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务部于2006年2月公开修订后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新准则与原有的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修助记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以下简称1301号)取代原《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5-审计证据》(以下简称第5号)。原准则由总则、一般原则、取证方法、附则四章组成;  相似文献   

2.
新审计证据准则中的认定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超豪 《财会月刊》2007,(11):57-58
2006年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以下简称“新审计证据准则”)与旧审计证据准则相比作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其中,对认定概念的进一步说明是新审计证据准则最大的变化,本文试图对这一变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审计证据的获取方法——新旧审计准则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新旧审计;准则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的分析有助于人们对审计程序的理解。本文所称新准则,是指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的审计准则,主要是指《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旧准则是指此前适用的审计准则,主要指财政部发布并于199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审计证据》。  相似文献   

4.
2006年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以下简称"新审计证据准则")与旧审计证据准则相比作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其中,对认定概念的进一步说明是新审计证据准则最大的变化,本文试图对这一变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41个新审计准则,其中《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以下简称本准则)是核心准则之一,不仅修改面较大,而且运用难度也较大。本准则共六章十九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重要性的确定”,第三章“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第四章“评价错报的影响”,第五章“与管理层和治理层的沟通”,第六章“附则”。本准则第一、二章所规范要点的运用问题已在本文(上)中探讨,本文(下)将探讨第三、四、五章所规范要点的运用问题,以帮助注册会计师正确理解和实施本准则。本准则第三章(第十至十二条)主要说明重要…  相似文献   

6.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41个新审计准则,其中《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以下简称本准则)是核心准则之一,不仅修改面较大,而且运用难度也较大。本准则共六章十九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重要性的确定”,第三章“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第四章“评价错报的影响”,第五章“与管理层和治理层的沟通”,第六章“附则”。本文(上)拟探讨本准则第一、二章所规范要点的运用问题,第三、四、五章所规范要点的运用问题留待本文(下)探讨,以帮助注册会计师正确理解和实施本准则。本准则第一章(第一至四条)主要说明本准则的…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新修订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1号一首次接受委托时对期初余额的审计》(以下简称1331号准则),就注册会计师(以下缩写CPA)首次接受委托进行审计时,对财务报表期初余额(以下简称年初数)实施审计的程序、结论等作了原则性规定。本试以1331号准则的规定为依据,结合作审计实践,阐述年度财务报表(简称年报)审计中年初数的审核与调整。[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试论注册会计师验资准则的主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验资业务,保证执业质量,保护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合法权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2001年1月21日修订了《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号一验资》。原公告共5章22条,包括总则、一般原则、验资内容与要求、验资报告和附则。新公告共4章26条,包括总则、审计范围与程序、验资报告和附则。新公告将原告“一般原则”的内容调整到其他各章的相关部分中去,对其他内容也有调整,使整个验资公告更合乎逻辑,层次更清晰。本文拟说明验资公告具体内容的主要变化。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验资业务,保证执业质量,保护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合法权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2001年1月21日修订了《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号-验资》。原公告共5章22条,包括总则、一般原则、验资内容与要求、验资报告和附则。新公告共4章26条,包  相似文献   

10.
新发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2号——期后事项》(以下简称新准则)在对《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5号——期后事项》进行修正的基础上作出了有益的补充和完善。新准则的实施对审计实务将产生一定影响。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应该把握新老准则的变化要点,有效识别期后事项,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审计措施,有针对性地对期后事项进行审计,以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的审计风险准则之一《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号一会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准则稿)规定: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对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责任是按照国家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编制和列报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计不能替代、减轻或免除管理当局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新审计准则对16项准则的内容进行了实质性修订,其中《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2号——函证》(以下简称新函证准则)是内容有实质性修订的准则之一。本文拟结合新函证准则的主要特点和对审计工作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审计对策。一、新函证准则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期初余额是被审计年度会计报表数据形成的基础,期初余额公允与否,对年度会计报表的审计意见有直接的影响。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对期初余额实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4号一期初余额》所规定的审计程序,获取必要的证据,再根据获取的证据确定期初余额是否存在对本期会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错报、漏报。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以下简称第1231号准则)第八条对应当实施控制测试的情形进行了规定,但日常审计实务中对该规定的执行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本文就相关问题分析如下。一、注册会计师存在的疑惑和认识误区第1231号准则第八条规定,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以下简称CPA)应当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针对相关控制运行的有效性,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1.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即在确定实  相似文献   

15.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2号——利用专家的工作》包括总则,一般原则,专家的能力、独立性及工作范围,对专家工作结果的评价与利用,以及附则共5章22条。现就本准则的有关问题进行论述。一、关于"总则"1.制定目的。本准则的制定目的是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在会计报表审计中利用专家的工作,获取适当的审计证据。众所周知,注册会计师主要专长是会计和审计,他们并不是法律或其他方面的专家。而在会计报表审计中,时常会在有些方面,无法凭借自身能力获取充分适当证据。此时,可利用专家协助工作。但注册会计师应对利用专家工作结果所形成的审计结论负责。本准则对注册会计师可利用专家工作的方面,利用专家工作的具体要求,以及利用专家工作应注意的问题等作了规定。  相似文献   

16.
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界定与运用探析——基于新审计准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波  杨欣 《财务与会计》2011,(11):57-59
重要性水平的界定和运用涉及大量的专业判断,是审计实务中公认的难点问题。2010年11月1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修订的审计准则体系,并将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本次准则修订中,现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被拆分为两项准则,即第1221号《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和第1251号《评价审计过程...  相似文献   

17.
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年度会计报表发表意见或无法发表意见的书面文件。注册会计师如何确保在执业过程中提供给委托人一份高质量的审计报告,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是一个难点。笔者试图通过对新旧《审计报告准则》的比较,剖析注册会计师在编制审计报告时可采用的一些编制技巧。一、认真学习、准确理解准则精神新出台的《审计准则报告》跟旧准则相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变化:(一)结构上的调整。将原来的“总则”和“一般原则”合并,将适用范围从“总则”移到“附则”,并删除了…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新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审计报告》对原有的标准审计报告准则进行了全方位的修订,这次修定不但反映了审计准则与相关企业会计准则修订内容上的协同性,也集中体现了其他审计准则的修改精髓。  相似文献   

19.
与2006年相比,2007年《审计》教材大纲从16章增加到22章,内容变化特别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突出了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新设了“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两章,阐述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和运用要求,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牢固树立这一理念,把审计流程理解为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的过程。(2)体现了新审计准则体系的要求。新大纲用了专门一章介绍新审计准则体系建设的背景、框架及内容。此外,在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原则、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设定、风险的评估和应对、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审计的结论和报告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提高执业质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修订了《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号——验资》,并将其更名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2号——验资》,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本文拟说明验资准则内容的主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