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解决失业问题比治理通胀更重要控制通货膨胀和解决再就业问题都是我国深化改革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厉以宁认为,通胀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解决通胀问题也要从多方面入手,单纯紧缩也许可以控制一时,但治不了本,因此要在宏观调控的同时加快改革,提高效益。按照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的观点,当前解决失业问题比治理通货膨胀更为重要。厉以宁说,失业如果不及早采取措施解决就会转为令人担心的社会问题,它与通胀不同,通胀尚可忍受,只要通胀率低于增长率。而失业不同,它不是生活水平提高不快的问题,而是生存问题,是有与无的问… 相似文献
2.
从一而终的职业现将彻底改写美国一家人力资源研究机构制定的ZI世纪人应该具备的三种基本能力的第一种能力就是“找工作”的能力。预言家们认为,对世纪一个人平均每隔5年就会更换一次工作,一个人一生将有10次左右的职业变动,从一而终的职业观念将彻底改写。(莫代文)真正实现科教兴国得照鼻腔老年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刘华杰提出,真正实现科教兴国,还得从立法着手,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应当如何关注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并将这些指标作为考核领导人政绩的最重要的指标。要从法律上限制政府的职能,不能使各级政…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企“无老板”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日前在有关会议上指出,我国大多数挂上了公司牌子的国有企业,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无老板”现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只是形式。吴敬琏认为,现代企业制度有两个基本的内容,其一是建立法人制度,即明晰股权,把出资人也就是股东入股的资本组成具有独立生命的法人资本;其二是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即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相互制衡的领导机构、管理机构、统治机构。从这两个实质内容来说,我们多数挂了公司牌子的企业并没有实现。吴敬琏指出,从第一个基本内容来说,关键是所有者虚位,所有…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和应采取的对策刘苍劲撰文指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作为资本,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和工业经济的产业结构,把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使知识成为一种现实生产力推动经济全面增长的新型经济。其特点是:1.知识是经济增长中的重要资本和资源。2.软产品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标志。3.知识作为资本和资源具有不可消失性和不断复制性的特点。4知识是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5.在知识经济里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力资本作用显著降低,劳动力知识化成为必然要求。6.在知识经济社会里,经济呈超常轨、跳跃式增长模式。我们… 相似文献
5.
<正>建筑劳务工人如何为我所用李六全中核集团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霞浦项目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先看一组数据:2021年末全国建筑业企业总产值29.3万亿元,各种类型建筑业企业达到226万家,平均每家产值大约在1300万左右,全国农民工总量29251万人(其中建筑业农民工从业人员占比为19.0%),吸纳农民工就业超5000万人。 相似文献
6.
社会益义市场检济等于市场效率加社会公平著名经济学家董辅撰文指出: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一个理论模式或者说是正在付诸实践的理论模式,还要解决许多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仅就理论上说,就首先要把这个概念的内涵探讨清楚。目前,人们对它有三种理解:一种是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或者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市场经济只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并不具有社会属性。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公有制经济条件下或基础上的币场经济。那么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基… 相似文献
7.
全面理解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最本质的创新,是改变过去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为谐合关系,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标。在全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中,人口是中心,经济是基础,环境是前提。在可持续发展观点的运用中,一要强调公平性,把其看作是一种机会均等的发展,即包括同代内的区际间均衡发展,也包括代际间的均衡,不因区内、一代人的发展而损害区外或下一代的发展。二要强调协调性,其核心思想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要相互协调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不断地实现着与客观环境的物质、… 相似文献
8.
法治首先是治官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吉日前在发表题为《欢呼“以法治国”》的文章中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修改宪法,增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条款,正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政治发展的正面经验和反面教训的深刻总结,特别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20年民主法制建设揭开的最辉煌的篇章。它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怎么估量也不会过份。我们发自内心地为之欢呼。他说,人民当家作主,只有通过完善的法律与法律保障的科学机制,才能得到切实的实行。否则,民主始终是一句激动人心的口号。文章说,现在有一个好现象,各级领导都… 相似文献
9.
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密不可分刘淑敏撰文指出,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密不可分。有的学者将信息比作同心圆的外层国,将知识比作同心圆的内心圆,信息是知识的基石,知识是信息的内核。同样,信息经济也是知识经济的依傍,而知识经济则是信息经济的本质体现。信息经济与传统的物质型经济如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相对应,是国民经济走向信息化、科学化的表征。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相容而不相斥,谁也取代不了谁,谁也离不开谁。知识经济只能推动信息经济发展,决不能代替信息经济。因此,应当准确把握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内涵,既重知识,… 相似文献
10.
非公有制经济不是外在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成份著名经济学家董辅扔教授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是外在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因为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如果只有公有制经济而没有非公有制经济,就不会形成市场经济,从而也不会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些人说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所谓补充,就是说它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就象一个人心脏不好,安个心脏起搏器,它是心脏的补充,但却不是人体的有机部分。如果不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的名分问题,我们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时就心里不踏实,就…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中长期发展战略应坚持就业优先原则我国人口众多,人民生活刚刚得到初步改善,个人资产的积累程度还很低,生活来源对就业的依赖程度还相当大,占我国劳动人口主要比重的农民还远未完成从自然经济下的小生产者蜕变为按照市场方式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劳动者的过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的高潮才刚刚开始,必须主要依赖于内需扩大的国民经济增长要求长期保持良好的收入预期;经济体制改革正从社会普遍受益阶段转向社会利益结构剧烈调整阶段,保持社会稳定的难度正在增大。由于上述特殊条件的限制,我国的中长期发展战略需要选择就业… 相似文献
12.
