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出口产品结构、新产品销售收入及出口等方面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以此为基础,运用IMS指数、TC指数和RCA指数对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情况进行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2007-2017年内发展具有竞争优势,但从细分的产品类型来看,内部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状况。最后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分别提出加大科学技术设施建设、推进高端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和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结构等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但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仍是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加工贸易形式,出口产品的技术附加值较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成效不明显。利用近几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有关统计数据,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积极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但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仍是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加工贸易形式,出口产品的技术附加值较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成效不明显。利用近几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有关统计数据,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积极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经成为带动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科技兴贸计划的实施,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商品进出口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本文对湖北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问题进行对比分析,论述发展湖北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张亮 《商业研究》2008,(2):145-148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出口的贡献。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我国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时要重视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广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刚  蔡幸  卢芳 《市场论坛》2005,(11):8-12
近年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经成为带动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科技兴贸计划的实施。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商品进出口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本文对广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问题进行对比分析,论述发展广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势强劲,成为拉动全国出口贸易增长的新生力量。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还存在一些不合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的瓶颈。扩大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政府应实施优惠的信贷、税收政策,积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投入,努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加快完善产品出口基地的合理布局,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改进和总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杨璐 《现代商业》2012,(18):180
近年来,随着我国在高新技术产品领域的开发和发展,使得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逐年增加,俨然成为促进我国商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因。但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与发达国家的产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如竞争优势不强,出口不合理等,这些都是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中首先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并对如何更好的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品,提高竞争优势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国家十部委联合编制的《科技兴贸"十一五"规划》,至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的比重要提高到35%,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产品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将提高到15%左右。而目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外贸出口的28.6%,其中加工贸易方式占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90%以上,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对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实现我国外贸出口从"量"到"质"的飞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青岛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11.
本文实证分析了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的影响因素,探究TBT影响农产品出口的运行机制,为政府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的决策提供依据。利用Ordinal Logistic对农产品出口TBT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性质、出口渠道与贸易方式对农产品TBT的影响不显著,企业出口额、出口产品种类与出口目的地对农产品TBT的影响显著。在克服农产品出口TBT方面,政府扶持优势农产品及针对不同贸易伙伴进行国际协调政策有其合理性,但对出口龙头企业的扶持可能达不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2.
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各产业越来越受到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很多研究表明技术性贸易壁垒短期内对出口国各产业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而长期内则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本文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四大行业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计量分析,发现从中长期来看,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并不一定是正面的,会因为各产业技术成熟度差异、比较优势差异、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功能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3.
国内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评述:1990-2005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最重要因素,中国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约束。文章回顾了1990-2005年国内对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相关研究,并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经济效应及其影响、应对及突破等问题作了较全面的评述,并对进一步的研究作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14.
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是中国农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自乌拉圭谈判之后,日本以非关税壁垒形式出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在中日农产品贸易中的影响日益明显,严重阻碍了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尤其是2006年5月29日,日本农产品《肯定列表制度》的实施,对所有进口农产品的化学品残留限量标准做了更为严格的规定。为了减少日本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须从国家和企业的角度制定提出了我国农产品应对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商品进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采用贸易引力模型,结合混合回归分析与横截面分析两种方法,对1992年至2004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商品进出口、出口、进口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混合回归结果表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商品进出口、出口、进口的增长均存在长期且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时滞。横截面分析结果表明,每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于中国商品进出口、出口、进口的促进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是波动的,但从总趋势来看,这种促进作用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6.
杜建耀 《商业研究》2003,(13):18-21
贸易技术壁垒对世界贸易产生重大影响。它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为跨越贸易技术壁垒,我们必须充分利用WTO/TBT协议的有利条款,建成基础标准体系,建立质量认证制度以及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7.
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产品出口频频遭遇国外以质量、卫生和技术标准为借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出口规模受到制约,造成很大损失。本文结合福建省农产品出口受阻的情况,重点分析福建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内外因,并提出应当采取的应对策略,以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构建中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从制造业的三个技术类别、两个发展阶段以及三个影响渠道定量测算了制造业外迁对中国GDP和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对美出口以高技术产品为主,高技术制造业受美制约较大,需要重点关注;(2)制造业外迁通过直接效应、关联效应和溢出效应三个渠道产生影响,短期内直接效应是主要影响渠道,而长期内溢出效应是造成部门间差异的主要因素;(3)短期内低技术制造业外迁对国内GDP的影响程度最大,长期内中高技术制造业的影响将超过低技术制造业,而且中高技术制造业外迁更加不利于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为减轻产业外迁的冲击,本文建议应对不同技术类别的制造业采取差异化政策,特别要注重强化中高技术制造业在产业链上的主导性与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9.
伴随我国国际贸易地位的提高及与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我国已进入贸易摩擦多发期,其中技术性贸易壁垒已超越反倾销成为阻碍我国产品出口的首要非关税壁垒。如何冲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并利用合理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保护我国国内市场和经济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我国频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成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对跨越该障碍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贸易数据的深入分析,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对中国在新国际分工体系中的竞争力和地位进行评判。研究发现,中国在产品内分工体系中的专业化层次较低,主要扮演"加工车间"的角色,尽管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品发展迅猛,但竞争力集中在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生产阶段,从中获取的分工利益极为有限,总体而言,目前处于新国际分工体系的中低端位置。但纵向比较结果显示,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的阶段性目标,比较优势逐渐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延伸,国际分工地位也有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