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强村"关联持续富农,"消薄"关乎全面小康。丽水市莲都区是浙江省26个加快发展县之一,截至2016年底,208个行政村中有118个集体经济薄弱,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任务繁重。近年来,莲都区用好三把"金钥匙",推进全域统筹、全域改革、全域实体,截至2018年底,累计消除薄弱村191个,转化率91.83%,"消薄"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相似文献   

2.
正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整体发展较好,但存在一定数量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为此,浙江省立足于薄弱村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帮扶举措,探索出多种形式的抱团帮扶薄弱村发展模式。经过三年努力探索,2019年底,浙江省20477个行政村、6920个省定薄弱村均达到"年收入达到1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标准,总结出一套实践性足、操作  相似文献   

3.
正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夯实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2019年,南京市农业农村局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以"为民服务解难题、乡村振兴村村行"为主题,以促进全市集体经济发展为突破口,深入全市691个村(社区)开展专题调研,着力摸清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检视发展问题,总  相似文献   

4.
《上海农村经济》2024,(2):27-28
<正>奉贤区地处远郊,共有176个行政村,18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近年来,奉贤区创新搭建“百村”系列公司,不断优化工作机制,推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模式创新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奉贤特色的农村综合帮扶、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新路子。据统计,“百村”系列公司自成立至今已累计分红到村7.99亿元。一、基本情况“百村公司”是奉贤在区层面统筹资源建立的村级集体经济联合体,将经济薄弱村的帮扶资金变为发展资金,公司获得的收益反哺给各村,用于提升公共服务、改善村容村貌、帮扶困难村民等。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江苏省扬中市围绕强村富民目标,坚持把扶持经济薄弱村增收作为推进全市村级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提振村级集体经济的主题活动,有力推进了经济薄弱村脱贫转化的进程。一、村级经济发展初见成效"十二五"期间,扬中市积极响应和贯彻镇江市"百村万户双达标"活动,持续开展联系服务群众"六项工程""弱村振兴361"工程,创新探索农村公共服务"八位一体"运行维护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杠杆  相似文献   

6.
《上海农村经济》2008,(7):45-45
2006年以来,全市5个远郊区县及其358个可支配收入不足30万元的经济相对薄弱村,开展了结对帮扶。到2007年底,全市358个经济薄弱村全部找到了“亲家”,并实质性启动了帮扶工作。 在结对帮扶活动中,一些机关党组织,牵手企业一起帮扶,创造了“机关+企业+薄弱村”的帮扶模式。上海汽车工业集团联合下属的四家企业出资100万元,为崇明县中兴镇四个村联合组建了上海四欣农机合作社。  相似文献   

7.
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辽宁省海城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帮扶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形式。2008年11月,在全市启动了以"百个机关包百村、百家企业帮百村、百名青年干部驻百村"为内容的"三百工程",力求通过纵向与横向的资源整合,来形成强村富民、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合力。  相似文献   

8.
当前,辽宁海城农村大地上正在积极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以“百家企业帮百村、百家机关包百村、百名青年干部驻百村,帮扶100个推进村转变落后面貌”为内容的“三百工程”活动。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无锡市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原地,创造了"苏南模式",锻造了"四千四万"精神,走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实践的最前沿,书写了领时代之先风的宏伟篇章.作为相对发达地区,无锡自1992年开始已经进行到第十轮市级经济薄弱村扶持,不断巩固和拓展相对薄弱村(以下简称薄弱村)脱困转化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16年专门印发《关于经济薄弱村脱困致富工程的实施意见》,开始了第九轮薄弱村扶持工作,一定5年不变.扶持期间,全市三级陆续出台了62个扶持薄弱村的政策文件,市、县、镇三级财政专项预算帮扶资金达8.95亿,全市薄弱村提前2年实现了稳定性收入200万元的脱困转化目标,形成了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薄弱村集体经济取得了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江苏省响水县瞄准经济薄弱村“八有”目标,实行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把全力组织脱贫攻坚作为全面推进小康进程的抓手,在省市委驻响水扶贫工作队帮扶下,投入帮扶资金5100多万元,实施帮扶项目306个,贫困农户脱贫率超省定目标2个百分点,同时培养出1个国家级扶贫农业龙头企业、2个全国扶贫开发先进典型村,并有14个经济薄弱村被树为市、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相似文献   

