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以2015年103家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截面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并将高管持股金额与年薪比和高管持股比例纳入文章研究范围。结果表明,房地产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和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而高管持股金额与年薪比对公司绩效有较强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黄杰 《现代商业》2023,(16):104-109
高管人员是企业内部拥有最终决策权的团体,其战略决策势必将影响公司经营绩效。本文选取2018—2020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1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高管平均年龄、平均学历、薪酬水平、持股比例等高管特征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构建研究模型并进行描述统计、多元回归等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年龄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其受教育程度、薪酬水平、持股比例均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16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显性薪酬和隐性薪酬两个视角深入探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创业板市场上,增加高管货币薪酬激励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绩效;提升高管持股比例,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绩效;高管在职消费水平的增加,促使企业的绩效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4.
通过运用2008-2010年的最新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管年薪与企业绩效正相关,高管持股比例影响高管年薪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高管持股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相关性,但不显著;要使高管持股发挥它真正的作用,就必须给予高管合适比例的持股,以达到激励高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1-2006年广西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所披露的高管薪酬信息为依据,通过对高管人数及其构成发展趋势,高管薪酬发展趋势,高管薪酬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比重发展趋势,高管持股比例与人均持股数发展趋势等四个方面的指标进行分析,发现高管人数、高管领薪人数呈上升趋势,高管持股人数呈下降趋势;高管薪酬总额和平均高管薪酬持续增长,与主营业务收入和平均资产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但不协调;高管薪酬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比重很小,其发展趋势波动不大,略有下降;高管持股比例很低,有下降趋势,年末高管人均持股数波动很大.  相似文献   

6.
现代公司制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所有者与高管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为解决委托代理出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公司往往将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联系在一起。而高管薪酬的表现方式也有多种,如何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使得高管利益与企业绩效实现共赢,是文章的研究重点。文章以2015-2017年中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高管薪酬、高管持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高管薪酬、高管持股与企业绩效具有正相关关系,其中高管薪酬激励效果更明显。研究结论可为企业改善高管薪酬结构、提高企业绩效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关系的深入研究,是完善薪酬相关理论,优化薪酬激励机制的重要突破口。本文选取2008-2010年符合条件的煤炭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高管薪酬的整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高管薪酬总体水平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薪酬差距和高管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也呈正相关,但在统计上不十分显著。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06年江苏省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高层管理人员薪酬与公司绩效、公司规模、高层管理人员持股比例、国有股比例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高管年度货币薪酬与公司绩效、公司规模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高管持股比例之间存在一种不完全的替代效应;与国有股比例存在微弱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企业高级管理层的激励问题长期以来始终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上市公司高管层的股权激励问题更是一个全球性的热点。以2006-2009的实施股权激励的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用实证方法分析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我国国有上市公司高管平均持股比例很低,但持股仍对高管人员有重要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委托代理、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信息不对称三个理论角度探讨公司高管薪酬激励对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机理,并以2011—2017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实证样本,考察高管薪酬与应计、真实盈余管理这两种行为的关系。结果显示,高管薪酬越高,其应计、真实盈余管理水平越低。进一步地,考虑高管持股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管持股弱化了高管薪酬的正向激励作用。并且,高管持股比例增加,对应计盈余管理行为的偏好要强于对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这可能是高管考虑到后者对企业长期价值的损害较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高管人员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作为本研究的出发点,对高管人员的薪酬激励与经营绩效间的关系进行定量考察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公司高管人员薪酬激励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12.
针对股权结构和高管激励对公司绩效的的影响,通过选取2013年在我国深沪A股上市的92家房地产公司为样本,对其股权结构、高管激励和公司绩效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认为,随着股权集中度的提高,公司绩效随之上升,其次,高管薪酬和高管持股对公司绩效都有显著影响,其中股权激励比薪酬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新疆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分析,实证检验了新疆上市公司在职消费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得出结论:在职消费与公司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公司绩效与高管薪酬呈正相关关系。新疆上市公司应该充分发挥"对口支援"政策带来的资金优势,倾斜资金流向,适度提高董事、监事和经理人员的年薪,提供竞争性的薪酬,发挥年薪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的作用;应按照上市公司制度规定并结合公司章程按时分红,在企业自身投资机会缺乏的时候尽可能的提高股利支付率,减少企业留存的自由现金流;应当加大高管在企业股份中的持股比例,促使高管与企业的利益越趋于一致,从而充分发挥高管薪酬的激励作用,提高公司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我国上市证券公司的绩效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与绩效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说明杠杆率对于上市证券公司的经营绩效具有较强的解释力;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现阶段高管薪酬激励对改善公司业绩具有积极作用;我国上市证券公司第一大股东与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关系不显著,与"多股制衡"的股权结构理论并不一致;经纪业务收入比例与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与证券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相符合。  相似文献   

15.
俞茜芝  余晖文  梁丽娟 《商》2012,(20):74-75
本文选取2009年至2011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市场的浙江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非线性回归模型对高管持股比例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浙江上市公司高管平均持股比例与国际相比仍比较低,且与绩效之间存在微弱的二次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生产要素密集度的高管人员报酬激励与公司绩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不同要素密集产业上市公司高管报酬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要素密集产业类型中,高管报酬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不同。在劳动密集型公司中,高管持股比例和高管年度收入与公司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在技术密集型公司和资本密集型公司中,高管报酬激励变量与公司绩效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另外,研究还发现国有终极产权不利于公司绩效的改善,对公司绩效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薪酬激励一直是困扰国资委以及管理实务届的难题,国有上市银行的高管薪酬机制也毫不例外,银行高管聘任行政色彩浓厚、薪酬结构不合理、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层出不穷。本文通过阐述薪酬管制的产生背景和相关理论,以相关文献资料为基础,深入分析薪酬管制对国有上市银行的高管薪酬造成的影响,提出薪酬管制的存在,使得高管在职消费和腐败现象增多,薪酬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性降低;银行高管薪酬粘性有所减弱;高管薪酬的结构如持股比例偏低,中长期激励比例少的特征更加明显,最后提出薪酬管制背景下加强国有上市银行高管薪酬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管的薪酬问题如今成了越来越热门的话题。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以及高管持股比例、学历等因素对于高管薪酬的具体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从监管者的角度探讨了国企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同时对于高管薪酬确定标准的制定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EVA这一衡量公司治理绩效的新指标,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作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国有性质与绩效正相关,董事会规模及高管人员薪酬与EVA回报率呈负相关关系,高管人员持股也对银行绩效产生正向影响,而股权集中度、董事会会议次数、监事会规模及会议次数、银行规模均未对银行绩效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往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常常忽略第一大股东在公司中的关联关系,对高管人员的所有者角色和经营者角色也不加区分。本文重新定义所有权集中度和经营者持股对应的衡量指标,以"第一大利益集体持股比例"代替"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狭义内部人持股比例"代替"全体高管持股比例",使用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发现拟合效果更佳。回归结果显示,所有权集中度与绩效负相关、经营者持股与绩效呈"正U形"关系。这表明对目前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来说,股权激励计划并不总是有效的。将数据进一步分组并估计后发现,经营者持股比例与绩效的"正U形"关系仅体现在非绝对控股的公司中,绝对控股公司的经营者持股比例与绩效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