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金融全球一体化,各国股票市场之间联系日益密切。已有大量文献研究国际股票市场上的波动率传导现象。本文研究了次贷危机的特殊背景下,美国股市与西欧(英、法、德)和东亚(中、日、韩)股市之间在二阶矩上的相互影响。将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3月18日作为危机期,与2003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的样本进行比较,发现在次贷危机期美国对西欧和东亚股市的波动传导力度比之前加强了。西欧和东亚股市横向比较的结果表明,美国股市波动对西欧股市的影响更加严重。各国的负面消息加剧了其他国家股市的波动。西欧和东亚市场内部也出现了波动相互传导的市场传染效应。  相似文献   

2.
2001—2002年,当美国的经济困难没有使亚洲一些国家,首先是中国的经济增速相应减缓的时候,经济学家第一次谈论“脱钩”问题。当时一些经济学家就预测,亚洲经济可能不受西方国家飞跃或波动的影响,而是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现在,香港的所有经济论坛都在讨论“脱钩”理论,这完全可以理解: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即便美国开始衰退,亚洲也会保持高速经济增长。1月中旬亚洲股市暴跌,使“脱钩”理论的铁杆支持者立场有所松动,但也没有影响对亚洲经济稳定的普遍信心。摩根士丹利公司一位资深经济学家认为:“实际上,中国政府应担心的不是美国经济下滑,而是美国不衰退。” 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中国经济的“忧”来自两大主要因素既受美同次贷的影响,也存在自身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挑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海外经济评论》2007,(49):33-34
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本周表示,全球信贷紧缩可能给股市带来更大的损失。同时亚洲开放银行也发表报告认为,全球金融市场持续波动,且对美国次贷危机损失继续扩大的担忧造成风险资产需求下降,可能导致国际资本从亚洲流出。  相似文献   

4.
王东 《科学决策》2008,(4):29-32
2008年以来,全球股市遭遇了有史以来罕见的连续暴跌。到目前为止,受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担忧加重和次贷危机扩散等因素的影响,全球各地股市先后出现一波又一波大幅下跌,2007年异常活跃的中国股市也面临着深度调整。虽然美国就经济刺激经济和稳定市场采取了各种措施,但由于均未能消除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心,普遍认为美国政府可能无法使美国经济避免衰退。因此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不仅没能缓解,而且波动更为剧烈。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1月以来全球股市累计市值损失超过6万亿美元,当前股市的何去何从。成为全球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造成美国以及欧洲、日本等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市场发生了剧烈波动,同时,危机也不可避免地使中国的金融市场受到影响。因此,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和原因,对我国的金融业会产生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次贷危机导致的美国经济减速对中国出口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以CPI计算的通货膨胀率将逐渐趋于稳定,不会因为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波动而再出现大幅上涨。雪灾和汶川地震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较小;中国经济不会陷入奥运后萧条;股市虽已经历巨幅调整,但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大,只要能采取措施防止出现房价的巨幅下跌,就能有效防止中国宏观经济出现大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亚洲主要国家股市与美国股市的日交易数据,对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亚洲主要国家股市的动态传染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美国次贷危机期间亚洲各国股市与美国股市的相关系数均显著高于次贷危机前与次贷危机后,股市成为美国次贷危机重要的传染机制;各国股市与美国股市动态相关系数存在结构性断点,但是没有足够证据表明相关系数存在趋势性漂移,即动态相关系数存在均值回归现象(mean-reversion);各国股市与美国股市均为正相关,但是在相关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各国股市与美国股市动态相关系数均存在着显著的时变性,这为资产管理公司实行积极管理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美国次贷危机何时到头?美国经济何时走出危机?至今好像还没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作为“旁观者”,包括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瓦尔特等在内的不少德国专家学者认为,美国经济至少要到2010年才有可能走出次贷阴影。而由于房地产信贷将必然地波及到其他金融信贷和实体经济领域,眼下美国经济危机尚未见底,美国经济的复苏恐怕要10年甚至更久。  相似文献   