11.
正海安地处江苏沿海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也存在一定数量的相对贫困人口。全市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9669户、15832人。近年来,海安深入实施"双六双帮"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即由市镇机关部门对6%左右的农村低收入人口、6%左右的经济薄弱村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截至2017年底,年收入70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脱贫6020户、  相似文献   

12.
一、近年来中山市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最近几年,中山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工作。1997年,在全市农村开展“两公开一监督”活动,在村组两级进一步建立起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的规范制度;1998年,在全市开展镇(区)、村、组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债务清理工作,摸清农村集体资产的家底;1999年,在全面完成村民委员会改选的基础上,通过抓村民委员会自治章程建设,又进一步加强了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2000年起,又在全市推行村组集体经济电算化管理和会计委派制;今年,中山市委、市政府又决定在全市建立村经济主要…  相似文献   

13.
红河县是“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农村集体经济“空壳村”较多。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不断拓宽发展思路,发挥资源优势,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着力破除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的软肋。  相似文献   

14.
《上海农村经济》2010,(7):16-19
2006年底,根据中央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市委组织部制定下发了《关于中心城区和市委各大口工作党委与远郊区县及经济薄弱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的实施意见》。上海市机关、企业、社区各级党组织对5个远郊区县及其358个年可支配收入不足30万元的经济相对薄弱村,开展了“一帮一、多帮一”的结对帮扶活动。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记者付姓)农业农村部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贫困地区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提升工作的通知》。《通知》就逐步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明确了时间表,部署了五项重点工作。《通知》指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薄弱村发展提升,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提升的有效路径,为打赢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16.
宁波市级百名局长进百村作新农村形势报告、奉化市两百余名企业主进村任“经济顾问”、镇海区百家民企与百个村结成了共建对子、慈溪市480多名企业人才反哺农村担任村干部、余姚市开展了示范村党组织与山区薄弱村党组织“1+1”结对帮扶工程……这是宁波市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推动上规模企业、富裕村与经济相对薄弱村的党组织“双结对”,以寓帮贫,以强带弱,携手共同建设新农村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山东省莒南县总结经验、创新思路,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科学谋划、以点带面,夯实村集体增收的立足点一是组织推动。县委、县政府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进行部署。开展集体经济薄弱村“清零攻坚行动”,积极探索新思路、出台新办法,扶持经济薄弱村,  相似文献   

18.
泗阳是江苏省1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今年以来,该县围绕2014年底,20.29万贫困人13全部达标,61个经济薄弱村全部实现新“八有”目标任务,以61个经济薄弱村及成子湖片区3个乡镇为主战场,举全县之力,聚力实施产业化扶贫、村集体经济壮大、集中连片开发、立体帮扶“四大战略”,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金山区亭林镇自2014年开始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已历时两年,在全镇15个村成立了村经济合作社,并进一步明晰产权,全面实行了"村、经"分账管理。一、基本情况2014年,亭林镇在新巷、驳岸、后岗3个村率先开展村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通过试点积累村级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经验,第二年村级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全面推开。至2015年6月底,全镇15个村全部成立了村经济合作社,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开始的上海新一轮农村综合帮扶工作,从强化政策聚焦入手,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展重点地区对口帮扶,力争通过5年时间使本市经济薄弱地区的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接近郊区平均水平,集体经济形成一定的自主发展能力,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切实改善。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指出:加强农村综合帮扶要坚持用改革发展的思路,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不能再一味依赖"输血",要注重培育"造血"机制,充分利用当地条件,因地制宜推进符合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