆实际上已经形成城乡居民两种身份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公共服务制度和财政转移制度。正是这“两种制度”的设计安排和延续,导致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日盎扩大。受社会地位、经济贡献、文化素质等方面的限制,农民这一最大的社会群体始终缺乏相应的政治参与权。从全国来看,至今还没有哪个部门对农民负责。没有哪个部门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没有任何组织直接代表农民参与政策制订、替农民说话办事,维护农民的利益,他们在政治决策、财政转移支付、国家投资分配、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缺乏自己的代表,也缺乏社会声音。农民问题的核心之一在于如何处理好国家与农民、政府与农民的关系。我国农村的制度和政策究竟如何变革与调整?这个“革命”应该从规范税收、财政制度开始,继而进行户籍制度、乡镇机构改革等。 相似文献
7.
截至2010年,五大连池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突破5万人,劳务收入4.9亿元,农民人均劳务增收2682元。农民受益,得益于市委、市政府想农、亲农、帮农、助农的好政策,使广大农民走上了致富安康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枣庄市积极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成效明显。2011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9万人,其中,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带动就业4.1万人。 相似文献
9.
2010年,五大连池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办公室将继续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思想认识。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以“全民创业是经济发展之基、农民就业之本、农村崛起之途、农业和谐之策”的理念,大力开展培育壮大农村市场主体、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扶持农民创业大户。坚持以农村产业大户带动农民就业创业、以农民就业创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弘扬农民创业精神、培育产业创业主体、拓展农村创业空间、加强农民创业服务为重点,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业活力,为把五大连池建设成为中国北方独具魅力和商机的“矿泉旅游名城,休闲养生之都”而努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支农、惠农、富农的政策措施,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促进农民增收、调整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紧密结合,大力推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全省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0万人,目前全省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6个月以上共计2047万人,约占总量的一半以上,平均年递增6.6%。2009年,农民人均工资性纯收入为2497元,同比增加233元,增长103%,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达48.8%,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广阔空间和重要动力,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为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12.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在全县47.2万农业人口中,有农村适龄劳动力27.47万人,富余劳动力11.7万人。在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过程中,济阳县坚持“内转”与“外移”相结合,有组织、有培训、有保障地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走出了一条由简单的劳务输出到劳务产业进而形成劳务经济的新路子,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今年以来,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3万余人次,累计达到13.3万人次,其中有组织地转移9万余人次;全县劳务经济年均收入达9.46亿元,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3.
农民的转移就业,历来是各级政府重点研究的问题,在尝试了众多的办法之后,农民的组织化输出无疑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立足于研究黑龙江省农民组织化输出就业中存在的各种限制性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此促进黑龙江省农民转移就业工作的开展,为其他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组织化就业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中,浙江省长兴县把劳动力技能培训作为推进劳动力转移的关键环节来抓,在全县推行“农民技能培训教育券”制度,对农民技能培训实行政府买单,鼓励乡镇、部门和经济主体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有效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深入开展。自2004年9月实施以来,全县共发放培训券8050份,完成培训6694人,结算培训经费267.76万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民问题主要涉及如何提升农民素质、如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以及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安置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作为党和国家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高度关注农民问题,努力探寻解决农民问题的出路和办法,他在解决农民就业等问题提出的思路和对策对我国今天解决农民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是开启山区农民致富的一把金钥匙。加快贫困地区农民技能培训,可以实现”培训转移一人,脱贫致富一家,带动周围一片”的良好效果,受到山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湖北省英山县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几年来坚持以县扶贫办为主导,以县财政局、劳动局、教育局等单位为协助,以县卫东中专为基地,采取短训、长训、中专教育相结-8的办法,共培训农家子弟3400人(其中“雨露计划”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900多心,就业3264人,安蟊就业率96%,就业稳定率达90%,人均月工资在千元以上。为此,英山县被省扶贫办确定为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雨露计划”试点县,县卫东中专也被市“雨露计划”领导小组确定为定点培训学校。其做法也被湖北科技报、黄冈电视台、黄冈日报等新闻媒体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18.
五大连池市位于黑龙江省北部.总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04个行政村。现有农村人口14.9万人,农村劳动力7.2万人。按照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大力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做大做强劳务经济”的要求。几年来.五大连池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在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在五大连池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有组织规模转移、一站式优质服务、农民整体素质提升、高技能订单培训、网络化全程维权、乡土人才培养、农民返乡创业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我国大部分地区安排专项培训资金,以培训券形式发给符合条件的农民,让农民用培训券充抵培训费,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和培训工种进行培训。采用培训券方式培训了新型农民,帮助了农民致富、带动了农业丰收、促进了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丹江口市以“技能就业计划”项目实施为契机,采取得力措施,全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07年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6415人,占全年任务的164%,其中技能性培训5251人,占全年任务的105%;引导性培训11164入,占全年任务的223.3名,共转移安置农村劳动力8684人,全年农民劳务总收入达到5亿多元,农民劳务人均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3%以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