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传统建筑文化非常丰厚,使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的瑰宝,这不得不让我们把继承和创新传统建筑文化放在首要的位置,从传统建筑中汲取养分,创造富有民族个性的当代中国建筑文化,是中国建筑师的光荣责任。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世界建筑的潮流中,“传统”变得时髦起来,人们总想在传统中拾取一些东西来装点自己的理论或建筑样品。非常幸运的是我们伟大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建筑遗产,中国古代建筑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那么作为我们这一个时代的建筑师,怎样从中国传统建筑中吸取它的精华,为我们这个时代服务呢?理所当然,首先应该对古代建筑的发展、特点以及中国的佛教建筑形式的形成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3.
在设计界追求设计要走"民主化、本土化"的呼声中,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装饰空间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基本构成出发,论述了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室内建筑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探讨了其在现代建筑室内装饰中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东南置业》2006,(10):42-47
建筑本身绝不仅仅是盖房造屋、提供生活空间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建筑有趣味、让居感到幸福、强调建筑与自然、颜色、声音的和谐,它的重要地位也许超过我们自己的想象。一种建筑风格就是一种生活。在建筑的背后,建筑产品不但改变着房屋内的人们将来的一种生活,也改变着整个城市的面貌。 盖房子要样武,中式的,法式的、西班牙式、英式的种种风格也让我们挑选有余,不知从何着手。而各种建筑风格和居住环境的舒适性、趣味性,合理性相互融合,逐渐成为了人们对建筑价值的一种评判标准。 为此,本刊记踩盘团对福州较为突出的热销建筑风格楼盘作次扫描。[编按]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元素对现阶段各行业领域艺术造型有着深远的影响,很多造型艺术沿用了传统建筑模式,如房屋建筑、室内装修格局、亭台楼阁等,同时,其他行业造型艺术也加入了传统建筑元素,如现代酒包装造型艺术。文章主要从亳州酒的市场定位和营销入手,对亳州传统建筑外观造型、图形符号和色彩在当前酒包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进行探究,通过建筑符号元素彰显地区酒文化设计理念,打造品牌文化和艺术传播效果,让更多人了解亳州。  相似文献   

6.
何媛 《房地产导刊》2011,(4):109-109
中国的传统建筑,大部分是那些民间的、非官方的、乡村的、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的以居住类型为主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它们的成功之处在于对本地、本土资源的最佳利用,以及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中蕴涵着许多建筑节能的思想。传统建筑理念上的天人合一、建筑形态上的宜人宜居、文化意蕴上的和谐灵动,彰显了独特的风采,这些生态型、环保型、开放型的建筑思路对现代建筑营造具有许多启示意义。今天,当很多开发商和建筑师不惜重金从国外引进先进环保技术,不妨让我们的眼睛从"向外看"转向"向内看",从传统建筑中获取绿色、低碳的灵感。  相似文献   

