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地区生产通过中间品进口(前向关联)融入全球价值链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可以促进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进而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而地区生产通过中间品出口(后向关联)融入全球价值链通常会促使生产要素向发达地区集聚,进而产生经济极化效应并扩大地区差距;中间品前向关联与后向关联对地区差距的反向作用受到地区经济贸易水平和结构以及制度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在经济实践中表现出地区、贸易伙伴、制度环境等多方面的异质性。以2000—2013年中国30个省级区域为研究样本,采用各地区地级市夜间灯光亮度的基尼系数衡量地区差距,运用投入产出模型测度中间品前向和后向关联指数,分析表明:整体上看,中间品前向关联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而中间品后向关联促使地区差距扩大;前向关联的经济扩散效应主要体现在东部省份,且得益于从OECD国家进口中间品;后向关联的经济极化效应则只在中部省份显著存在,且主要源自对非OECD国家出口中间品;产品和要素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中间品前向关联缩小地区差距的效应越明显。因此,应优化中间品贸易的产品结构和空间布局,适当增加从发达国家的高质量中间品进口,推动中间品出口扩张从“集约边际”向“广延边际”转变,加快产品和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以形成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联动机制,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2.
比较全面地回顾了有关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的发展。长期以来,实证分析主要针对FDI的产业内效应,而忽视了它的产业间效应。因此着重对近些年来才受到学者们关注的FDI产业间技术溢出效应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对其分析角度和实证方法上的突破及更新做了简单的介绍,希望能为我国学者今后的研究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对制造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的内在机理。运用1999—2008年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技术溢出效应,并基于不同要素密集类型制造业和三大经济带制造业进行相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FDI是制造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原因,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技术效率产生前向的正溢出效应,后向溢出效应不显著。(2)生产性服务业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技术效率前向正溢出效应最强,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产生微弱的后向正溢出效应。(3)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技术效率产生前向正溢出效应,环渤海经济圈和珠三角地区与之相反,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产生后向正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4.
统计分析及相关数据表明,在河北省,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机械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工业以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属于前向与后向关联度均大于平均值的行业,因而其在现实中也就应作为主导产业来加以扶持;此外,尽管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商业、旅游业、金融保险业以及房地产业等产业的关联度没有上述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的关联度大,然而从发展前景上看,其也应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当然,实践中依据产业间产出的关联效应来选择主导产业,也应高度重视产业关联效应系数相对较低的农业等产业部门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6年—200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平衡面板数据集,研究了出口贸易溢出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出口贸易的水平溢出和后向关联溢出均对企业生产率有显著的正效应。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内资企业溢出是出口贸易溢出的主要来源;对于外资企业而言,其出口贸易的水平溢出效应较小,并且其后向关联溢出效应为负;外资企业过于强势的竞争力、形成的买方势力和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是这一现象的可能解释。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6年颁布的《中国鼓励引进技术目录》,从产业内(企业)和产业间的视角全面考察了鼓励技术引进政策的创新溢出效应。经多种稳健性分析和考虑内生性问题后发现,这一政策显著促进了技术引进经费的增加,且具有创新溢出效应。从产业内(企业)溢出效应看,鼓励技术引进政策通过激发企业创新内部动力和增强企业创新外部支撑,促进了本产业内(企业)的创新,主要是激励了非发明专利申请。从产业间溢出效应看,鼓励技术引进政策能够在产业间起到创新涟漪效应,增加研发投入和降低融资约束是企业承接溢出效应的关键。经异质性分析发现:鼓励技术引进政策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创新促进效应更强;相比民营企业,鼓励技术引进政策更多地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进一步分析发现:鼓励技术引进政策造成国内中间品以及国内最终品的市场占有率下降;上游配套产业加大研发力度、提高竞争力,有助于降低鼓励技术引进政策对国内产品的挤出效应。研究为全面审视鼓励技术引进政策的产业关联创新溢出效应、“靶向”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优化创新政策的传导路径、应对技术管制的长臂管辖等提供了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微观企业层面入手,本文利用2005—2007年广东省制造业企业平衡面板数据集,研究了产业内集聚和垂直关联产业溢出对企业效率的影响。在研究中,为了消除TFP估计中存在的变量内生性问题,论文采用"LP"方法进行处理。实证发现,产业内集聚对企业效率有显著的正效应,垂直关联产业溢出也对企业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结论证实了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分析了规模水平溢出效应、前向溢出效应、后向溢出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然后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定义了规模水平溢出效应、前向溢出效应、后向溢出效应,对中国工业行业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规模水平溢出效应和规模前向溢出效应显著地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是规模后向溢出效应对下游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明显。