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从1997年5月执政以来,以布莱尔为首的新工党政府将就业问题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如实施“从福利到工作”的新政、加强教育和培训促进就业、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服务功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实行国家最低工资制度等。文章拟对英国新工党就业政策改革的背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张滨  宋华 《发展》2002,(12):60-61
英国是传统的市场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的社会、经济管理体制和政策重心有较大的调整。进入微观层面考察和了解英国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决策系统和过程,基于英国在社会主义(福利国家)理论和政策方面的作用和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在区域主义(从EEC到EU)和经济全球化之间的特殊地域地位和政策演变,以及近20年政府管理、经济政策方面的改革所反映出的全球经济市场化趋向下市场和政府的选择等等因素的考虑,有着不可或缺的认识意义,正值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向各级地方政府推进和加入WTO后对策酝酿和转制之时,它又具有现实意义。战后英国…  相似文献   

3.
曹萍 《黑河学刊》2011,(11):56-58
战后,英国保守党与工党在政策方面的趋同与合作是英国当代政治的发展趋势和显著特点,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共识政治",它是政党利益、国家利益与民众利益相互磨合政治的产物。两大党之间的"共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具体内容,这些不仅反映出"共识政治"是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而且体现了战后两党政治的灵活性与务实性。  相似文献   

4.
金融竞争力与中国金融的改革开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伟 《开放导报》2001,(11):17-19
金融竞争力问题实际上并不是单纯性的理论问题,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将提高金融竞争力作为本国金融发展宏观战略的主要内容,金融竞争力问题成了一种国家金融战略、规划、发展的新思路。1983年6月,美国总统里根任命了一个有30个成员组成的“国家竞争力总统委员会”,该委员会主要研究全球竞争的新现实以及向政府提出如何改善美国竞争能力的建议。1985年其第一份研究报告就明确提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美国是国家目标的必要前提,我们追求的国家目标是:提高所有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在自由世界中的领导地位和我国的安全”。1987年美国政府为了加强竞争力,在美国的国会专门成立了一个新的立法机构,由国会两党150名议员组成了“美国竞争力委员会”。随后,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国家,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都把竞争力问题提高到了增进国民福利与提高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来对待。  相似文献   

5.
过慈明  杨帆 《改革与战略》2011,27(10):177-180
1948年,英国向世人宣布建成“福利国家”,因向其国民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方位保障而为世界各国所关注。但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人口日趋老龄化和社会保障制度本身的负面影响不断扩大,英国开始对其包括养老金制度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中资金支出最大的子项目——养老金制度是撒切尔政府福利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梅新育 《中国经贸》2012,(15):26-27
系统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体制本来并不是英国的发明,甚至也不是工业革命后的产物,中国汉族盛大王朝和罗马帝国就已经一步步发展起来了相当多的社会福利项目.然而,把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发展到"从摇篮到墓地"的无所不包程度,却是英国和某些北欧国家率先所为,其利弊得失相应也在这些国家表现得最为充分. 包罗万象的"福利" "福利国家"思想和实践在英国可以上溯至19世纪的新《济贫法》等法规,但全面铺开则是二战之后的事情了.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建立完善,体现了英国国民的普遍意愿,以至于英国主要政党及其领袖人物,不管内心对此真实看法如何,在二战之后都长期以"福利国家"倡导者自居,非如此则无法争取选民支持.也正是这种意愿,使得英国选民在二战刚刚结束之时就抛弃了领导他们赢得战胜的英雄丘吉尔,转而选择了没什么英雄气概和拿得出手业绩、却带领工党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目标的艾德礼.  相似文献   

7.
一、辽宁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定位的意义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职能问题一直是西方经济学研究和争论的焦点问题。从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理论的提出为自由放任主义划上了休止符开始,到20世纪50年代的“新古典综合派”思想,再到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新制度学派”,尽管在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限度和深度上存在着区别,但他们在市场经济不能完全自由放任,  相似文献   

8.
“第三条道路“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欧美主要国家流行的一种思潮。它主要是针对二次大战后西方国家实行的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两条道路由盛而衰所提出的一种新的治理国家方式。战后在凯恩斯主义指导下,西方高度重视政府的作  相似文献   