7.
在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节能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运用自然通风降温从而减少建筑空调系统所产生的能量这一课题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而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不仅是我们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结晶,且符合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自然通风设计上更有着自己的一套系统。以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民居自然通风的营造手段,总结出传统民居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的三大系统框架,这一框架将可以作为城市设计师或建筑设计师关于环境因素中通风设计的指导,旨在创造一个更加绿色低能耗、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形式与城市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8.
传统建筑文化继承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茂新 《民营科技》2008,(11):209-209
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域或民族特征的形式存在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呈现并张扬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价值。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只有站在哲学的高度思考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才能在深层次上把握与创新传统。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5,(30):163-164
新中式风格的别墅,是以古建筑元素和现代建筑的结合为主,并通过转译与简化运用到别墅室内外空间设计中去,体现古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结合带给我们的形式美感,使之独具特色。总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别墅设计行业还是比较年轻的,因此,要继承民族传统文化,让传统的艺术在当今别墅建筑中得到合适的体现,"新中式"别墅风格设计是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冯渊 《民营科技》2013,(1):212-212
风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它的核心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且存在于同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因此,人类居住的建筑空间也应该和环境相互协调。建筑风水文化充分体现在建筑的选址和整体设计中。它不仅规范了我国规范了我国古代的建筑设计,同时也融入到我们现代的建筑设计之中。这里通过分析风水在我国园林、道路、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中的体现,阐释了建筑风水文化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邓小林 《价值工程》2014,(30):286-287
网络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阅读知识,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通过网络阅读人数在逐年递增,而传统的阅读方式却在逐渐淡化,传统阅读方式的改变使文学作品被单纯的消费为快餐文化,违背了文学作品的精神愉悦和心灵冲击的文化价值,因此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网络与汉语言文学的融合,让人们感受经典阅读,实现汉语言文学的文化价值是当前汉语言工作者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美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曾姣艳  刘媛 《物流科技》2004,27(2):21-23
第三方物流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在我国飞速发展并得到热切关注。本文描述中美第三方物流发展概况并分析比较中美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从而认识到我国应借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加快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特别应加强第三方物流信息与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传统精神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对于培养合格医务工作者以及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均有重要价值。论文通过对医学生中医药传统精神知晓与理解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到目前医学生对于中医药传统精神的知晓与认同亟待提高,只有通过转变认识理念、变革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方能促成医学生中医药传统精神的养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我国2002年至2004年的首次公开发行(IPO)市场,以经济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代理成本理论和保险角色理论为指导,提出影响我国IPO公司审计师选择的主要因素。通过实证分析,认识我国IPO市场审计师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并针对我国IPO市场审计师服务的现状,提出引导市场增加对高质量审计需求的方法和激励事务所自愿创立声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瑰宝,中医药传承千年、百世不衰。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中医药产业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标准化的支撑,2020年,本刊策划推出"药中有话"专栏,与读者共同品味中医药进化历程中闪耀的标准化智慧。  相似文献   

16.
陈艳 《价值工程》2011,30(14):310-311
"絜矩之道"是儒家重要典籍《大学》里提出来的一个重要命题,一直被儒家学者视为治国平天下的要道,包含着丰富的价值意蕴和深刻的生存智慧。研究和探讨儒家的絜矩之道思想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明,而且可为我们建立适合现时代的价值观念提供有益的营养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马长明  李静 《价值工程》2011,30(21):67-67
本论文主要从建筑美学角度上阐述中国传统建筑包括造园艺术的审美内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环境气氛给人以意境感受,造型风格给人以形象知觉,象征涵义给人以联想认识。中国建筑史的史实证明,中国的传统建筑就是按照这条线索在探求最美的形象和最高的审美价值。较早地认识到了从环境、造型和象征手法三个方面去探求最佳的交汇点。建筑园林也不例外,是一种现实的艺术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8.
李晓文 《价值工程》2011,30(31):141-142
大学语文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遭遇尴尬,在此种教育环境下我们有必要对大学语文课的价值再次进行深刻审视:在人文价值方面,既承担着塑造高尚的人文精神和品德修养的作用,又充分发挥了文学的审美功能;在工具价值方面,既培养了各种学习能力,又夯实了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米雨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8):108-108,122
当今中国社会,洋快餐大行其道,面对我们传统的中国餐饮受到的冲击,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认识,思考我们对洋快餐的消费是欣赏它"快"是消费它的"派"还是消费它的文化?并对洋快餐的竞争优势从它的企业文化,成熟的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解答。  相似文献   

20.
曾智 《价值工程》2014,(20):267-268
"医者,意也"。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中医是典型的"道技融合"的中国传统技艺。依据现代知识管理相关理论,中医药知识世代传承,具有典型的隐性知识特征,它是中医药学家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总结出来的,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中医药知识为个体所拥有,难以用文字描述记载以及传播,它是我国中医传承发展的关键。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中医药临床实践教学,提升中医传承的效果,深入探索和分析中医药隐性知识的特征,并据此开展实践性教学,是当前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