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龚旭云 《时代经贸》2007,(5Z):85-86
一直以来,官方和理论界都认为股权分置制度是中国股票市场低效率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股市陷于熊市的唯一根源,但是通过对股权分置制度与中国股票市场效率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实证分析,发现股权分置并不是股票市场陷于熊市的唯一根源,它对中国股票市场效率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并不能使中国股票市场成为高效率的市场。  相似文献   

2.
林凡  陈斌 《经济管理》2006,(17):48-52
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股改的“对价”方案普遍考虑了非流通股份流通后对股价的影响以及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其中,非流通股比例、当前股价与净资产的差额、净资产收益率是影响“对价”确定的主要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可得的基本判断是,当前的股改工作已初步建立起一个市场化博弈机制,这个机制保障了两类股东在各自利益前提下达成妥协的可能。但是,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因素没有被充分考虑,以及股改的对价比率存在模式化的倾向,仍是这一机制存有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业绩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学艳 《经济师》2008,(4):91-92
中国股市存在着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的“股权分置”问题,导致上市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公司经营绩效低下。截止2007年1月4日,沪深市已经有1137家上市公司完成股权分置改革,文章选取2005年底前完成股改的328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却表明样本公司的经营业绩并没有在股改后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股市问题的症结,不在于人们经常批评的新兴加转轨市场的种种不规范和不成熟,而是另有一股更强大的力量推动股市的重心持续下移。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我国证券市场形成了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造成同一上市公司的股票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的股权分置现象。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检验和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给我国证券市场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我国股票市场股权分置改革从2005年4月启动以来理论界和政策层面关于股权分置改革的定价依据、改革中的利益分配与财富创造效应、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集中度以及其对我国资本市场带来的变化和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价,指出当前研究的缺陷和不足,为后续的理论研究和政策评价提供先导。  相似文献   

6.
根据经济学理论,股权分置改革最主要的意义在于解决影响中国股市发展的委托一代理问题。从改革后市场的反应看,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较为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如此,改革后市场的运作应该比之前更加规范和理性,消化冲击能力更强。然而运用GARCH模型对此进行分析,得到的实证结果与提出的观点却相反。最后,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股权分置改革牵动着市场敏感的神经,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从资本利得收益权角度严格区分非流通股与流通股是同一公司内部两种不同类型的股票,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股权分置本质是成功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关键。同时,对股权分置试点改革制度安排与相应的政策措施进行深入探讨,指出可能存在的隐患,也有助于股市制度安排的完善以及股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胡宁  廖琪 《当代财经》2007,(8):74-78
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游程检验以及序列相关性检验方法分析了沪深两市2000年1月至2006年9月的市场效率,并运用卡尔曼滤波技术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对于沪深两市市场效率及具体行业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1)沪市A股已基本满足弱式有效,而深市市场效率不满足弱式有效,其效率低于沪市;(2)股权分置改革初期,基于先前国有股减持给投资者带来的阴影以及对价方案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投资者对市场未来预期存在非理性;(3)处于主导地位行业的国有企业受股权分置改革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9.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以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即实现股份全流通和逐步的股权分散化。从根本上说,股份全流通和大股东适度减持股份有利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完善和绩效提升。但是具体作用效果还取决于法律对股东利益的保护,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等制度性因素,并且对不同行业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股权分置改革背后的制度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焱  郑江绥 《经济师》2006,(1):79-80
文章从历史的、逻辑的角度剖析股权分置改革背后的制度逻辑。为此,文章首先结合企业发展史论述了作为一种特殊有效的制度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必然是分置的。其次,以不完全契约为理论出发点,通过比较分析不同企业形态下的控制权配置,逐步论证了在股权分置的背景下,由于控制权的分裂所导致的公司治理复杂化。最后以上述分析为基础,阐述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股权分置改革前的非流通股协议转让样本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限售股票转让样本研究中国股票市场的流通性价值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流通性存在价值,股权分置改革前,股票流通性价值水平均值约为66%,流通股市场的流动性显著影响股票流通性价值,但流通股的流动性与流通股价格波动率对股票流通性价值没有显著影响;股改后的股票流通性价值水平约为56%,流通股的流动性与波动性水平显著影响流通性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大小非解禁”对我国A股上市企业股价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大小非解禁"对我国A股市场的负面影响及影响程度。结果发现:"大小非解禁"上市公司的股价在公告日具有显著的负异常收益表现,其市场负异常收益与企业业绩相关度不大,与流通盘大小无关;解禁时其市场负异常收益与解禁比例、市场预期表现显著负相关,与换手率、企业每股净资产显著正相关,与市净率、企业当季每股收益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据此,本文提出一些研究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利益输送可能是双向的:掏空或者援助。文章回顾并发展了西方的文献,对这种利益输送的双向性及其转换进行了模型化表述。文章认为:当控股股东难以通过股权转让来实现其产权收益的时候,除了现金股利分红,掏空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但当控股股东可以低成本进行股权转让时,控股股东就需要在股权转让收益与掏空收益之间进行抉择,甚至援助上市公司以提高股权转让价格。文章的结论对于中国的股权分置改革具有正向意义:放松对控股股东产权收益实现方式的管制(或者降低其交易费用),将会更好地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14.
秦伟广  杨瑞成 《技术经济》2010,29(11):103-109
本文对2002—2009年中国股票市场与国际主要股票市场的每日收盘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相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实证了上证综合指数、深圳成分指数分别与香港恒生指数、道.琼斯指数、日经225指数、法国CAC40指数和伦敦金融时报指数之间存在相关、协整关系。进一步研究我国股票市场与国际股票市场的联动性,结果表明,国际股票市场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这表明中国股票市场日趋成熟,逐渐与相对完善的国际股票市场接轨。  相似文献   