环境因素将是国家安全概念中的重要因素美国正在重新定义国家安全概念。新的国家安全概念将加进环境因素。例如去年印尼大火时,美国中央情报局就密切关注大火情况,并评估它对东亚局势的影响。一位观察家写道:“现在,只计算一个国家的坦克和导弹的数量已不再够了。还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是要知道~个国家的水位如何,土壤的侵蚀情况和它的沙漠正在蔓延的速度。环境灾难和争取稀有资源的斗争可能像过去引发冲突的意识形态和种族分歧一样引起动乱。印尼的火灾、威海的干涸以及美国和加拿大在大马哈鱼资源问题上的争端都是开始使专家感到担… 相似文献
13.
买方市场的观点尚需研究现在不少人都认为中国的经济已经进入了买方市场,国家体改委副主任洪虎对此观点提出了疑义。他在最近由中国经济时报社举行的’98中国经济政策高级研讨会上提出,关于中国进人买方市场的观点还需要研究。他就此问题提出了几个设问:如果说我们现在已进人了买方市场的话,那么我们的买方市场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过剩有什么不同?与现代西方国家的买方市场又是否一样?现在我们这种供大于求的状况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如果一定要说买方市场,那么我们这种买方市场是否有中国特色?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 相似文献
14.
经济增长点应具备三个标志刘鹤在(经济学消息报)上撰文指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有三个基本标志,一是它的结构性,而不是微观的、局部的、具体的某一种产品,它的发展不能是周期性的;二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发展必须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能够促进就业,否则视其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不妥的;王是必须有利于建立国内市场体系,能够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这三个标志,缺一不可,是个三合一的标准,只有同时满足造方面的发展要求,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才可视其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能计划出一个市场经济来针对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的现状,南开大…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并非天然要亏损国有企业效益下降并不完全是由于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问题。著名经济学家戴园晨认为,虽然国企效益下降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但原因比较复杂,国有企业并不是天然地要亏损,也有许多行业选择得当、经营管理也好的国有企业,因此不要把国有企业的困难与国有企业的改革混为一谈。戴园晨将当前国企困境的现象分成四种类型:一是资源耗竭型的国企,最初是建成资源基地,原来产业结构上又没有考虑到资源开发完了以后怎么办的问题,因此当资源基本开发完了,它也就陷入了困境;二是由于价格形成的亏损;三是由于没有安排必…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多模式年代此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的一个研讨会上,一位专家提出,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有多种模式,“东有诸城,西有宜宾,南有顺德,北有海城,中有深河”,事实上还不止这些。国企改革所以能够有多种模式,是由于十五大的胜利召开为各地国企改革提供了宽松的思想和舆论环境,这是多模式局面出现的前提。另外,国有企业的现状则是多模式局面出现的现实动因。而且如何改,前两年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只能自己摸索,大胆地试,于是试出了多种模式。多模式局面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此,虽然已有多种模式,也并非都可… 相似文献
17.
改革成本不应全由百姓承担国家要以财政补助来补偿下岗职工损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情分析室主任。研究员、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教授胡鞍钢最近在《失业:为什么?就业:怎么办?》一文中提出,中国改革的成本不应全由百姓承担,国家要以财政补助形式补偿下岗职工的损失。他说:“中国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也伴随着深层次的产业结构变动与调整过程。它在创造出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充满了风险,这些机遇和风险必然造就出受益者和受损者。虽然从长远的观点看,工人劳动者将从改革中获益,但是他们在转轨过程中还忍受着极大的阵… 相似文献
18.
哪里有“不方便”哪里就有新的再就业机会当前导致失业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就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今后,有些往日的支柱行业可能落泊萎缩,而一些全新的行业又可能风起云涌,其中有一些还处于初始状态的行当,目前也许还难以称作“行业”,但是如果能敏锐瞄准人们的需求,迅速推出新的服务手段,对于我们大有神益。所谓“仰B里存在不方便,哪里便存在着服务商机”,睁大一双慧眼,机遇便会垂青于你——生活的有心人。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最近的一篇论文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知识成为独立生产力人类即将搭乘第三个1000年的快车驶向未来,在世界政治、经济、社会诸领域已经或即将发生重大转型的转折点上,未来世界经济将以什么作为新的增长点?著名学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何作麻指出,今天的知识就是今天的生产力。中国尽管离知识经济时代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但面向知识经济时代,大力发展科学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强相应的政策、法制环境建设,完善抵御高科技风险机制,仍然大有可为。何柞麻院士说,在今天发达的西方国家,知识已变成了除人力、土地、资本以外的第四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学重要的研究对象。在这…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改章报不动的一条重要原因是改革快乏动力前不久著名经济学家王还在谈到国有企业改革的难题时强调,国有企业改革推不动,除了体制上的原因外,另一个根本性原因是改革的利益主体不明确,企业改革缺乏动力。他指出,这是国有企业改革与农村改革最大的不同之处。农村改革,主体非常清楚。农民积极要求改革,农民是改革受益者。国有企业改革本应依靠企业广大职工,但职工的积极性却不高。因为在旧体制下,工人端的是铁饭碗,在名义上是主人翁,这使工人在旧体制下比农民有更多的利益。转换体制后,要打破铁饭碗,工人要承担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