9.
一周人物     
《中国经济快讯》2011,(36):14-14
巴茨“硅谷女王”黯然谢幕 走马上任之初。巴茨曾被业界戏称为“女船长”.是来拯救雅虎这艘“泰坦尼克”号的。但巴茨出任雅虎CEO后,没能带领雅虎走出业绩不佳等困境。9月7日,雅虎董事会最终向巴茨发出了解雇令。经历了特里·塞梅尔、杨致远、巴茨三任CEO的失败,雅虎可能面临分拆或出售。  相似文献   

10.
自从1948年英国首先在西欧建立了第一个“福利国家”以来,到80年代前期,社会福利支出在西方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平均已超过30%。40年以后,它们为“缓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而付出的代价,已经大到它的经济力量难以支撑的地步,为了摆脱困境,西方国家一方面正在小心翼翼地力求限制社会福利的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则在探索各种改革方案。近年来,“智利模式”被认为是“福利国家”在改革社会福利制度中一个新选择。  相似文献   

11.
梁中芳 《发展》2004,(1):42-44
英国的国有化作为一项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工党内阁制订的.它一直被誉为英国"社会主义"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党执政后,从1945年起,通过一系列国有化法令,把一批煤炭、电力、煤气、铁路、航空、电讯、航运企业收归国有.1951年起又实行了部分钢铁工业的国有化.此外,英格兰银行也实行了国有化.到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时,国家直接控制着能源、运输、电信、钢铁、造船、宇航等国民经济命脉部门.  相似文献   

12.
凯恩斯主义在今天往往被理解为“大政府”。在战后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中。凯恩斯主义成为政府以财政支出改善就业的理论后盾。而在今天,凯思斯主义却常常被认为是财政赤字的元凶、忽视市场效率的过时理论。  相似文献   

13.
一、辽宁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定位的意义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职能问题一直是西方经济学研究和争论的焦点问题。从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理论的提出为自由放任主义划上了休止符开始,到20世纪50年代的“新古典综合派”思想,再到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新制度学派”,尽管在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限度和深度上存在着区别,但他们在市场经济不能完全自由放  相似文献   

14.
扫描     
《环球财经》2011,(2):10-11
主席辞职,以色列工党剧变 1月17日,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宣布辞去工党主席并退出工党、另立新党“独立党”。数小时后。来自工党的其他4位政府部长也宣布退出内塔尼亚胡政府。尽管执政地位暂时无忧,但作为以色列历史上最具历史的政党和目前影响力最大的政党,  相似文献   

15.
英国最年轻的首相托尼·布莱尔●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王莉平英国反对党工党在5月1日的大选中以压倒多数的选票战胜了执政的保守党。次日,工党领袖布莱尔正式出任首相,成为本世纪以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从而也彻底结束了工党在野长达18年之久的历史。改变初衷投身...  相似文献   

16.
陈帅 《理论观察》2009,(5):49-50
学术界对合作主义研究自古就有,中国对合作主义的论述最早可追溯到民国时期,但是合作主义作为一种理念受到广泛关注则是与福利国家联系到一起的。这个意义上的合作主义被视为三方伙伴主义,它是社会中劳资冲突的一种基于国家、资本、劳工的利益调和的解决方式,在政府、雇主组织和劳工组织之间形成的一种制度化合作。福利国家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与合作主义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不仅源于合作主义,福利国家的发展及未来走向都与合作主义休戚相关。  相似文献   

17.
二战以后,相继执政的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和基督教民主党等左翼政党先后在本国确立了一系列福利国家政策。这些福利政策在战后确实起到了稳定社会,振兴经济的作用。然而时至今日,西欧福利国家却举步维艰,困难重重。一方面,庞大的社会福利开支导致并加剧了经济衰退;另一方面,严重的经济衰退又阻止了福利政策的进一步实施。福利国家制度本身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改革福利制度成了西欧各国政府的当务之急。一、沉重的社会保障负担导致劳动成本过高。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但会通往更好的未来。”“这是不负责任地拿经济赌博。”英国财长奥斯本和反对党工党党魁米利班德对削减计划分别做出不同评价。  相似文献   

19.
"第三条道路"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欧美主要国家流行的一种思潮。它主要是针对二次大战后西方国家实行的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两条道路由盛而衰所提出的一种新的治理国家方式。战后在凯恩斯主义指导下,西方高度重视政府的作  相似文献   

20.
政府作用问题,在近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中,经历了“守夜人”、“干预主义”到“有限政府”的发展,其总的发展趋势是,政府是一种“必要的邪恶”,不应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起主导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