15.
张秀利 《经济问题》2012,(10):89-92
通过考察2001年1月~2011年12月的货币供应量与股票市场价格的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实证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指标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并不相同,M1与股票市场价格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M0和M2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并不显著,这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应当关注资产价格波动,并可通过控制M1的供应量来对股票市场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16.
申小刚 《技术经济》2010,29(8):93-97
本文选择1992—2007年的GDP增长率和上证综合指数作为我国股票市场价格指数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依据,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两者之间的长期关系。研究发现:中国的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这说明中国股票市场的发育还不成熟,某种程度上,股票市场还不具备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股市是否实现了与世界同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市场发展程度和制度安排等原因,中国证券市场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较为独立的走势.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证券市场和世界主要证券市场总体走势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来考察我国股票市场与世界主要市场的关联和相互影响情况,以期通过对现有股指的关联分析对我国股市的一些统计特征进行反映并进而分析考察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8.
傅传锐 《经济经纬》2012,(1):142-147
笔者利用系综经验模式分解方法(EEMD)考察了股改启动前、股改期间与股改基本完成后上证综指与深证成指的波动结构特征及其变化。实证结果表明:与股改基本完成前相比,股改后我国股市的波动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即短期波动成分成为解释股市总体波动的最主要因素。同时,中期波动成分的平均周期大幅延长。股改后限售股大规模且集中解禁与减持对股市的冲击强化了市场的短线投机行为,引发股市短期波动急剧增加。而人民币升值、次贷危机等导致中期波动更具持久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单指数模型的基础上,利用Chow Test法和引入虚拟变量的方法,对2008年我国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而计划实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信息公布对沪市行业板块的短期冲击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金融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尽管我国公布了强有力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除个别板块在个别时点出现波动外,基本上未对我国股市各行业板块造成短期冲击影响。这表明,金融危机下宏观调控政策信息的公布在短期内对股市的刺激效果并不会太显著。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applies recently developed bootstrap panel Granger causality, proposed by Kónya, to investigate a causal link between 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 and stock markets in nine countries over monthly periods from 2003M01 to 2014M12 (Kónya (2006 Kónya, L. (2006). Exports and growth: Granger causality analysis on OECD countries with a panel data approach. Economic Modelling, 23, 978992. doi: 10.1016/j.econmod.2006.04.008[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Google Scholar]) Exports and growth: Granger causality analysis on OECD countries with a panel data approach. Economic Modelling, 23, 978–992). The modeling allows us to examine both the cross-sectional dependency and the country-specific heterogeneity. The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not all countries are alike, and that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 that stock markets fall at the announcement of a policy change is not always supported. Specifically, this work finds evidence of the stock market leading hypothesis for India, Italy, and Spain, while the 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 leading hypothesis cannot be rejected for the United Kingdom. In addition, the neutrality hypothesis was supported in the remaining countries (Canada, China, France,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 while the feedback hypothesis, however, is not found.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could provide important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these nine count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