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Internet 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用户最多的、影响最广的网络互联系统。到94年底,Internet 已覆盖152个国家和地区,连接4万多个子网,320多万台计算机主机,现用户已超过4000万,预计到2000年将会有100万个网络、1亿台计算机连入 Internet,10亿个用户使用Internet。Internet 在世界范围得到普及的最重要原因是丰富的应用环境和资源。Internet 上的资源包括了超级计算中心、图书目录库、科学试验数据库、电子预印本库、地址目录库、网络信息中心等等。信息服务机构是信息的中转点,利用 Internet 进行信息服务将产生深远的意义。目前我国信息机构已开始进入 Internet,但利用网上资源开展信息服务并不多,有些只开展了电子邮件的收发。不可否认,Internet 给信息服务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就我国的现状来说,要利用 Internet 的众  相似文献   

2.
王维嘉 《市场与电脑》2000,(7):24-25,29
自从中国第一个移动互联网站—一掌门网开通以来,在短短的7个月内国内,信息 产业界就已经目击了即将到来的无线互联网产业革命先期带给人们的狂热感受。各种公司,从电信运营商到移动通信设备制造商,从互联网门户网站到应用开发商。无论大小,所有的公司都试图进入这一激动人心的市场。很多人以为。无线互联网只是有线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阶段。然而,随着产业的发展我们已经意识到无线互联作为一个全新的产业,与有线互联是多么的不同。 有线互联网基本上是一个PC互联网,所有内容和应用都是为PC及其用户优化设计的。而无线互联网是为…  相似文献   

3.
刘宇 《江苏商论》2016,(3):27-29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发展,协同公办的移动化可以有效地解决异地办公的问题。纷享科技以中小企业用户为服务对象,以销售管理为切入点,为企业用户提供移动协同办公的解决方案,并且运用了独特的营销组合策略。  相似文献   

4.
如今,网络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已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人们带来的方便已不言而喻。而Internet的接入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按接线类型可分为有线接入和无线接两种。目前国内大多数的用户采用的都是有线接入,无线Internet接入主要应用于移动办公及一些特殊行业内,但在国外无线网络已经相当发达,其方便性也远远高于有线网络。  相似文献   

5.
《商》2015,(17)
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的快速普及,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来访问电子邮件、文档和应用程序的用户已形成规模,同时移动办公也使得IT运维更自动、便捷,正如企业一样,随着高校管理、教学的信息化、互联化,师生对可以用各种移动终端接入学校应用的诉求将越来越强烈,也给高校IT运维服务提供可拓展到移动互联设备的机遇,本文通过研究高校IT运维的成功案例,提出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校IT运维服务(平台)设计框架,助力高校IT运维服务。  相似文献   

6.
针对手机用户的短信息服务(Short Message Service),简称SMS,自开通以来便呈燎原之势,发展得如火如荼,信息产业部新近公布的数据表明:随着移动通讯的发展,无线寻呼业已经急剧滑坡,而移动通讯的短信息业务则增长迅速,中国2001年手机短信息的发送量将达到100亿条,仅上海市7月份的短信息流量就有8500万条,平均每天近300万条。在西欧,每月有近50亿条的短信息被发出,平均每位手机用户每月要发送出25条短信息。英国16到24岁的青少年中,一半人每天发送5条以上短信息,全英国每天的短信息发送量高达300万条,在总量扩张的同时,其用户结构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已不再局限于青少年,代表高收入消费的中年用户也越来越多地使用短信息。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芬兰和日本进行的调查发现,在35岁至54岁这个年龄段中,短信息的使用率增长了20%;而55岁至64岁及65岁以上年龄段,手机用户使用短信息的增长比率也提高了14%。  相似文献   

7.
《电脑采购》2006,(17):9-9
从互联网诞生至今.“互联”的概念早已超出了单纯网络的范畴,可以这么说,“互联”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可以让人的交流、协作更为方便的方案。众所周知.互联离不开网络,也离不开终端设备。然而,随着社会分工和协作的发展,更好的实现移动“互联”就成为人们思考的目标。 对于个人用户来说,移动办公的解决方案可以有很多,移动存储设备是其中非常便利和实用的方法,然而,对群体用户来说。怎么才能让移动的个体做到分工有序、良好协作呢?单纯的移动存储设备显然是不够的。这时候。需要的就是一套解决“移动互联”的方案。我们可以暂且定义为“移动存储群组式应用”。 “移动存储群组式应用”,顾名思义。就是在一个群组中使用移动存储设备“互联”。这里的“互联”不仅指倚简单单的通过终端设备和网络达到的连接,更主要指的是群体中各个成员之问信息流通的便利、通畅和及时。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这里就涉及到“方案”的概念。[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无线局域网技术作为一种网络接入手段,能迅速地应用于需要在移动中联网和在网问漫游的场合,以提供强大的网络支持。因此,WLAN已在军队、石化、医护管理、工厂车间、库存控制、展览和会议、金融服务、旅游服务、移动办公系统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受到了用户的青睐,已成为无线通信与Internet技术相结合的新兴发展方向之一。WLAN的最大优点就是实现了网络互连的可移动性,它能大幅提高用户访问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还可以克服线缆限制引起的不便性。本文结合目前状况,讨论WLAN的规划与未来。  相似文献   

9.
综合篇随着“无线”技术市场的发展,在笔记本电脑已成为人们现代商业旅行必备设备的今天,无线移动通信也就成了笔记本电脑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诺基亚移动电话公司向中国市场推出了一种新颖的产品——PC卡电话,是移动通信行业与电脑行业的产品日趋结合的产物。她的出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线移动办公,是无线通信技术史上的又一次突破。请看下列实例—— PC卡电话:移动办公的魅力小王是某报社记者,在长江抗洪抢险的非常日子里,记者的职责驱使他义无反顾地工作在抗洪第一线,将现场新闻及时发回总部。今天,这里汪洋一片,  相似文献   