9.
宋昭 《特区经济》2010,(2):100-102
美国次贷危机更多的是美国人的,但是经济的全球化以及金融自由化浪潮使世界与美国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从随后危机的演变及事态的发展可知,各国并不可能在此次次贷危机中独善其身,也就不能作壁上观。笔者从金融监管的角度,分析了应对次贷危机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日本《经济学人》5月27日】今年以来,新兴国家股市不得已相继开始大幅调整。这一轮调整行情的始作俑者就是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系统的动荡和经济衰退。美国经济形势恶化的趋势明显,对于世界范围内经济减速的担忧也在逐渐蔓延。投资家们转而从事能够规避风险的投资活动,他们开始抛售新兴国家的股票,从而导致了股价的大跌。  相似文献   

11.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世界经济的衰退迹象已经初见端倪,这给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出的严峻的考验,但是处理得当,也将对中国外贸发展提供机遇。  相似文献   

12.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来势猛,范围广危害大,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从传统经济强国到新兴市场国家,从股市楼市到经济实体,普遍受到严重冲击,而且,这种冲击的危害在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3.
本为选取2005年初至2009年末的标准普尔50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以次贷危机为界分为两个时间段,分别检验中、美股市的联动效应。结论表明,中、美股市波动存在联动效应,但金融危机减弱了中、美股市的长期共同趋势,并使联动效应的传导机制发生变化。在金融危机之后,中国股票市场与美国股票市场趋向分离。  相似文献   

14.
2007年3月13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濒临破产的消息使纽约股市首次因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遭到重创,道琼斯指数当天下跌了240多点,标志着次贷危机的正式爆发。那么,什么是次贷和次贷危机,它的走势、影响如何?对经济开放度较高的宁波又有何种影响?我们应该采取何种对策?由此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华民 《沪港经济》2008,(6):15-15
从2004年开始的宏现经济调控,中国至今未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到了外部经济的波动带来的冲击与影响。从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原本会导致世界流动性的短缺,但是美国政府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联手干预导致了情况的逆转,来自于政府的注资干预,反而进一步增加了全球货币的供给。而来之外部世界的这种波动,使得中国经济同时面临流动性过剩以及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这两大冲击。  相似文献   

16.
国家解套     
王志彬 《东北之窗》2008,(23):40-41
随着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的不断蔓延,尽管中国政府出台了降息等一系列举措,但中国经济出现下行趋势却越来越明显。11月9日,新华社公布了11月5日国务院常委会议上通过的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10项具体措施。消息传出,好评如潮,中国和世界股市应声大涨。有专家认为,这是近年来宏观政策的一个显著"拐点",中国经济有望迎来新的转机。  相似文献   

17.
边策 《中国经贸》2013,(18):111-111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不但使世界经济受到了影响,还使全球的金融市场面临新的形势。如今,整个金融市场错综复杂、波动不停,并且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笔者对新形势下的金融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分析,还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能为社会各界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金融危机阴影的逐渐消散,全球股市呈节节走高的态势。股市大涨对世界经济究竟是福是祸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既不能将股市升温一律看作泡沫乃至股灾的先兆,也不能简单地将不断攀高的股指视为雨后天晴的象征。不可否认,欧美股市特别是美国股市从去年秋天开始上涨并由此推动全球股市回升,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西欧、日本以及东南亚经济的活力。同时,股市上涨恢复了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反过来增强了金融市场的抵抗力。虽然年初巴西发生了比较严重的金融动荡,但没有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的连锁波动。但是,纽约道一琼斯股指今年来迅速上涨并…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世界正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次危机虽然首先是由美国次贷市场危机引起的,但是与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的历次经济危机有本质的不同,它是在高度发达的股市等现代虚拟经济形态下爆发的,它的传导途径是:房地产次贷市场危机——股市房地产殃及金融危机——西方股市全面危机导致巨额财富的缩水蒸发——实体经济下游至上游产业的逆向依次衰退——西方发达国家失业和消费市场的全面萧条——向东方发展中国家的传导。  相似文献   

20.
次贷危机对中国商业银行住房金融业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它是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文章通过时美国次贷危机的分析,提出对中国商业银行住房金融业务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