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使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显示:从全国水平来看,中国OFDI的逆向技术外溢能够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创新产出,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存在着地区差异;OFDI的逆向技术外溢对东部、中部两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较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对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文章就进一步提高OFDI的逆向技术外溢对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我国高技术产业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门限模型,从金融发展与多维度吸收能力视角实证检验FDI技术溢出对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FDI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存在明显的金融发展和吸收能力"门槛效应"。人力资本、研发投入、经济发展3个维度的吸收能力均存在最低门槛,小于门槛值,FDI技术溢出不显著;跨越门槛后,呈正向FDI技术溢出,FDI技术溢出随着吸收能力的提高而增强。金融发展水平也存在最低门槛值,小于该门槛值,FDI技术溢出不显著;越过该门槛值,FDI技术溢出为正;而金融发展超过某一临界值时,FDI技术溢出效应发挥会由正变得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所谓产业关联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通过产品供需而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为前向和后向两个方面,并分别由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测量。影响力系数反映一个产业对其他产业的辐射程度,感应度系数反映一个产业受其他产业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聚理论的历史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按照历史的逻辑顺序对产业集聚理论的演化发展进行了归纳,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各种理论的主要思想,并对其理论贡献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简要评价;在总结产业集聚理论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经济学研究的趋势,提出了产业集聚理论需要重点研究的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普遍处于初级阶段,合作营销保障机制的缺失使得产业集聚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实现产业集群集体效率应在具备成员的不对称收益、选择性激励、贸易网络以及有效的承诺和信任存在的前提条件下,构造激励机制、交流机制、竞争机制,来保证集体效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消费需求的改变,产业联动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联动发展具有天然的耦合性和共同的现实需求基础,符合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具有明显的潜力和优势。两大产业部门应当从区位、经济、社会、行政和人力等影响因素着手,遵循市场主导、互动性、优势主导、创新性、效益统一、纵横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原则,通过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培育产业集群、构建新型产业链、创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发展模式、实施品牌化和人才培养战略等对策来推动两大产业的互动合作,以加快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实地调查、访谈法和网络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产业创新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产业创新主体——地方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均存在影响产业创新的因素。为解决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将产业创新划分为共性创新和个性创新两种类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产业创新提出了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策略,为助推河南省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工业集聚与非农产业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分析等经济计量方法,对我国1978~2003年工业集聚与非农产业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同互动关系;(2)非农产业就业是影响我国工业集聚的重要原因。而工业集聚没有带动就业非农化;(3)我国地区政府的就业政策加快了非农化进程,引起了非农化过程中的工业集聚效应;(4)我国城市对工业的承受能力较弱;(5)我国的工业集聚只引起了产业产值变化,并没有过多地改变产业就业结构。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差,没有很好地解决就业问题,今后的工业化战略应当更加重视就业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7.
使用CES生产函数对中原经济区城市的工业聚集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城市呈现明显的工业聚集经济效应,工业城市的聚集效应整体较好,综合型城市的h值较为稳定,资源型城市的h值具有先增至顶峰而后衰减趋势,其他城市的聚集效应还有待增强。  相似文献   

18.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吉图高新技术产业在开发区建设、产业集群、规模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产业关联度低、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不足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包括利润转移理论和外部经济理论两大分支。从外部经济理论视角出发,可以对国外将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技术创新、南北技术扩散、合作研发和产业发展相结合进行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述评。尽管WTO有关规则限制了传统的基于利润转移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应用范围,但是从外部经济理论出发的基于技术创新的战略性贸易政策,通过提出R&D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合作研发政策等产业政策形式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新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这一制约,而且符合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对于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江苏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产业自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际资本和国际产业不断向江苏转移,有力推动了江苏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由于产业技术学习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对外技术依存度过高,使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运行陷入困境并面临潜在威胁。本文在分析江苏产业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技术学习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