10.
移动互联技术发展正在日新月异,随着4G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对世界和人们生活的改变将会是巨大的。其典型意义在于信息的数字化和共享信息的出现,并由此产生的共享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和新经济增长点。本文将深入探究移动互联共享经济模式下,物流服务创新将会出现的内容和形式,以及由此带来整个行业的发展变化。希望本文能给物流行业的同仁们带来一丝启迪,共同推进中国物流行业的服务升级。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行业已经越来越细化,从接入方式的多样化到提供服务方式的多样化,用户已经被互联网包围起来。用户已经不再满足只是坐在办公桌前,用PC才能够与互联网相连,而采用移动方式办公,进行商务活动,是用户对互联网提出的新要求。 移动商务有着比其他电子商务方式发展更快的基础,移动终端的普及率高,发展速度快,使用相对简单,这些优势都让移动商务在2001年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个新热点。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Internet由学术交流工具演变为业工具,进而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缺的基本通信工具媒体。在最近几年中得到迅猛发展与普及,它连接了世界上170个因家和地区的500多万台计算机主机和8000多万个用户,并续以每月15%的速度疯狂扩张。预计到2000年,将有2亿台电与网络连接,互联网络用户将达到5亿人,通过网络完成的交易将超过10000亿美元。 Internet已有27历史何以到今天才成气候? 有趣的解释是网络大放异彩与偶发的新闻事件不无关系: —1995年日本发生阪神大地震,人们利用Internet向海外的亲朋好友通报平安,记者利用Internet报告地震情况。—1996年美国大选之夜的上网高峰期,环球网网址的受访次数每小  相似文献   

13.
据统计资料显示,全球的因特网用户正迅速增加。在中国,截至1998年底,国的因特网用户有210万,到1999年中,数目已增加至400万,估计到年底时将接近1000万大关,到下世纪初,中国将拥有仅次于美国、在全球居第二位  相似文献   

14.
IT布告栏     
从中国科技网获悉,中国科技网(CSTNet)与China Net之间已开通一条2 Mbps线路连接,另外据悉,China Net通往CERNET和China GBN的高速互联也将在近期开通。这对国内互联网互相不联的国内用户来说无疑是一大喜讯。过去四大互联网分别独自建设,科技网和教育网之间则在最初即由NCFC核心实现100M光纤互联,其后在1996年两网又通过微波实现了与金桥网(China GBN)的互联。1997年由电信方面提供线路。China Net分别通过64Kbps和128Kbps DDN实现了与其他三网之间的互联,98年由北京电讯局牵头,四大互联网协商决定提高互联带宽,主要提高China Net与另外三个互联网的互联带宽,以满足国内迅速发展的对Internet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为移动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本文从面向图书馆内部管理和办公的无线应用,以及面向读者信息服务的无线应用两个角度对3G手机图书馆服务创新进行了探讨.并从移动设备本身的问题和图书馆服务的问题两方面讨论图书馆服务走向移动互联时代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滕斌圣 《商界》2013,(5):32
移动互联带来了更低的交易成本、更透明的交易信息、定制化的用户需求、可触摸的用户体验,这四大变革,将是企业跳出原有产品和行业边界去思考的方向。中国已成为全世界主要的互联网市场,其用户日趋成熟。根据IBM的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新增网民2亿人左右,互联网用户总数将超过7亿人,是日本和美国互联网用户之和的两倍。从2011年至2015年,国内网络零售  相似文献   

17.
来自权威市场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表明,Internet无线接入和宽带接入是今后几年全球发展最快的市场。目前全球无线接入用户还几乎为零,2001年将达到5000万,在这个基础上,用户规模将急剧爆炸,呈指数级增长趋势,2002年全球无线接入用户将有2亿,2003年3亿,2004年超过6亿。与此同时,全球宽带接入的家庭数量也将从2000年的500万增加到2003年的4000万,平均年增长率超过100%。影像记录与出版市场发生剧烈变革在无线和宽带接入高速增长的同时,一些与影像记录与出版相关的市场也在发生剧烈变革。在美国,使用传统胶卷的照相机市场从1999年起就进入停滞阶段,到2002年以后甚至还会有所下降,与此同时,数码相机在美国的销量从1999年起直线上升,2002年销量将达到2000万台,形成与传统照相机分庭抗礼的局面,从2003年起,数码相  相似文献   

18.
《市场与电脑》2001,(5):46-48
3Com公司的解决方案能够在包括机场、酒店、会议中心与连锁零售店在内的各类公共场所为人们提供快递、简单并且安全的无线接入。我们不必等到新一代蜂窝技术的问世,移动办公人员就将可以在远离办公地点的地方以更快、更简单并且更安全的方式访问各种信息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当今我国移动端网络用户已接近8亿,科技与信息的进步,推动我们进入到移动互联的时代,人们的沟通交流与获取信息方式发生转变,同时企业营销战略发生转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移动互联时代为企业营销带来的优势与挑战,并针对移动互联时代的特性与对企业营销的挑战提出了企业战略应如何转变,希望能够为企业未来营销战略制定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20.
移动地图是随着地理信息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现的新的地图应用形式, 它为人们通过移动设备享用地理信息服务提供了方便.主要在分析移动地图特点的基础上给出移动地图自适应要素的数据模型与组件结构,将自适应要素划分为时空要素、操作要素、技术要素、信息要素、用户要素以及使用环境要素等.移动地图自适应模型的研究可以指导移动地图的设计,实现其服务的个性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