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内在需要,我国要坚持对外开放,深化改革,积极发展"走出去"战略。我国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的市场和资源,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开放型的经济新体制,建设现代化强国。企业在对外贸易的基础上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同时对外直接投资又必然会对对外贸易产生影响。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应当准确把握我国"走出去"战略下二者的关系,促进我国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与世界各国特别是WTO成员方的经济联系,将从以国际贸易为主的浅层次联系向以国际投资生产及生产要素国际流动配置为基础的深层次联系转变,在我国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过程中,不仅要搞好对外贸易、引进外资,还必须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主动参与国际分工,通过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配置及产业国际转移,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使我国经济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走出去"基本战略与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基本情况 2005年,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步伐加快,对外经济合作业务继续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下同)69.2亿美元,其中股本投资40.7亿美元,同比增长53.6%;经商务部批准和备案设立的境外中资企业共计1067家,同比增长28.7%;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和新签合同额分别为217.6亿美元和29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4.6%和24.2%;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及世界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差距。为了参与世界经济竞争,我国正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而“走出去”,从宏观上看,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是:扩大出口;技术创新;促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开发、利用国际资源。  相似文献   

5.
企业对外投资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杰 《工商之友》2003,(2):26-26
在国际经济日益一体化的条件下,任何一个国家都必然既要引进别国的产品和资本,自己也需要“走出去”。“走出去”包括产品输出,也包括资本输出,但主要是指资本输出,即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因此,在推进我国经济国际化的进程中,我们当然要推动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即“走出去”。如何有效地推动我国的对外投资,即快速而稳定地“走出去”,我认为最少有下述十个问题需要讨论。  相似文献   

6.
我国能源安全形势与能源企业对外投资动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和"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已成为新兴的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地。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额流量和存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我国能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占我国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和路径安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深化,目前中国企业具有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条件和现实需要,近年来关于中国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已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综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结合我国企业的具体实际,对我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的东道国区位选择和路径安排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90年代末期,面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趋势,为适应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需要,中国政府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比较优势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推动中国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对外投资不断发展壮大。实施“走出去”战略至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得到快速发展,中国企业逐渐成为全球直接投资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9.
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政府在世纪之交提出了“走出去”战略,在这一战略和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国内企业纷纷“走出去”,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衡量一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其母国的经济效应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涉及国际收支、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就业等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探究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的影响,对我国推行“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中国更好地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进一步发展中国经济。而区域选择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基本课题。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正处于较快发展期,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步伐明显加快,通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现状分析,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条件,我们现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任务,不在于数量的扩张,而在于不断提高这部分资本的营运效率。从而提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选择基准。  相似文献   

11.
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互补或替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2000-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资料,使用引力模型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显著的互补性,即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相互促进。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2.
黄建东 《大经贸》2008,(2):12-14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境外投资及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曾在2006年的全国民营企业“走出去”促进与交流会议上表示,国务院有关部门应积极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服务,切实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在开拓国际市场和海外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钢 《新商务》2003,(5):4-6
从广义上说“走出去”涵盖商品、技术、资本和人员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但从“走出去”开放战略的角度来说,它是有特定涵义的,主要是指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从实行"走出去"战略以来,在这一战略和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国内企业纷纷"走出去",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本文首先介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指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不合理之处及调整方向.接下来分析我国目前对外直榭乏资的经济效应,从而认清我国对外投资应该怎样开展才能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末我国正式实施“定出去”战略以来,对外直接投资已逐渐成为推促我国对外经贸发展的重要一翼。继以陆地投资建厂、跨国并购、资源开发、产业延伸、逆向代工等方式“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之后,新近又推出了“走出去”创建海外科技园的前卫之举。标志着我国科技兴贸战略正朝国际高端领域演绎新的愿景。如何确保我国新一轮海外科技园的成功“走出去”及现已“走出去”后的成功践行,迫切需要按照新形势下创建海外科技园的新要求,进一步赋予科技兴贸战略新的内涵,提高科技兴贸战略对创建海外科技园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和制定与“走出去”创新相关的促进政策。  相似文献   

16.
“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大格局提出的我国面向21世纪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理论基础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自2000年,党中央确立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我国“走出去”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概括叙述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主要观点,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和我国对外投资理论研究的现状,介绍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新动态,以期对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及其动机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及世界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差距.为了参与世界经济竞争,我国正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而"走出去",从宏观上看,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是扩大出口;技术创新;促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开发、利用国际资源.  相似文献   

18.
李京蔚  卢花兰 《华商》2008,(12):9-9
伴随着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和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逐步深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已步入崭新的历史阶段。本文将结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况,着力探讨其产业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19.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7月21日在复旦大学管理学国际论坛上表示,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给我国对外经贸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但我国“走出去”步伐加快,上半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54亿美元,同比增长48.2%,其中跨国并购额已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ForeignDirectInvestment,OFDI)从小到大,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突破。2010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首次超过日本,达到创纪录的688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五,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比例上升至接近2:1。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积极举措。经过近十年历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已经逐渐驶入更加理性和稳健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