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建立我国生态旅游认证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宋瑞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5(1):56-61
作为可持续旅游发展原则的重要实现形式,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完善的规范、标准基础上.从规范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实出发,介绍了国外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认证制度,呼吁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旅游认证体系,并就此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态旅游认证在国外已经开展了十几年,我国在近些年也引进了国外的生态旅游认证标准,但是生态旅游认证在我国的影响力仍然十分有限,有诸多因素影响了国外生态旅游认证标准的实施。在分析生态旅游认证产生及其实施的驱动力的基础上,着重从生态旅游市场、政府机构、相关支持组织、认证标准所有组织及标准自身等方面论述了限制我国实施生态旅游认证的因素。面对实际情况,在我国实施生态旅游认证目前可以采取以政府主导为主,然后再过渡到依靠市场运行的策略;或者由政府牵头,研究制定出本土的生态旅游认证标准,并加以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解决好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一要树立生态旅游发展所需的全新的保护、利用和开发观念;二要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三要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对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内在驱动作用;四要强化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五要健全环境立法和制度建设,是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浅说生态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榕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2(1):85-87
生态旅游自产生发展至今已成为当今旅游业中的一大热点。我国生态旅游在顺利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尤其是存在不容忽视的生态问题与社会问题。针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利弊,我们有必要确立生态旅游规划所应遵守的环保、法律、限量、区划、管控等原则,同时做好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5.
浅析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春雨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85-87
旅游业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物质相对丰富而相应发展起来的产业.近年来,对外开放的政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我国旅游资源遭到破坏、旅游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也日益突显.因此,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我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6.
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继华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2):279-283
我国生态景区管理的研究主要涉及环境、社区和生态旅游者的管理,这三方面也体现了生态旅游景区管理与传统景区管理的不同之处。围绕这三方面综述了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的研究现状,期望从中找到有借鉴意义的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的方法和途径。综合来看,目前对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框架缺乏确切的认识,管理手段缺乏技术支撑和专业性。随着我国生态旅游的深入发展,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将成为生态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生态旅游的多重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瑞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4(2):32-3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如何全面理解并理性看待生态旅游,一直是旅游业和保护界的中心话题。在对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进行简要评述后,提出了一个理解生态旅游的框架(5W1H),并围绕“是与不是”、“能与不能”、“需要和不需要”答问题,对生态旅游进行了深度分析。 相似文献
8.
生态旅游中的环境保护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阎春梅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72-74
生态旅游是近二十年来新兴的旅游活动,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形式,生态环境作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对其进行保护,实现其可持续利用。本文针对在开展生态旅游过程中出现的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作全面分析,切入角为以下4方面:1,科学规划为前提;2.环保法律法规作保障;3.生态经济为支柱;4.生态环境意识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胡茂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
生态旅游作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的必然选择,它的兴起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及文化背景。文章分析生态旅游兴起的背景,对于推进生态旅游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发展生态旅游,促进云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作为近几年世界旅游业非常关注的发展重点,在云南省也得到了很高的重视,并有了一定发展。本文研究了生态旅游的内涵及特点,分析了云南省特殊的地理环境、独特的气候类型、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彩的民族风情,对云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从法制管理、宣传力度、科技投入、生态旅游精品开发、民族特色保护和民族参与几个方面提出了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生态旅游的基本理论、发展模式,分析了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及可持续发展模式,对区域生态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林绍贵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3(1):39-41
生态旅游是21世纪重要的旅游方式,是现代生态学与旅游学的有机结合。河南省无论在自然生态旅游还是在人文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上,都存在着意识不清、定位不明、规划不成熟、环境监控不到位等问题。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与旅游相得益彰的良性发展,既要在观念上充分认识到环境对生态旅游的首位重要性,也要在操作层面上科学规划、强化管理、注重引导。 相似文献
13.
胡建英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99-100
作为可持续旅游的实现形式,生态旅游备受人们关注,本文从生态旅游的涵义出发,阐述了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针对目前生态旅游开发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生态旅游的基本理论、发展模式,分析了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及可持续发展模式,对区域生态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发展生态旅游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琦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69-71
通过介绍生态旅游的含义,针对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重点阐述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重庆生态旅游发展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庆旅游资源在自然环境和人生态两方面既有优势又面临危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态旅游是发展重庆旅游业、保持其魅力的关键。应从宣传、环境评价、规则、旅游产品开发、法制建设以及产业的协调发展等方面入手加快重庆市生态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涛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25(2):36-41
作为海滨旅游和生态旅游的有机结合,海滨生态旅游不仅是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旅游业中的实践应用。在对国内外研究回顾的基础上,对海滨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开发内容进行了界定。结合对烟台市海滨生态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和动力机制分析,构建了烟台市海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开发模式,并对该模式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开发与保护问题、特色与精品问题、社区参与问题和分工与协作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和林业经济部门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基于贵州省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贵州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生态旅游和温地生态旅游的概念,探讨了东洞庭温地生态旅游价值。通过分析东洞庭湖开展湿地生态旅游不利因素:生态环境破坏、湖区泥沙淤积和血吸虫蔓延,提出了加强保护,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成志湘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5(3):60-65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不容小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被各国政府提上议事日程,开发生态旅游成为首选.我国的旅游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急功近利的问题,开发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旅游必经的道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